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联想称将在AI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 ... ·  14 小时前  
极客公园  ·  测试「天下最聪明」的 ... ·  昨天  
凤凰网科技  ·  马斯克旗下xAI发布Grok 3推理模型 ... ·  2 天前  
凤凰网科技  ·  红果月活达1.58亿 与优酷差距不到3000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从高铁车次密度,看经济趋势

投资家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2-01 18: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分享了关于中国高铁运行统计数据的文章。文章从全国高铁网车次密度示意图开始,详细分析了四纵、四横、八纵和八横等线路的高铁车次密度发展趋势。接着,文章按照地区划分,对华北、东北、华东(江北和江南)、华中、华南、台湾以及西南、西北等地区的高铁车次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给出了全国高铁总车次的数据,并指出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占全球的80%,且客运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文章还提及了一些相关的峰会回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分享了中国高铁运行统计数据。

包括全国高铁网车次密度、各地区高铁车次密度、全国高铁总车次等数据。

关键观点2: 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占全球的80%。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9月,全球已建成的高铁达58839公里,而中国高铁的通车里程占全球的80%。

关键观点3: 中国高铁客运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文章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中国高铁客运仍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正文

作者:吡啶
来源:知乎

导读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里的很多统计指标,更能体现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

从高铁运行的数据变化中,不仅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还可以看出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就算你不是铁道迷,也值得参考。

话不多说,下面就是这份报告。

总示意图

全国高铁网车次密度示意图(暗色图层) 2024.07.13


统计过程

1、四纵


本条目涉及线路:京沪高速线、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速线、京哈高铁/京哈高速线、杭深线、甬广高铁。

四纵四横干线修建早,运营繁忙,加车空间理应有限,但本次统计显示四纵四横干线的加车量仍高于其余线路,其中78.5%里程的线路达到或突破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京沪、京广各有四段区间超过160对(天津德州、济南曲阜、保定石家庄、长沙株洲)。京沪北京-南京,京广全线突破新高。 京广提速完工后,最小行车间隔压缩到4分钟,相比去年冬天增加车次11-25对不等,短板河南段也直接从90多对跳到110多对。

甬广福建、广东段继续加车,分流旧线效果明显。但因广州惠州段开通后往广州市区方向更加便捷,且汕头南汕头间仍然断头,潮汕一带往广州东增加的流量仍要借道杭深线,使杭深线潮汕-汕尾段大破记录,突破140对。平行区间合计:泉州-厦门达154对,潮汕/汕头-汕尾达164.5对。

四纵表(1)

四纵表(2)


四纵中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2、四横


本条目涉及线路:胶济客专线、济青高速线、石济客专线、石太客专线、徐连高铁、徐兰高速线、兰新客专线、沪宁高速线、沪宁沿江高铁、宁蓉线、沪昆高速线。

四横主要线路也大幅加车。 济青继续分流,和胶济基本五五开。徐兰客专郑洛段已经接近130对,自开通以来,年均增长132%,属逆袭典型。兰考郑州段因统计时间日兰尚未开通,故未计入其车次,不过开通前已有临客占位,所以数据应相差不大。

沪宁高速几乎全线超过140对,再创新高。然而南沿江因上海枢纽限制,分流仍不明显,平均车次数30对左右,与沿线发展水平并不对等。宁蓉线南京合肥突破120对;武汉宜昌段以及沪昆高速的长沙娄底段也突破100对,百对以上再添新区间。

路桥通道中,两端的表现仍很一般。徐连加了6对车,达到了刚开通时的水平。兰新除兰州西宁加车较多外,其余也只是勉强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

四横表(1)


四横表(2)


四横中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3、有所成形的八纵


本条目涉及线路:大西高速线、西成客专线、成贵客专线、贵广客专线、京雄城际、京港高速线/京港高铁、合福高速线、渝贵线、贵南高铁

八纵的多数线路达到历史新高,唯合福北段除外。本来合福北段常年低迷,亏损严重,这次全路大涨也没有带动太多,仍然在30对左右徘徊。总体来看,高铁客流量的增长基本符合“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规律,如果有足够的基础客流能够带动加车,那沿途出行时间的选择就会更加随意,由此进一步带动沿途更多人选择高铁出行。反之,没有达到足够的客流,且无新线接入的情况下,一天开寥寥几班车,大部分人想出行也难以选择对应时间的车次,从而导致出行意愿进一步降低,反过来开的数量更少。 30对左右基本是增长与停滞的荣枯线了。

作为次于四纵四横的干线,八纵剩余线路的发展趋势颇类于四纵的早期, 从本来单打独斗的运椅子状态到成网后良性循环不断加车,未来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八纵表(1)


八纵表(2)


八纵中部分路段近十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4、有所成形的八横


本条目涉及线路:牡绥线、哈牡客专线、哈齐客专线、京包客专线、银兰高铁、中川线、龙漳线、赣瑞龙线、渝厦高铁、南广线、南昆客专线

南广、贵广佛山西-广州南区间重新统计,以12306大屏显示的检票口/出站口为依据,数据调整较大。

八横表


八横中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5、华北地区

本条目涉及线路:京津城际线、津秦高速线、京唐城际、京滨城际、津霸客专线、霸徐线、津兴城际、延庆线、崇礼线、张大客专线、郑太客专

天津向西接入京广方向的津霸、霸徐在年内连续加车,直接把保定石家庄灌到160对。

华北地区表


华北地区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6、东北地区


本条目涉及线路:朝凌高铁、京哈线、盘营高速线、沈大高速线、沈丹客专线、丹大线、新通客专线、喀赤客专线、长珲城际线、沈佳高铁、哈佳线

与其他地区的火热程度相比,东北稍显冷清了些,除盘营、沈大、敦白部分线路突破历史外,其余线路加车不多,甚至有减车区间。

东北地区表


东北地区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7、华东地区(江北)


本条目涉及线路:济莱高铁、青荣城际线、潍荣高铁、青盐线、盐通高铁、沪苏通线、徐盐客专线、连镇铁路、宁启线、日兰高速线/日兰高铁、淮萧线、合蚌高速线

华东地区(江北)表


华东地区(江北)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8、华东地区(江南)


本条目涉及线路:宁安城际线、安庆联络线、宁杭高速线、合杭高速线/合杭高铁、杭昌高铁、池黄高铁、杭台高铁、金温线、衢九线、昌九城际线、昌福线、永莆线、南龙线、福平铁路、龙龙高铁

本次新开通池黄高铁,车次不多但路径复杂,北向有往安庆、铜陵合肥、铜陵南京方向的车次,南向有往杭州、南昌方向的车次。甚至有从池州南下,过了黟县东后兜到黄山北停一下,然后原路返回黟县东再往景德镇南昌方向去的车次。

华东地区(江南)表


华东地区(江南)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9、华中地区


本条目涉及线路:郑开城际线、郑机城际、郑渝高铁(郑州-巫山)、郑阜高速线、济郑高铁、武九客专线、武咸城际线、武冈城际、阜黄高铁、仙桃城际、武孝城际线、武西高速线、长株城际线、湘潭城际线、张吉怀高铁、益永线、怀衡线、衡柳线

除郑渝高铁南段因重庆北枢纽施工而减车外,其余大多有较大增长。武冈、武黄城际因开行新城快线加车很多。武西在全线未通车的情况下已经达到57对,未来可期(同样是省会间抄近路,济郑、贵南全线拉通也不及此)。

北京-南宁首开动卧。

华中地区表


华中地区的郑州、武汉、长沙早年间修建了大量城际铁路,其中多数客流量远不及预期,为此各线路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补救。长株潭城际本身设站方位较好,通过加密班次,简化乘车流程等“地铁化”措施,本线客流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城际。武黄城际接入武九客专;武冈城际接入阜黄高铁;武孝城际接入武西高铁;郑机城际接入郑渝/郑阜高铁,车次数亦大有上升,然多为跨线跨区域客流,本线车站反而因为跨站车次增多,停车不便而大量废弃。

郑开城际和武咸城际不忘初心,不延伸,不加密,车次数也垫底。

华中地区各城际铁路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10、华南地区、台湾

本条目涉及线路:广深 I/II 线、穗深城际线、广珠城际线、珠机城际线、江门线、深湛线、梅汕线、广肇城际线、广惠城际线、广清城际线、广州东环城际线、海南环岛高铁线、柳南客专线、邕北线、钦防线、防东线、南凭高铁、台湾高铁

广深惠之间的京港、甬广开通以后,珠三角东、北方向的列车基本进入到广州东、深圳北(广州南)、深圳站三个点,之间各种排列组合,使不同始发地的列车都能驶入广深两地的不同区域。如南昌方向来的列车,走甬广进广州东,走京港进深圳北,走京港、广深线进深圳;厦门方向来的列车,走甬广进广州东,走杭深进深圳北(广州南),走甬广、京港、广深线进深圳。其余同理。因排列组合过于复杂,故另作附表六进行统计。

广肇、广惠拉通后,虽无两线以外的跨线车,仅两线相连运行车次也十分复杂。有始发终到车次的车站有肇庆、鼎湖东、佛山西、番禺、广州莲花山、寮步、常平东、惠环和小金口,东莞西以西所有车次均为站站乐,以东有较多跨线车,可能是运行多年熟知各站客流量而便于取舍之故。

华南地区、台湾表


华南地区部分路段近十五年车次密度发展趋势:



11、西南、西北地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