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相比于裁员,建立组织人才造血机制更为重要!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8-09-12 14:58

正文

昨天的文章《马云:我敢55岁就退休,是因为10年前做了这样一件事。》引发了大家对于高管继任计划的讨论,与此同时,有人发布文章称互联网裁员大潮将起。


最近3个月时间内,贸易战关税、人民币汇率、钱荒、物价、房价,以及用工成本如同一根不断逼近互联网经济体泡沫的尖针那样危险。从第一波冲击的传统行业,第二波是爆雷的P2P,第三波是互联网公司,对于一众寻求自保的企业主来说,裁员成了当下简单粗暴却也无法避免的必要手段。


森豆认为,不管以上言论是否属实,对于HR来说,裁员是不得已为之的下策,相比于裁员,建立长期运转 良好 的组织人才造血机制更为重要!


人才盘点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人才发展的造血机制


每天工作忙成狗,但是工作成果却不一定被认可,这可能是很多HR的一大痛点! 其实,老板最希望看到的HR工作成果是企业人才的挖掘与复制!他们希望人力资源部找到优秀人才,然后帮助其他部门促进成优秀的人才适应企业的业务发展。


HR经常面对以下困境:


人才现状不清:业务急速扩张,谁能顶上?--人才欠缺阻碍了企业发展。

人才储备不足:创新变革,谁来引领?

培养发展低效:明星员工,如何保留?培养发展,如何精准?


其实北森也遇过同样的问题,我们的COO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请高手、带高徒”六字要求。高手可以高薪请来,最主要的是带高徒,高手要帮助企业培养人才梯队,同时企业要保留住明星员工,建立起整个造血机制。


很多企业员工不愿意配合人才盘点,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员工认为自己是可替代的,有人继任我了,我的工作就没有了;二是有些集团会从区域抽血,把辛苦培养的员工抽走,却不造血,导致区域人才短缺。


其实,人才现状的盘点、储备和培养发展的造血机制实际上是一整套的方案,我们要把它梳理清楚之后才能产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做好人才盘点需要分4步走


盘点并不一定需要全员盘点,而是确认范围和做好准备,然后再做人才评估。盘点通常会提到业绩、能力、潜力三个概念,这既是一个双选,也是一个评估的过程。通过人才校准进行整体评价,才能出具科学的盘点图


前期准备


首先得确定盘点范围,大致流程,收集盘点对象的数据,包括基础信息,而一半以上的企业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数据缺失,导致数据不准确,甚至无从盘起。 所以,第一步必须有一个基础的信息框架,然后确认业务支撑关系,做人才整体评估。


人才评估


评估内容需要分块,背后通过盘点业务过程中推送工作流。很多企业让员工先发声,而后再由最了解他的上级评估他,最后有HR或者区域负责人结合他的整体优势和劣势确认他的位置。


页面上呈现的内容其实是由一系列企业内部的流程来推动完成的,流程可简单也可复杂,根据企业情况来定义整个盘点和评估的过程。


人才校准


评估之后是校准环节。部门负责人进行九宫格评估,而后由共同领导整体校准,这需要大家有一套共同的语言体系来讨论、评价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九宫格要求,北森系统可以通过定义九宫格的横纵轴来实现,而后就可以确认每个人在九宫格中的位置,让需要的人才进入高潜能人才池,整个业务过程就连贯起来了。


结果应用


盘点做完,我们最终呈现给老板的是一页纸报告。它融合了人员的基本信息、任职信息、项目经历,还包括你做的工作,比如测评结果、评价结果,在九宫格中位置变迁过程,业绩潜力情况,以及发展方向和优劣势等。所有信息高度聚合,清晰直观,方便好用。


线上盘点vs线下盘点


人才盘点是驱动整个人才梯队、人才池和人才发展的重要引擎,价值大,但是运行难。主要是由于以往的线下盘点存在以下问题:


信息散落各地,数据很难有效整合;

做整体校准和拉通评价时,难以灵活进行对比分析,并快速生成结果;

盘点结果输出时,需要大量手工操作,才能形成表格,不够直观;

业务间的连贯性不佳。


而如果换成线上盘点的话,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系统内的所有数据信息可以快速整合;校准过程可以在线拖拽,直接操作;盘点结果可以通过直观的一页纸报告呈现;并可根据盘点结果来针对性地建人才池,设定出入池的标准,通过测量手段做对比,行成与业务工作的联动。


通过数字化人才盘点,打造企业的人才梯队


► 继任计划or人才池?视组织具体情况而定。


继任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不适合所有的岗位,耗时耗力且过程敏感。对于绝大多数的岗位,做人才池就挺好,只有对于特别关键的岗位,才推荐做继任计划。


继任计划的要有准备度的概念,很多企业会有把人才盘点和继任结合在一起做,会有人和岗的对应关系,而员工希望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发展及明确的上升通道。 因此,在人才盘点时要盘出优劣势、长短板。


► 盘点后,需要持续跟进员工发展计划。


在做人才发展时,我们可以针对人才池推送一群人的共性的发展计划,同时对员工盘点出的真正短板和待发展的地方,也要有针对性的推送发展计划。针对每一个发展计划,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任务,并指定一位对他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导师,员工每项任务完成后,导师要对其进行及时评价,并根据规定周期进行整体评价,确认是否达到发展目标。


► 全流程的数据沉淀,可以帮助组织更好进行人才决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