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由于紫杉类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乳腺癌的化疗疗效进一步提高,成为乳腺癌化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在蒽环类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或序贯紫杉类药物。2010 年NCCN 指南中含紫杉类的代表性方案如下:① TAC 方案[多西他赛75mg/m2 d1,多柔比星50mg/m2 d1,环磷酰胺500mg/m2 d1,每21 天重复,共6 个周期,所有周期均需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药物的支持]。② AC 序贯紫杉醇方案(多柔比星60mg/m2 d1,环磷酰胺600mg/m2 d1,每21 天重复,共4 个周期,此后序贯紫杉醇80mg/m2 d1,每周1 次,共12 周)。③ AC 序贯多西他赛方案(AC 同②,4 个周期,此后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 d1,每21 天重复,共4 个周期)。④ FEC 序贯多西他赛方案(环磷酰胺500mg/m2 d1,表柔比星100mg/m2 d1,氟尿嘧啶500mg/m2 d1,每21 天重复,共3 个周期,此后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 d1,每21 天重复,共3 个周期)。⑤ FEC 序贯紫杉醇周疗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 d1,表柔比星90mg/m2 d1,氟尿嘧啶600mg/m2 d1,每21 天重复,共4 个周期,此后序贯紫杉醇100mg/m2 d1,每周为1 个周期,共8 个周期)。
对不同临床研究入组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时代初期,通常对淋巴结转移较多、分子类型差、年轻的患者选择TAC 联合化疗方案;而分子亚型较好、中度复发风险的患者会选择单纯含蒽环类(FAC 等)或蒽环序贯紫杉类的方案;而对低复发风险、分子分型好的患者仅采取短疗程的方案(如AC 或EC 等);一些化疗耐受性差的高危患者也可优先选择蒽环序贯紫杉类的方案。近年来简化了推荐的方案,从低复发风险的分子分型良好患者的AC 或TC 方案,到复发风险高的不良分子亚型患者的AC-T 方案,甚至剂量密集的蒽环紫杉类序贯方案,临床可操作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