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期文化产业评论: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生命仿佛重新被打开。诗与光影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年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作为首部由网络视频平台---优酷,独家出品的国产纪实电影入围上海电影节,也是本次唯一入围的中国纪实作品,《摇摇晃晃的人间》讲述了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成名前以及蜕变的全过程,展映以来好评如潮。当国产电影在商业化道路上狂奔甚至迷失,这类“新闻纪实IP”或许会成为国产片中的一股清流。
作者:邹银娣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2014年,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流传全国,更是将诗歌背后的创作者余秀华推上了风口浪尖。与诗歌中的浪漫、张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产生强烈对比的是余秀华的身份:一位来自湖北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的农妇。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余秀华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但她在九年间,写下了2000多首诗,并集结成三册诗集出版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
如果我们把余秀华的生存处境和生命情怀以及精神灵魂的追求放到同一层面,她的诗歌意义就截然不同的发生了质的变化,她的诗歌境界就会无比的清晰与刺眼。她的诗歌充溢着爱的躁动与呼唤、爱的幻灭与实现等复杂的意蕴,爱情与其说是其诗歌的主题,不如说是引发诗人对存在、真理、死亡等形而上问题进行本体追问的核心命题。
《摇摇晃晃的人间》
优酷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把余秀华的故事拍成了纪实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在大银幕上与观众相见。影片用诗歌贯穿全片,通过细腻而真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余秀华成名前以及蜕变的全过程,把两个差别巨大的空间穿插在了一起:一个是农村的空间,余秀华真实的家庭生活,在这里,余秀华的“本真”得以充分展示;另一个是带有红人光环的余秀华,成名后的余秀华去北京、香港参加读者见面会、做电视访谈、签名出书,这一面的余秀华是诗人。
《摇摇晃晃的人间》点映预告片
一片金黄里,穿着白色条纹衫的余秀华摇摇晃晃地走来。
电影中余秀华在和自己无生命的婚姻搏斗,争取离婚的权利,她的挣扎烦恼是叙事重点。有一个场景,余秀华在房间里抱着枕头哭,因为前夫当时拒绝谈离婚这件事。前夫的理由看起来也很充分:“你出名了,就想甩了我?没门。”摄影师一开始不敢进屋,余秀华哭得太伤心了,梨花带雨的。他说,“战战兢兢地在门口等了会,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进屋,余秀华紧紧地抱着被子,把整个头都蒙在了枕头里。”
在纪录片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余秀华终于如愿和前夫离了婚。
同时,作为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也运用了不少美而简单的镜头,将农村随处可见的田野、池塘、雪等插上她诗歌的翅膀。一面是真实、平凡、不断挣扎的生活,一面是诗意在飞翔,两者结合形象地讲述了这位脑瘫农妇对人生不一样的写意和追求。
影片中出现了一系列鱼与水的意象,范俭说,这并不只是为了赏心悦目,鱼是余秀华现实处境和心境的具体呈现,它被困在荷叶里,或在地上垂死针扎,最终以死亡的形式获得解脱。水则是女性欲望的象征,以影像和声音不断复现,那是一种强烈的欲望找不到出口的憋闷和内心的惊涛骇浪。
《摇摇晃晃的人间》于细节处流露出的真实与真诚,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2015年,在第六届CCDF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收获了双重推荐奖——ASD亚洲纪录片及东京记录片提案会推荐奖。在东京纪录片提案会上,它一举斩获亚洲最佳提案奖,并获得多家国际机构抛出的橄榄枝。
2016年,《摇摇晃晃的人间》在“纪录片电影界的奥斯卡”——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获得长片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该奖项认可的网生纪录片。
评委会表彰这一作品时说,“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以一种诗意、亲密、有力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主人公的力量与影片拍摄技艺相得益彰。拍摄一部关于诗歌的影片而又不陈词滥调,实属不易。但该作通过拍摄一个敏感而非凡的女性做到了这一点。”
近日,《摇摇晃晃的人间》作为首部由网络视频平台独家出品的国产纪实电影入围上海电影节,也是本次唯一入围的中国纪实作品。少数提前观影的媒体和影迷都对影片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8.5。
优酷新闻纪实IP化探索
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首映式现场,其出品方阿里文娱大优酷泛娱乐中心高级总监、制片人余红苗表示:“通过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的故事,用纪实的手法发掘社会热点事件,并真实的反映当下社会价值观,是优酷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新闻纪实IP化,《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导演范俭在谈到影片背后的故事时,也表达了对优酷给予独立纪实创作者支持的感谢。
阿里文娱大优酷泛娱乐中心高级总监、制片人余红苗
众所周知,优酷这个大平台主要是娱乐化的内容,但近年来优酷也在做一些真实类故事,如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栏目。在这类作品选材上,优酷主要聚焦于热点。现在国内很多热点新闻日趋资讯化、碎片化,刷一刷就会在互联网这个浩瀚的信息海洋里销声匿迹了。但可以成为热点的事件,其背后必定有着历史记录的价值,因此优酷想把这些热点记录下来,沉淀下来,变成一种经典,做成新闻纪实IP。
优酷制作这类通常先抓取当下热点中的人物,然后拍摄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一般先以短片的形式放到网络上,再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这些人物故事很棒,会追加投资,把它变成更加深刻的作品。
余秀华
当余秀华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刷屏朋友圈时,余红苗也被她字里行间的意志力震撼了。继续读余秀华其他的诗,村庄、麻雀、蓝天、乌云、麦田,余红苗感受到了类似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的美感。于是,优酷迅速组织团队拍摄了有关余秀华的纪实短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由于短片反响很好,团队决定继续追加制作经费,跟拍余秀华,用高品质的摄录设备,打造一部优质纪录电影。范俭则透露,自己从2014年起就一直在酝酿拍一部诗人纪录片。2015年余秀华横空出世,他便与优酷一拍即合。
导演范俭
可以说,这部电影能取得如今这个成绩,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和范俭的才华之外,优酷在新闻纪实IP化上的专注,以及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也至关重要。《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优酷目前比较成功的一个新闻纪实IP,在将来,优酷还会考虑将这部作品改编成商业电影剧本,继续探索新闻纪实IP化的道路。
正如余红苗所说,优酷对新闻纪实IP化的探索从未停止。从2008年拍客时代记录并推红的“西单女孩”,到2015年根据广西青年丁一舟骑单车带着企鹅病女友赖敏去拉萨的故事改编的网生纪录剧集《遇见你》,再到2016年《摇摇晃晃的人间》成功走向大银幕,其背后是优酷推动新闻纪实IP化的不懈努力。2017年,优酷还推出了《醒客》这档以“热点人物故事,有价值的表达”为态度的新鲜栏目,并将目光锁定在热点人物和其背后的故事上,成为了新闻纪实IP化的重要孵化器。
纪实电影的一股清流
长期以来,纪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都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很多好的纪实电影只能在热爱纪实电影的人群中引起热议,一旦进到电影院线就难以维继。
尽管《摇摇晃晃的人间》在上影节展映中好评如潮,但优酷尚不打算贸然将电影推入院线。据悉,大象点映将于7月2日为《摇摇晃晃的人间》启动百城众筹点映。大象点映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做法可以将更多真正热爱此类电影的观众聚集在一起。而贸然进军院线市场,在票房成绩不佳的情况下可能对作品本身是一种不小的伤害。
院线机制的改革越来越注重于商业性,利益至上的市场机制下,院线更多的将档期留给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大片。今年4月份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年度报告蓝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12部纪实电影在院线上映,这些纪实电影在各地影院安排的场次极少,并且多被放在早上、午夜等非黄金时段,如果票房号召力不够,常常遭遇两三天就匆忙下线的命运,12部影片总计仅收获8293万元票房。
不过,自去年电影市场的泡沫开始不断被挤掉以来,今年这一情况有所好转,资本开始寻找真正优质和稀缺的内容,艺术电影、纪实电影的机会由此而来。目前正在上映的《冈仁波齐》《重返狼群》《忠爱无言》三部纪实类国产电影,票房均已突破2000万。其中,《冈仁波齐》《重返狼群》背后分别站着乐视和中影两大市场巨头,小众题材作品获得资本加持,对于其进一步走入市场至关重要。当国产电影在商业化道路上狂奔甚至迷失,“新闻纪实IP”或许会成为国产片中的一股清流。
对影视产业来说,IP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在纪录片生产领域,却很少提及。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认为,发展纪录片产业,就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出精品佳作,并开拓多种平台空间,释放商业价值。“持续不断”则意味着要成功打造出纪录片IP这一概念。
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纪实电影获得了影迷的认可,在资本方面也得到了优酷、乐视、中影等一线公司的加持,但目前院线电影仍然被商业类型片统治,尤其是今年进口片集体井喷,纪实电影这股清流想要突围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尝试。
“激进”的进军并不会短期内改变现实的困境,所以长远的规划还是最稳妥的办法。上影节没了数量庞大的“超级片单”,出现了许多年轻导演扶持计划。在院线电影市场,首批文艺院线联盟的成立,也是对于小众题材影片的鼓励和支持。
在不远的将来,由优酷这类富有经验的视频平台介入推动纪实电影的创作,纪实电影或许会不再走得“摇摇晃晃”的,会有更多“人间”故事能在银幕上与观众相见,这对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百花齐放,对开拓普通观众的选择空间,都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求才若渴,欢迎加入我们,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