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长沙2025学年安排来了!暑假从7月6日开始 ·  20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时尚芦淞,元宵节有好戏 ·  昨天  
新闻株洲  ·  株洲营商环境这一做法,全国推广! ·  昨天  
潇湘晨报  ·  暴跌8℃!湖南多地迎降雨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陈思诚,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地学·人居·生态 | ②什么是人居地学?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10-24 17:35

正文

地学·人居·生态

在2018年8月第十四期地景沙龙“人居·地学·生态”上,许多地学界的老专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沙龙交流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借此总结了会上专家的发言,并与地学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汇集整理,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期引起大家的讨论,推动学科间交流。

文/ 辛建荣  李同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1

人居环境与地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


自然生态环境就是地学环境,即地球表层系统。古人云:“天地者,万物之本” (董仲舒《春秋繁露》) 。这里的天与地就是人类和万物生活的 “地球表层系统” (钱学森,1983)


地球表层系统(the earth surface system)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与社会生态综合体 ,是人类圈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是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这就是说,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与万物共享的生存空间环境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和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天体的运行,气候的变化,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和地球资源的利用,对人类至关重要,它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基础 (吴良镛《中国人居史》)


可以说,这种“开发、建设、利用”,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就此而言,人类居住在地球上,这个人居环境依托的就是地球的表层环境。因此, 地球科学是研究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前提

地球表层系统(图片来源:超星慕课)

吴良镛主编的《中国人居史》


2

地球科学的内涵

地球科学是地学的简称。 它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土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理学以及其它衍生学科, 它所研究的正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1]



地球科学以 整个地球 为研究对象,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相关领域。这与我们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

人居地学的提出与相关学科

人居地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人类聚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它是研究人类聚居空间所在区域地学特征及其与之共生的人文环境特征之间关系的学科,是人居环境科学与地球科学联姻的产物。


在这里,我们首次提出人居地学的概念,这个新学科主要是 研究人类与地球科学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 人文地理学科 地学工程学科 两大体系。

干化后被辟为耕地与村落的古牛轭湖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1. 人文地理学学科

人文学科类 主要涉及人类聚居学、人居环境科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等;地理学科类主要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生物地理、聚落地理、人种地理、城乡地理、社会地理、宗教地理、经济地理和商业地理等。


需要指出的是 地理学科 ,特别是 人文地理学 很早就已经涉足人类聚落的研究,包括乡村聚落和城市地理,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城市地理学。其 研究重点是人类的生产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管理 ,如资源开发、国土规划、区域发展、空间布局等 [2] 。有些学者结合人类的基本需求,把“住”(个体人居地理)纳入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与聚落地理结合形成人居地理学 [3] ,由此构成人居地学主干学科。



2. 地学与工程学学科

地质学科类 主要涉及地质学、地层学、矿物岩石学、地貌学、冰川学、水文地质、大地构造和环境地质等。工程学科类主要涉及建筑学、建筑工程、土木建筑、岩土工程、城镇建设、风景园林、测绘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


为了研究和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地球科学家提出了地学环境工程学的概念(Mattig,1994)。 从地球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入手,研究人-地交互系统,探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全球变化 [4] 。陈俊勇等提出 城市地学环境工程学 概念 [5] 。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地理、地球物理、气候、水系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潜在性灾害研究、防护和管理。



4

人居地学前期的相关研究

最早涉及人居与地学关系的文献资料是从人居地理研究起的。1939年我国 著名地理学家 严钦尚 在《地理学报》发表了“西康居住地理” [6] 一文,可以认为这是 我国学者把人与地学结合探讨人居环境的先驱研究者

1939年的《地理学报》(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1983年, 钱学森 倡议建立 “地球表层学” ,以加强地球表层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研究。到1987年又提出 “山水城市” 的概念 [7] 。1990年在给吴良镛的信中提出, 把中国的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 。他认为“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 [8] ,这种人地关系才是人与自然的真正融合。这可被看作是 人居地学理念的开启 ,其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人与地球的关系。

山水城市-重庆綦江(图片来源:重庆綦江网)


可以看出, 钱学森是主张用地球科学与人类聚居相结合来研究城市问题的早期倡导者 在他的这些提议和倡导下,许多学者开始从地理学的角度探索人地关系,从人类聚居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思考城市规划、建设和工程设计问题 [9] ,地质环境问题 [10] ;从理论上开始探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1,12] ,“人-地系统” [13] 与人地关系系统 [14] ;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人居环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