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林业杂志
为您提供新鲜林业资讯,展现我国林业政策、生态建设成就、林业产业讯息、林业科技研究最新成果,宣传绿色文化,倡导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愿《中国林业》成为每一位务林人的精神大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林业杂志

【榜样】洒遍深山爱  守护那抹绿

中国林业杂志  · 公众号  ·  · 2018-08-19 13:42

正文

文/图 杨丽慧



一身简朴的迷彩服、一双农用的胶底鞋、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掌,描绘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林业工人形象。


杨春友,1994年参加工作,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一名普通的森林巡护员。一个皮肤晒得黝黑、朴实又有些腼腆的林区汉子。他的性格淳朴憨厚,任劳任怨。在巡护工作中,他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奉献给森林巡护事业,而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起初的巡护生活,新奇且刺激。森林巡护责任区里,万壑松风、芳草萋萋、鸟鸣花香,身处此境让他乐此不疲;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巡护生活更多的是艰苦和寂寥。每到秋天巡护,都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春天更不用说,迎着刺骨的寒风,踏着没膝盖的大雪,每天回到家人都累得腰酸腿疼。茫茫林海,常常就只有他一个人,陪伴他的只有呼啸的山风。可多年的巡护生活,让杨春友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这里的山更青了、水更蓝了、景更美了,杨春友心里也更开心了。


杨春友的工资微薄,妻子又无稳定工作,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每年春秋两季防火紧要期,时常照顾不到家,一些繁重的家务活落在了妻子的肩上。妻子多次劝说让他调换工作,可他就是个一根筋的人,巡护工作不仅要干而且还要干好。这一干就是整整20年。他把这20年的爱给了大山,给了绿树,面对妻子和孩子,他更多的是愧疚。因为一种责任,他无怨无悔。



作为森林生态的守护者,凭着对大山执着的热爱,难以估算,在20年的春秋里,杨春友磨烂了多少双胶鞋,多少次被荆棘划伤,多少次默默承受妻子的怨言。值得欣慰的是,看到巡护区那满眼的葱绿,他的心一下子敞亮了。


和他一样,有许许多多的青年在这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诠释着塞罕坝精神,这也是塞罕坝务林人自身理解的忠诚,他们的身心归属于塞罕坝,就要尽职尽责。虽然年复一年干着一件“小”事情,但却是常人难以做到的,面对危险、面对困难,更要面对孤寂。即便这样,他们没有埋怨,没有气馁,用责任感和对林区绿色深沉的爱,认真履行着看似寻常却很神圣的森林巡护员的职责。



记得有一本书叫《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指出,在成功因素中,先天的素质和机遇占7%,后天知识和能力占13%,积极的态度居然占到了80%。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积极的态度决定良好的行为。在塞罕坝基层一线的青年们,正是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艰辛,把平凡的事做到了不平凡,这也是塞罕坝务林人默默守护这片绿的心声。新时期,塞罕坝务林人将挥洒心中热血,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本文首刊于2018年7月20日出版的《中国林业》杂志。


本文为《中国林业》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获取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图文作者姓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编辑,违者必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林业新动态,敬请关注《中国林业》杂志。

订阅电话:010-84238678/8462/9277

大家都在看:


权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扩大会议都讲了啥

【厅局长论坛】共建大美湿地  守护美丽长江

【舌尖上的森林 · 特别策划】山林里的野菜

【讲述】热带雨林中的树王

【榜样】为了鸟语花香的事业 ——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执法监察大队林政稽查科科长杜德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