专栏名称: G.P.A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10000000辆!全球第一! ·  20 小时前  
节点财经  ·  卤味赛道走到新的历史岔路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P.A

空巢青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G.P.A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0-26 12:43

正文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

——史铁生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明媚的上午,就想起了曾经品读过的这句箴言。疯狂的城市和那个不安定的自己。

01


作为镜子的另一面,相较于“空巢老人”,“空巢青年”大多指离开家乡和父母、独自来到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独居且独身的年轻人。比如我这个90后前期。


不知从何时起,迁徙,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青年们离开父母,学习、工作、生活,在新的土地上漂泊,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抑或迷失自我。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这就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离开父母的年轻人,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空巢”状态。看到另外一个数据是说,目前中国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其中20岁到39岁的年轻“一人户”接近2000万户。




不少“空巢青年”都是背井离乡者,因为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好地安放他们的梦想。但个人要突破阶层之间的天花板又是如此困难,就像他们租住在狭隘房间里,困住了肉体和灵魂,卡在留守城市与返还家乡之间进退两难。坚持还是放弃,是他们常常思考却又难解的问题。

02


某人开玩笑说:单身狗不可怕,空巢青年才孤独。
那么,空巢青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位典型的空巢青年很可能长这样: 


二三十岁,大学及以上毕业,在一线城市拥有一份中等收入体面的工作,住 18 平米月租三四千的一室户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 


厨房间有怀着居家煮饭宏图大志时买下的全套单人厨具,但饮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卖,为凑满起送点一次吃三顿。 


长时间在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之间无缝切换加上无人照看容易作息失调,空巢青年的眼睛常年布满迷乱的红血丝,头发保持不出门不洗的“听说油头很流行”style,所有衣物中最看重品质的是内裤,毕竟大多数巢居时间只有它坚持出勤。(整理自好奇心日报) 


也有称为“四没”青年的,即没会约、没对象、没爱好、没憧憬。前面两项是肯定的,后面两项还有待商榷。 




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时而斗志昂扬,时而略感悲情。满大的街便利店、咖啡厅和快餐馆,还有满大街一个人生活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人前来干涉,可充分体会什么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的孤独。 

03


看完其他青年童鞋的,这里就来看看我这个沪漂“空巢青年”的生活。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选择了只身前往大城市打拼。回想起两年前,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住。毫无疑问,“空巢青年”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人住,并且住得并不宽敞。一个卧室,一个小客厅,一个厕所,三位一体。“具体到数字,那便是20平方米的生活。” 


“现在出门打个车,新老司机都要跟你谈谈房价,那感觉就像一年前从菜场到广场的大妈纷纷讨论股票;更不消说,微信上的各种群、朋友圈,三句话没说完就要跳到房价上来。这房价还要涨到什么时候”?我边用微波炉加热昨日便利店的便当,心里边嘀咕着。


相较于城市的光怪陆离,便利店倒是意外成为了一处温暖港湾,甚为亲切。深夜晚归的时候,耀眼的灯光刺破黑暗,就如同灯塔般存在。




尽管是一个人居住,面积也不大,但我对家中生活还是有些“考究”。北欧风格的书桌书架,日系的吊灯,还有各种设计感和创意感十足的小摆件。喜欢养些植物,平时爱倒腾点盆栽。小的有文竹、仙人掌,稍大一点有吊兰,最大的连发财树都伺候过。“虽然都不说话,可都是我的小祖宗啊,你看它们多有活力!”有时候一个人疯疯地追完好几季的美剧,一整季的综艺节目;有时候,想出去静静地喝点小酒,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前段时间绿意盎然的吊兰,现如今已陷入枝叶枯黄。我还因为活力的事儿琢磨出点新玩意,突发奇想,既然万物都有灵,悉心呵护的植物也会黄掉,那我们呢?我们不是也是在从呱呱坠地走向衰老死亡的路上么?为什么总不可避免衰亡?


带着这些疑问,我直接去了一家“死亡”体验馆,为了体验。笑着对朋友打趣说:“人还没活好,就得先去死了。”后来,结果很明显,我告诉他不好玩。而且在刚要“死”的时候boss发来信息,工作紧急!紧急工作!一点想“死”的心都没有了。


有几个好朋友,不过都不在身边,朋友圈即使关系再好也很难长期密集照顾别人。上次我发烧了,下午硬撑着身体去医院检查。已至黄昏的时光,看着别人结伴的嘘寒问暖,再看着缓缓下沉从医院窗户射进来的夕阳,突然就有了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调查数据显示,如何联结城市孤岛的“空巢青年”们?答案非常一致,社交网络。“不要指望我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别人说话,老是曲解人意,心累。”互联网是可以作为媒介,但不可能变成真实的社会。 


不过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就是喜欢倒腾,但从不去折腾别人。每天要穿过大半个城市上班,晚上下班回来累趴还会琢磨点新鲜事。吃得好睡得香,自言自语不自怜。周末睡到自然醒,下午去打球,晚上去跑步;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去看展览。宁愿一个人的潇洒,也不要两个人的尴尬。


后来想想,倒腾也好、欢腾也罢,甚至是因为爱上植物的活力,体验死亡的无趣,都不过是为了填空。就像玩葫芦遛狗的空巢老人一样,在城市里一个人住的空巢青年,不过是变着法子,用各种事物的声响、气味和动静把冷清、寂寥、空荡荡的单人生活填满。 


事实上与其说一个年轻人的独居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不如说它是一件很具体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你还要会洗衣服,换灯泡,修家具,倒垃圾,甚至要学会与人撕逼……其实,独居生活更多的是在考验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处的能力而已。 


尽管有“眼前的苟且”,大多数奋斗在城市中的青年心中同样也盛着“诗和远方”。我经常说“别把我和宅男混在一块,我是有追求的城市独行侠。”

04


从骄傲到自信心崩塌,从懵懂到从容,从迷茫到坚定。小年轻们闯入大人的世界找到位置总归是需要点时间,抑或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中间的心理适应时间其实也只有靠自己慢慢调整。 


在《单身社会》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克里南伯格解读道,“空巢和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空巢是造成美国人孤独感的元凶”、“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并乐观地呼吁大家不必为此恐慌。 


文艺的网友会将空巢状态总结为: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凄凄惨惨戚戚。 




不过偶尔地抱怨和吐槽无可厚非,但是长期的自暴自似乎就要警惕了。若是这种存在的孤独开启和激发了空巢青年身上的独特和个性,让他们不再只是一个社会动物,这也会是另外一大收获吧。


其实,“空巢青年”这一名词的流行,既是一场语言狂欢,也是这样一群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年轻人最为真实的写照。

05


开篇箴言的后面还接着有一句: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愿我们都在纷扰的世界里寻到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 


与一个战壕里的空巢青年同志们共勉。


今日互动话题:


你是空巢青年吗?泥萌觉得空巢青年是城市的奋斗者还是失意者?


欢迎文末下方留言互动~


公众后台回复“大城市”,查看大城市奋斗生存指南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识局(ID:zhijuzk),作者鹰然。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