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
整理
编辑:陶程
1992年,21岁的左晖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的工厂,但很快他就跳槽到中关村的一家软件公司当客服,工作日常除了接用户的投诉电话就是收集客户反馈。
工作了三年,左晖才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客服,又换了一份销售的工作,由于自己偏内向以及沟通能力的缺乏,还是没能做出什么成果。
后来左晖靠做财产代理保险生意攒了一点钱,只是依然没买房子。在买房的过程中,左晖被黑中介坑过,据他描述,光看房子就花了一个月,从报纸上、电线杆上找信息,联系业主看房,谈价格,最后办理房源交割的手续更麻烦,花了半年多都没有搞定。
买卖双方都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一个购房服务平台帮忙。
通过这次经历,左晖深刻感受到房产中介服务之差。同时,国家在1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并实行市场化。左晖想到如果自己这时候搞个稍微好点的平台,肯定有生意。
链家是怎么做强的?
30岁,左晖成立链家,并对行业做出了一系列的思考:
1. 中介行业存在五大痛点:
这些痛点几乎指导了左晖在链家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背景:消费者和经纪人互不信任。作为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如果你能做到不骗人,这已经是非常大的竞争力。同时,经纪人成为易耗品,全国有150-200万经纪人,平均从业时间却只有8个月。近年来,很多90后、95后宁可做外卖骑手、快递员,也不愿做房产中介。
2. 链家为什么要做重?
-
基础设施薄弱。
我们一开始想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少栋楼,有多少社区,结果发现根本找不到。在中国的环境里,这些基础信息基本没有。从2008年开始,我们靠人去数。2009年我们才开始做“真房源”,即链家只发布真实的房源。 现在数据已经在驱动链家交易平台的运营,线上有6.1个PB静态和动态的数据。
-
行业服务质量不成熟。
整个行业服务的人员是很不成熟的一拨人,他们还欠缺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行为,甚至是基本的技能。他们的教育水平没法支撑这个事情,而且他们也没有长期的规划,所以经常换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我们只招聘有大学教育水平的经纪人,但是发现很少会有大学生来干这件事。第二是我们拼命给他们做培训,自己开学院。我们每年有100多个小时的培训,还要组织考试。
-
消费者也不成熟。
消费者看房的套数还是有点少,我们希望消费者看房的套数变得更多、时间更长一些。此外,消费者面对交易风险的时候也不太成熟,比如会出现买完房子被查封的问题。最后我们只好自己拿支付牌照、做资金监管。
3. 核心经营理念
I. 飞轮效应:品质驱动效率,效率驱动规模,且顺序不可更改。
II. 消费者至上。
III. 经纪人是核心资产。
IV. 只要求60分的服务。
V. 信息的无差别分享。
4. 行业预判
房地产行业下半场会有以下核心变化:
为什么一定要做贝壳?
贝壳找房与链家此前直营为主的方式不同,要做行业的开放平台。这种战略转变也体现了左晖的思路转变:
对此,中介行业其他竞争对手反应激烈。2018年6月12日,58集团CEO姚劲波牵头召开中介会议,倡导“全行业真房源誓师大会”。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中国不动产、麦田房产等知名中介机构悉数出席,唯有链家缺席。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直言:“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做平台式网站就不要做经纪业务,做经纪业务就不能做平台,这样违背了商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