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漫步五角场  ·  银行 | 泰隆银行2025春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7 小时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  10 小时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5 ... ·  21 小时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中国人民银行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年度好书丨《儒学美德论》《入圣之机》获儒家网年度十大好书推荐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20-01-16 09:30

正文

2020年1月10日,儒家网2019年度十大好书揭晓,陈来《儒学美德论》、陈立胜《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入选学术思想类“十大好书”。评委由学者组成,所选图书“要有担当意识、价值关切和文化情怀,思想学术类的应当有思想创见、学术新得”。今天我们与读者共同回顾这两部作品。



儒学美德论


陈来 著

559页,精装,68.00元,2019年5月

ISBN:978710806545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介绍


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朱子研究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近世东亚儒学研究》等。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有关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以追寻美德为中心的中国伦理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关注公德与私德问题,是美德研究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讨论,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公德—私德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中国当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下篇主要关注美德伦理,从孔子、孟子、战国早期一直到冯友兰、冯契,作者检视了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关系,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全书的核心关切是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证明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


目  录

上 篇


第一章  西方道德概念史的自我与社会

第二章  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

第三章  中国古代德行论的分类与分析

第四章  梁启超的公德说与私德说

第五章  梁启超论孔孟之教

第六章  李泽厚的“两种道德论”

第七章  理性支配感性 和谐高于正义

第八章  桑德尔与共和主义德行


下 篇


第九章  儒学研究与美德伦理

第十章  儒学的人论与仁论

第十一章  儒家的实践智慧

第十二章  德性伦理与儒家伦理

第十三章  孔子的德行论

第十四章  孟子的德性论

第十五章  《五行》与《六德》的德行论

第十六章  冯友兰的非道德德行论

第十七章  冯契思想的德性论


参考书目

后 记



相关阅读:


陈来 | 《中庸》的地位、影响与历史诠释

荐书 | 陈来《儒学美德论》

“当代学术四十年”之一 | 陈来: “文化热”中,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







入圣之机

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


陈立胜 著

文史新论

59.00元,平装,2019年3月

ISBN:978710806377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介绍


陈立胜 ,山东莱阳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儒家修身学、宋明理学、宗教现象学。著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从宗教现象学到儒学宗教性》《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等。


内容介绍

阳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并呈现出跌宕起伏之态势。近代以降,阳明学中的心性话语成为民族国家建构、革命运动开展、政党政治运行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阳明学的命运也由此更是潮落潮涨,极尽功罪褒贬之曲折。


本书旨在跳出惟“成功”是瞻的现代价值视域,以“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致良知”等阳明学著名论题为焦点,追本溯源,疑义与析,从修身工夫的向度体会阳明学的义理内涵,领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风光,管窥阳明学精神的本来面目,重返“为己之学”这一传统儒学的生命世界。


目  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