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捷豹路虎裁员补偿N+3# ... ·  昨天  
新浪科技  ·  【#iPhone16Pro用户现随机卡死问题 ... ·  6 天前  
新浪科技  ·  【#周鸿祎谈汽车数字安全#】2024世界智能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地球警报再度拉响,NASA发现又一小行星飞奔而来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0-31 23:02

正文



一大块陨石在30日晚接近地球。幸运的是,它不会撞到地球——天文学家们肯定要感谢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工具,它正在开发中,将用于检测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


如图所示,小行星会定期经过地球。NASA的新系统Scout旨在确认过于接近地球的小行星。


该工具是一个名为Scout的计算机程序,它正在NASA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测试。Scout可以被看做一个天体入侵者警报系统。它不断地对来自望远镜的数据进行扫描,看看是否有任何关于近地天体的报告。如果发现存在,它将快速计算地球是否处于危险中,并指示其他望远镜进行后续观察,以确认危险的真实性。


NASA对全球的若干望远镜进行资助,使它们每晚对天空进行扫描来寻找这种天体。“NASA每晚至少会发现五颗小行星”,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说。


但关键是找出哪些天体可能会撞到地球。


乔达斯说,“当望远镜发现一个移动的天体时,你所知道的只是一个在天空中移动的点,你不知道它的距离有多远”。对同一个天体进行观察的望远镜越多,获得的数据也就越多,也就越能确定它的大小和方向。但有时你没有很多时间来进行观察。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大卫·法诺基亚(Davide Farnocchia)说,“天体很有可能在被发现后不久就很接近地球了,有时是一两天,有时甚至是几个小时,Scout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确认的进程”。


10月25至26日间的夜晚,在夏威夷毛伊岛上由NASA资助的全景调查望远镜及快速反应系统(Pan-STARRS)发现了这个呼啸而来的陨石。在几小时内,该天体的的初步分析细节就出现在了由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站维护的小行星中心网页上。Scout对其初步细节进行了快速分析,并确定该天体正在向地球靠近,但并不会撞到我们。

一台夏威夷的望远镜首先发现了一颗朝向地球的陨石。Scout的程序迅速对其标记并进行后续观察。


通过另外的三个望远镜——其中一个由Steward天文台操作、另一个来自太空监视计划、第三个位于Tenagra天文台——证实该行星将以较大的余量错过地球。天文学家还能够估计该天体的大小为5米到25米之间。


Scout仍处于测试阶段。它应该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完全投入使用。


现在Scout主要处理体积小的、非常靠近的天体。对Scout进行辅助的是另一个已在运行的系统,名为Sentry。


Sentry的工作是识别可能在未来一百年中击中地球并毁灭一个主要城市的大型天体。“我们的目标是找到90%的体积大于140米的小行星”,乔达斯说。但据他现在估计,他们只能找到25-30%这样大小的天体。


当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在智利建成后,这个百分比应该会更高。而NASA也在考虑研制一台太空望远镜用于寻找小行星。


那么,如果你发现这些巨大的陨石中有一个朝地球飞来,该怎么办呢?天文学家卢杰(Ed Lu)说,其实你也是可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他是一个名为B612的组织的CEO,致力于处理小行星威胁。


“如果你提前知道——这里的提前是指提前10-30年,这样我们才能采取措施”,卢杰说,“当它离地球还有几十亿英里的时候可以给它一个微小的推力,使它偏离既定轨道”。


NASA和欧洲航天局正在筹备落实这一任务。


卢杰说,在过去的十年,对此类事件负责的人已经开始为处理危险的小行星制定具体计划。


他相信,在未来的10到15年内,我们就可以避免大体量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但在此之前,我们只能祈祷撞击事件不要发生。


编辑:马韬

参考:http://www.npr.org/sections/thetwo-way/2016/10/30/499751470/nasas-new-intruder-alert-system-spots-an-incoming-asteroid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部中文图书

《科技之巅》现已上市


正在改变世界的科技事实,最值得投资人期待的技术





招聘

编辑、视觉设计、实习生(编译)

地点:北京

联系:[email protected]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唯一版权合作方,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及翻译。

分享至朋友圈才是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