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这一段话给社会科学研究重要启示。
社会科学是以研究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的第一要求是弄清事实。这是19世纪开始社会科学首先以实证科学的方式出现的重要原因。实证科学强调事实依据,为了获得真实的事实,将调查作为主要方法,并在调查中保持价值中立。
但是,社会事实和现象纷纭繁杂,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就需要从大量社会事实现象中抽象出概念,通过概念对一类事实加以概括、提炼、总结,并建构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能够传播、学习、运用的知识体系。没有概念化,人们无从认识和辨别社会事实现象。因此,社会科学的第二步是对社会事实现象的概念化。
概念由其内涵和外延构成,建构概念的过程也是人们对概念加以定义的过程。人们在确立概念过程中,会赋予概念以价值和意义。这种人为定义的概念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出来的。因此,概念一旦生成并广泛传播运用就会形成话语权,即由于话语产生的影响力,这就是话语权。这种权力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从而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格式化、模式化。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会使用某一话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在使用某一话语时,也会受到话语内在力量的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软性权力,即隐性的支配力。在物质生产领域,对物品的定价权十分重要,谁有定价权,谁就占主导地位。在知识生产领域,对概念的定义权十分重要,谁有定义权,谁就占主导地位。
社会科学率先由西方兴起。在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西方人创造了大量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是中国社会科学不得不向西方社会科学学习的重要原因,也是深受其影响的重要原因。
然而,社会科学的起源来自于人的认识。任何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穷尽世界上所有的事实现象。因此,人们必须去不断发现新的事实,并运用新的概念加以概括和提炼,形成新的话语。
随着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意识到中国的许多事实现象是原有的概念无法概括的。但由于受既定的知识体系的限制,人们不愿意从事实出发去创造新的概念,或者发现了大量新的事实现象却不能创造新的概念加以概括,无法生产出自己的话语权。这正是中国的社会科学大大落后于社会变化的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一是要发现新的事实,如哥仑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二是对大量社会事实现象进行提炼总结,创造概念,获得对事实的定义权。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们院举全院之力,正围绕国家治理的内生性演化的题目,进行大规模持续性调查。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为学术会议发言摘编 。
本期编辑: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