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敦煌,意指盛大辉煌,寓繁荣昌盛之愿;是大漠尽头的风月,丝路上的一眼千年。万万恒沙流淌于此,千千世界尽绘其间。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吸引着无数世人驻足。它是让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感叹“看一千遍、一万遍也不会餍足”“把身躯带走,也要将心留于此”的艺术。
一年一会,中信出版&敦煌研究院隆重呈现重磅新品——
《敦煌日历2025》!
甄选
295幅高清壁画、70幅专家临摹作品,包含80余幅尊像、80余个世俗场景、30余例纹样、20余种建筑、20余尊实景彩塑
……从《敦煌日历2025》中看到奇异神幻的佛国世界、耕作宴饮的闲适安逸、乐舞打猎的平凡日常……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从古至今,中国人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从未消失。这也正是每年敦煌日历一经上市,便风靡全网的一大原因。
“敦煌日历的普适度太高了,送谁都合适,解决了不知道送什么的难题。”
“每年都会下单好几本,一本送给爸妈,一本送给老师,一本送给过马上过生日的朋友,一本送给想要启程去敦煌的自己,每人一份,再合适不过了……”
是的!只要拿到手,就会直呼“太美了”!
《敦煌日历2025》不仅是一本日历那么简单,它更是一件承载着满满心意的伴手礼。
跟着阿信看看今年的敦煌日历有哪些
全新升级
吧!
“蛇来运转,瑞灵献福”,
今年的敦煌日历以此为主题,特别融入了
多幅蕴含吉祥寓意的蛇元素壁画
,寄寓消灾除厄、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
每月一日皆有不同寓意的神仙壁画
,守护一整年的健康运、财运、学业运、事业运……可谓福气大满贯。
内容之外,
装帧设计
也下足了功夫。
封面选取来自57窟的“最美菩萨”
,这尊异常精美的观音璎珞满身,珠连玉串,似乎能以超然物外之力,化解当下的纷扰与忧虑。
今年特制
书口刷边
,纹样选取敦煌团花纹,富贵宝气。封面运用多处
镭射贴金
技术,重现壁画色彩斑斓之辉煌。
布面书脊,支持180度平展阅读
,手工装订,承袭匠人精神。
飞机盒
防撞礼盒包装,确保每一本日历安全抵达。此外,还贴心
附赠四季迎福卡片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美好的祝愿伴随左右。
斗转星移,季节更替,唯一恒定的是那流淌于血脉之中,代代相传的温暖与深情。
《敦煌日历2025》恰似一份来自古代的珍贵信札,携带着千年之外的祝福,成为
新年之际最贴心的礼物之选。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时光流转,属于敦煌的传奇却从未褪色。
《敦煌日历2025》,甄选收录
295幅高清壁画、70幅专家临摹作品
,从神佛护佑、经变故事,到传统建筑、服饰妆容、世俗生活,包含难得一见的
洞窟壁画与精微细节。
这些遗珍,如同尘封千年的时光碎片,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展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好在,有《敦煌日历2025》的陪伴,每一天,你都将有机会细细品味那“一眼千年”的绝世风采,感受千年莫高的震撼。
这份日历,将岁时节令与古老祝福完美结合,
每一页都饱含满载的好运与期待。
作为
“最值得珍藏的国民日历”
,敦煌日历自出版以来便风靡全网,豆瓣平均分高达9.0,被誉为年年必入的国潮单品,无论内容、颜值、装帧都堪称顶级……
《敦煌日历2025》
新主题、新壁画、新装帧、新赠品
,读者们的呼声通通满足!
新年伊始,多幅蕴含
蛇元素的壁画为你降福:
正月初一,蛇身龙神护佑;正月初二,蛇舞菩萨降祥;正月初三,化蛇斗法佑安……愿你一年顺遂无忧,岁岁平安喜乐,日日福星相伴。
象征着祥瑞与敬畏的蛇元素
,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贯穿于一整年的日夜交替之中。
日历采用每日一图的形式
,左页欣赏纤毫毕现的敦煌艺术,右页标注日期、节日,下方配以解读文字,图文结合,既是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补充,也是艺术与美的陶冶。
没错,一整年,365日,每天都不同,而且
今年的内页与往年没有一张重合
!
每天都有不同的来自敦煌的祝福,每月1日还有吉祥寓意的神仙壁画,360度保佑你的健康运、学业、事业、财运……
8月1日,来自莫高窟296窟的《重甲骑兵图》,接下来的日子,所向披靡,勇往直前。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12月1日,长至初启。来自莫高窟420窟的《持火焰宝珠菩萨》,珍宝发出火焰般金光。岁末将尽,成长、释怀、完结。愿你忠于自己,不舍昼夜,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装帧上,由
“中国最美的书”
获奖设计师操刀整体设计,封面特别选用被誉为
“最美菩萨”的敦煌壁画中的观音像
,端庄慈悲,目光温柔,福泽静洒人间。
有人说,“她给我一种拈花微笑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直在这里静静等我到来的感觉。”在观音像的注视中感受心灵的安宁与祝福,满怀新年好运。
随日历附赠四季迎福卡。
春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夏日,九龙吐水,亦在于兹辰
秋日,欢喜龙王,顺风调而应节。
冬日,共叙芳年,咸欢丽景。
如此艺术瑰宝,这份《敦煌日历2025》,适合送给最爱的自己和最珍视的人们。
丝路传奇,一册收录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4.5万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735个洞窟。
敦煌,这座大漠尽头的璀璨明珠,横亘在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上,见证了千年的文明交流、宗教传播与文化传承。
风沙的侵蚀与磨砺之下,敦煌艺术能留存到如今的水平,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有多少人在日夜维护修复?又需要多长时间的坚持与守候?这一度让无数人感到惊叹。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放弃了法国优渥的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毅然带领全家回到敦煌,扎根大漠,促成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也就是现在的敦煌研究院。
他说:“若有来世,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坚守敦煌大漠735座洞窟六十余年,她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因为,“我心归处是敦煌。”
今年正值
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
,《敦煌日历2025》也承载了岁月和坚守的意义。从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到李其琼、关友惠、樊锦诗……几代莫高窟人饮冰茹檗,谱写下一曲波澜壮阔的敦煌乐章。
敦煌研究院前辈们的心血,汇聚于《敦煌日历2025》。
在《敦煌日历2025》中,收录了
70幅原壁画的临摹作品
,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等前辈的作品一一收录,还原其悠然神韵。
历经风沙与掠夺,我们依然能睹其风采,何其有幸!
四时流转,风雅不绝
季羡林先生曾如此谈论敦煌: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也正因如此,
敦煌见证了四大文化体系的的完美融合。
四时流转,花开有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敦煌日历2025》的编排紧扣节令时俗,将古人传统风雅生活、千年前的松弛与浪漫,娓娓道来。
翻开日历,你将看到菩萨低眉、天王威仪、金刚怒目、伎乐踏歌;还有山中郊游、消暑游泳、酒肆小聚、孩童摘花、屋中读书、林间打猎……
从传统节气、纪念日,到每个平凡日常,每一天都有对应主题的壁画
,打开敦煌日历,仿若打开一部千姿百态的古人生活图鉴,看见久已逝去的异域世界。
元旦节
,敦煌文献有“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的记载,开年建福,此日金刚萨埵菩萨,传递无坚不摧的力量;
上元节
(正月十五),敦煌文献记载“灯笼火树,舞席歌筵”,此日《琳琅宝座图》,彩云围绕、飞天散花,彰显繁复华丽;
冬至日
,敦煌文献中有“阳爻始动,万物生芽”,此日《好友小酌图》,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年末
,敦煌文献记载“长至初启,佳节应期”,此日天人头戴宝冠,手举祥瑞花盘,祈愿来年事事顺遂。
跟随《敦煌日历2025》,穿越千年,与古代艺术家对话,
感受来自千年之前的艺术精髓与生活智慧。
从一花一叶的禅意到飞天舞伎的轻盈飘逸;从山间野兔、珍禽走兽到繁复的建筑藻井,敦煌壁画不仅展示了佛教的庄严神圣,
还生动再现了世俗生活的百态万象。
绿水青山、风雨雷电、农耕劳作、嬉戏婚嫁,皆汇聚于壁画之中,成就了中国艺术史上绚丽多彩的敦煌篇章。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