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给你思想佩剑 伴你行走天涯」「关注星标剑客 一起学习与成长」「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长大后才知道清明的意义

三剑客  · 公众号  ·  · 2024-04-02 16:39

正文

文| 剑客风寒

图| 大唐

编辑 剑客 XY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到,我们在杨柳轻风中寄托那些积攒了一年的哀思与忧愁。

其实对“清明”的 理解启蒙很晚,小时候泥土堆里打滚,哪知道“清明”的含义。知道是春天来了,大家聚在一起拎着篮子从这片墓地走到那片墓地,长辈教导着这位按照辈分该称呼什么、那位该称呼什么,然后摆好贡品,点燃线香,放起炮仗。春光三月,烟火弥散,这就是那时候以为的清明。

小时候的那些懵懂,现在回过头来,竟成了最大的奢侈。因为年纪小,不曾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对祭祀只有仪式上的敬畏之心,难以有刻骨铭心的伤痛。随着年龄渐增,我们总要面临一些亲人的告别,这时候才逐渐懂得清明的意义。
还记得大概是小学一二年级,我跟家人去探望病重的太婆,中途大家出去聊天了,只剩我一人在她房间里。房间有一点冷,灯光也比较昏暗。突然她轻轻向水杯一抬手,我本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于是赶紧为她倒了一杯水递过去,她借力接过,杯子里插着吸管,她费劲地吮吸起来,然后长长舒一口气,继续靠在床头。这便是我最后一次与她互动,第二天她便去世了。第二年清明,我们祭扫的墓地多了一处,那是原先太公墓地预留的相邻位置,那块一直无字的石板,也刻上字了。这就是清明。
后来到了部队里,清明是“崇尚英雄”“缅怀先烈”,那些英烈故事非常震撼地为这个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北京密云县一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一一送上前线,最后全部战死沙场,1970年2月她在临终前对乡亲们说的最后一句话依旧是“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每一次清明对她来说或许都是一次沉痛的揭开伤疤,又或者说,其实在下半生孤零度日的日月中,她的每一天其实都是清明。

今年如故,我已经不知道第几次因工作无法回到故乡,去祭拜那些曾经看着我长大的亲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独自坐在异乡的窗前,望着窗外的天阴沉沉,雨也迟迟不肯露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思绪。
回想起过去那些在故乡度过的清明节,我深感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那些曾经陪伴过我的亲人,如今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他们曾经给予我无尽的爱和关怀,如今却只能在我的记忆中留存。每当我想起他们,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怀念。
缅怀英雄也好,思念亲人也罢,清明节注定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节日,它不是一场“狂欢”,但也不是一次简单的“仪式”,在年复一年的祭拜和扫墓中,我们建立了与亲人的连接纽带,这种纽带既能舒缓我们对逝者的悼念,也能巩固起这个民族这个家族传承的力量,生生不息。
所以,无论身在何方,让我们在这个清明时节,用心去缅怀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的亲人,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把对他们的思念和爱,化作生活中的动力和勇气,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吧。

有需要咨询问题,欢迎关注 三剑客 公众号,进入后台留言,我们将不定期回复

■欢迎积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剑客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