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跳水,慌了吗?
我们看三张图:
第一张图,尖冲上影,难看。
第二张图,小红B点,花朵正开放。
第三张图,平台蓄势待发,感觉要喷发。
他们分别是日、周、月线。 真是一张比一张好看。
我们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会发现这么好看的图形,你担心个啥?
什么人需要担心?
1 手里筹码都是高位的(低位的早就扔了)
2 买股票心里没底的,乱做的;
3 没有交易计划的(要么波段有止损,怕啥。要么有价值,怕啥。)
我在这周的听风观潮的开场,讲了一段话: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先要认错,商贾(gu),我念成jia了。实在难堪。
下面,我就沿着这句话,和大家聊聊我自己投资上的看法。
(说明,这是我个人的投资法,无法复制,只能参考)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翻译: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
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
?"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
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我们做股票,也往往是错误之后,在问怎么办?
上面这个故事,说的是越王已经战败了,再问怎么办?
最终,文中不得不低头忍辱式的求和。这不就是和我们割肉一样嘛。
为什么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这段话很重要。
因为
夏天买皮衣,便宜。
冬天买布,便宜。
大旱时买船,便宜。
发大水时买车,便宜。
以待乏也,就是等他们缺乏的时候,就涨价咯。
这也是我杂货铺体系的做法。
一些人重套之后,再来问怎么办?
一些人踏空之后,来问能不能买?
何人能帮他呢?没人。
聪明的人,会在便宜的时候进货,等到大家都看好,价格自然起来,你就可以卖出了。 2000年前的道理,今天资本市场没有变。
每到年底,我自己会整理下资产情况。
正如我从2018年给自己定下的计划,我目前已经做到了“现金22%,投资78%” 的比例。我自认为是比较完美的比例,也是我纸上的计划之中。
2018年时,我投资类的60%。主要是18年底到目前,加大了投入。
在4000点,肯定会有很多人问我能不能买股票。能不能加钱。这些人我可管不了。
我只希望自己,不要在4000时还在后悔当初没有买够。资金多少那是每个人经济情况而定,但有没有把当下资产投够,那是自己能决定的。
我2018年课程中也讲过,如果你要制定大计划,必须写在纸上,不然你一定会被市场左右,被情绪左右。
下跌了不敢买,因为你认为还会下跌,为什么不等更低的价格买呢?
上涨了控制不住的买,因为你会害怕行情就此展开,底部再没机会买了。
即使我写在了纸上,我也经常下跌不敢买,市场反弹苗头出来才敢出手。人性就是如此,还好大原则没有做错。
今天看来,市场既没有暴跌,也没有暴涨,似乎我们担心的都没有发生。
为什么我19年把资产再平衡迅速做到这个比例呢?
从资产再平衡角度看,我当时设计的两种再平衡情况:
一种,按照点位。比如2600点,2400点,2200点,应该打入多少资金。这是以空间来定的。越低应该买的越多,虽然你账户市值可能没有变化,因为股价跌了,但你持有的股数不断增加。
一种,按照时间。市场必定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完美。比如当前行情,2440就是底,那你就无法等到2400了。 而如果市场2021年还在3000点怎么办? 这种方式,在点位不新低,但时间拉得足够长,那么同样可以把资金打进去。 目前市场就是这样。
总的来说,要么下跌点位足够,进行再平衡。要么横盘时间足够久,也必须进行再平衡。 点位和时间,都是需要考虑的变量。
说的再简单点,2200点要买的资金,应该在2020年都买掉。
一个是点位加仓,一个是时间周期加仓。
当然,还有种极端情况,比如2021年又暴跌,跌破2400点。
理论上,啥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做投资,既要保守,也要尊重常识和规律。不能因为小概率,而丢掉大原则。
小概率就是可能继续暴跌,跌破2400点。
大概率就是牛市至今五年了,2440很可能是低点了。未来向上概率远大于向下。
你必须选一个。
当然,我们如果在股票选择上注重价值和位置, 还保持一定的现金流,那么及时遇到极端的情况, 一个,有价值的不会死。一个,有钱还有机会。
我在78%的股市投资比例中,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大致是6:4, 基金这两年配的比较多。
原因嘛,我在周四的课里也提到了:
我不愿意做大白马,有啥好研究的。大白马,行业龙头,确实很好,也很重要,我就交给基金经理去做。
我喜欢挖金子,这个有意思。什么是挖金子?
就是捡垃圾啊,从垃圾中找到金子,多有意思。远比研究中国平安有意思吧。
大白马,你能研究的过大机构他们? 你以为在超市看看涪陵榨菜摆放的位置和生产日期,就算研究了? 小数据的研究,可能带来严重的偏差。
我们学过彼得林奇的方法,说在生活中发现成长股。其实,没这么容易。
倒推逻辑,你都可以说。回头看阿里,腾讯,伊利,茅台,都可以。 但当下,你真的能发现下一个茅台,下一个格力?
商业经营,要能像你调研这么容易,那研究员就不用发薪水了。
我把几类股票交给基金:
指数类:
这是长期可以投的,安全靠谱。50,300,500,创业板。红利基金,我觉得也可以算一种吧。
你说今年基金跑得很好,我看下来,就是沪深300的水平。创50指数今年涨了50%呢。
股票型基金:
就是替我配置大白马的。
主题型基金:
医药基金, 医药我看好,但太复杂,交给基金经理。(你也可以考虑买医药的指数)。 科技类的,消费类的,你喜欢的可以找找。
我基金主要是“指数+白马大基金+医药基金”。
股票,就去挖金子。
我觉得,3000点下面,不在于买哪个,而是先把仓位打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