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报道,
美国明星械企Cue Health将于5月24日关闭工厂,同时
解雇其在美国地区所有剩余员工,包括公司的领导层。
根据Cue向加利福尼亚州提交的WARN通知显示,至少有190名员工将被解。受消息影响,
该公司(HLTH.O)股价于美国时间5月22日暴跌9.23%,至0.107美元/股。
这是该公司自2023年1月以来的第六轮裁员,截至目前裁员人数已接近1000名。最近的一次裁员是5月1日,该公司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表示,
计划裁员23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49%。
-
2023年1月5日,Cue在向SEC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将减少约26%的员工,即388人。
同年第二季度Cue表示已经实现了将年化成本降低 1.5 亿美元的目标。
-
2024年1月4日,Cue宣布新一轮成本削减计划,裁员94人。
-
随后1月25日,Cue继续裁员151人。
截至这时,公司裁员名单人数已经达到633人。
-
5月1日,公司宣布裁员230人。
这次裁员,直接让累计裁员规模突破800人。
事实上,Cue原本的计划是7月1日裁员190名美国员工,并于7月10日再裁员1人。
然而,公司在周一向加州提交了更新文件,表示这些员工的雇佣关系将于5月24日终止,这意味着所有剩余的美国员工,包括公司领导层,都将被解雇。
公司董事会称是因“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做出了这一决定,并表示
“此举将是永久性的”
。Cue将于周五向所有员工发放最后一笔工资,包括他们原本可以领到7月的薪酬和福利。
据悉,
本月早些时候FDA发出警告称,Cue Health开发的COVID-19测试不宜使用。这是该公司成立14年来获批的唯一产品。
在5月10日发出的警告信中FDA称,检查发现,Cue Health公司对在2020年和2021年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的测试进行了改动。这些改动降低了测试检测SARS-CoV-2(导致COVID-19的病毒)的可靠性,这将导致假阳性结果风险增加。
Cue Health
监测系统
Cue Health监测系统是一项针对多种健康状况的居家数字化测试项目,
由一个紧凑、可充电、便携式的读取器和安装在移动智能设备上的Cue Health应用程序组成。旨在提供一种方便的测试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用于检测多种健康问题。
借助Cue,用户可以访问一系列家庭和即时测试,以管理性健康、女性健康、食物敏感性、心脏健康、肝脏健康以及减肥等。
只需20分钟就可将准确的检测结果发送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且排除掉99%的人工误差。
凭借该平台,Cue在2021年 3 月筹集了 1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和另外 4.81 亿美元的美国政府资金,成为
第一家获得 FDA 紧急使用授权的家用非处方诊断制造商。
同年9月,Cue Health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当年公司营收6.18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7亿元),
也就是说,仅靠一个产品,Cue Health 2021年就赚了近45亿元。
直到目前,Cue 获得 FDA 授权的测试仍然只有 COVID 测试和具有 EUA 的 Mpox 测试。
今年早些时候,FDA拒绝了对Cue的结合COVID-19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测试的EUA授权申请。并且公司提出的家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测试的新途径授权请求也未获得审批。
FDA的警告信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不是最致命的那一根。
资料显示,Cue Health成立于2010 年,当时名为Ruubix,2014年更名为Cue。
公司专注于开发和提供快速、便捷的医疗诊断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包括即时分子检测和健康监测系统等。
由于其即时分子检测产品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快速性,可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和健康状况,包括COVID-19、流感等传染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
疫情期间,Cue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疫情红利的结束,来自COVID-19销售的收入已经下降,
公司面临着继续经营能力的问题。
财报显示,在2020 年Cue的营收仅有2300万美元,
2021年暴增至6.181亿美元,2022年为4.8亿美元。
到2022年底,该公司全球员工人数超过1,200人。
但事实上,Cue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增长是由政府合同推动的。
2023年第三季度,
其与美国国防部的协议终止,销售额同比从2.237亿美元下降到6960万美元。全年营收锐减至7090万美元,同比下降高达85%;净亏损3.735亿美元。
这时该公司全球员工人数已经缩减至479人。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大幅下挫。Cue Health自2023年5月以来下跌了84%,截至2024年5月22日收盘,报0.107美元每股,总市值1702万美元。
对比2021年上市首日28.75亿美元的市值,蒸发超99%。
高层出走,创始人离职
除了裁员以及营收、股价的暴跌之外,Cue Health的两位高管也在年内相继“出走”。据悉,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yub Khattak于三月辞职,随后首席财务官Aasim Javed也于5月13日辞职。
Ayub Khattak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自2010年1月起担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至今已有14年之久。2024年3月19日,Cue宣布Ayub Khattak将辞去首席执行官、总裁兼董事会主席一职,立即生效。随后该职位由Cue前首席产品官Clint Sever接任。
一个月后,
4月19日,Cue宣布首席财务官 Aasim Javed 提出辞去首席财务官一职,
自2024年5月13日起生效。并表示他的辞职不是因为与公司就与公司运营、政策或惯例有关的任何事项存在任何分歧。4月23日,董事会批准任命公司现任首席会计官、财务总监兼首席会计官 Randall Pollard 为公司首席财务官。
疫情三年,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几乎是以破竹之势快速增长。其中不少企业借着新冠检测试剂的东风实现身家翻倍的财富梦。然而美梦终有梦碎时,随着疫情的褪去,不少企业甚至都没熬过寒冬就倒下了,
Cue只是当下诊断公司现状的一个缩影,那些诞生于COVID-19的明星上市企
业都陷于困境。
以新冠检测试剂制造商Lucira Health为例,该公司因推出首个获批的新冠
自测盒
而被资本市场看好。
在2021年,
Lucira乘着自测盒的东风实现全年9310万美元的营收,并成功上市。
要知道,这一数据相比2020年可是增长了34492.94%。包括在2022年前9个月,公司营收11.79万美元,同比增长32.5%。但很快,随着COVID-19检测需求的快速下滑,
在2022年Q3公司的销售额回落到3439万美元,净亏损高达1.27亿美元。
没过多久,2023年2月22日Lucira就宣布破产。受消息影响,2月23日其股价较高峰时期跌去99.6%,市值仅剩572万美元。
回顾
2023财年,IVD四巨头排名不变,但全部受疫情业务萎缩影响,诊断业务均有下滑。
其中
罗氏诊断
营收141.04亿瑞士法郎,
同比-20%
;
雅培诊断业务
营收99.88亿美元,同比
-39.4%
;
丹纳赫
诊断业务
年收入95.77亿美元,同比
-12%
;
西门子医疗诊断业务
营收45.28亿欧元,同比
-25.3%
。
而在国内,
金域医学、热景生物、
九安医疗
、亚辉龙、圣湘生物等IVD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了大幅下降。
此外,2023全年,
共有10家IVD企业退出A股上市序列,只有艾迪康在港股成功上市。
对比2019年到2022年,共有3家、9家、17家、7家IVD企业获准登陆资本市场。
不过总体来看,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全球多数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全球IVD行业会持
续发展。
2020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 834 亿美元,预测2024 年将达1,05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
从细分市场来看,近年来临床生化和免疫诊断产品占比逐渐下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2020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中,
POCT
领域类产品市场占比最大(29%),
微生物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类产品市场分别占比 18%、15%、8%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