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紫苏的幸福课
以TalBen Shahar的幸福课为载体,希望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与你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共同寻找人生的一种信仰和希望! Become Happier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为奶奶的小米手机,安装超级小爱 ·  昨天  
北京晚报  ·  林诗栋反超王楚钦,即将登顶世界第一!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林诗栋反超王楚钦,即将登顶世界第一!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孙颖莎,冠军!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孙颖莎,冠军! ·  2 天前  
河北青年报  ·  刚刚,孙颖莎夺冠!曾在半决赛决胜局12:10险胜 ·  2 天前  
河北青年报  ·  刚刚,孙颖莎夺冠!曾在半决赛决胜局12:10险胜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DeepSeek 全面开花,真香·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紫苏的幸福课

《爱情刽子手》故事1-3 读后感

紫苏的幸福课  · 公众号  ·  · 2025-02-02 09:43

正文




第一个故事:爱情幻想的伦理困境


70多岁的患者沉迷于对虚幻爱情的幻想中,不愿看清现实。

治疗师被称为"爱情刽子手",因其试图斩断患者对爱情虚无的想象与深陷的执念。尽管治疗师竭力解释现实,却破坏了患者用以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防御机制,最终引发患者愤怒并终止治疗。

是否应完全戳破幻想?答案或许因来访者而异——治疗师的主观判断未必总是正确的,而有时或许并没有完全正确的选择。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学习如何面对挫折(比如来访的愤怒和指责)、摆正心态、坦然接纳并吸取经验,是终身的职业课题。



第二个故事:暴行背后的脆弱与团体疗愈


这是一位癌症患者,已接近生命的晚期,却依然重复着恶劣的行为,还值得治疗吗?

而亚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有限的治疗时间中,利用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的交互作用,呈现了患者背后隐藏着内心的软弱与真实,也发现了认知的扭曲。

其中两个核心启示:

  1. 破除自我中心 :在团体中理解"人人皆有情感",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建立内在价值 :构筑稳定的自我认知体系,看到外界评价并不能影响核心自我。


这位患者临终前对亚隆说 "谢谢你拯救了我的生命!"


看到这时,我既感动又沉重。


这份沉重源于治疗师的责任感——无论是个人咨询或团体治疗,都必须意识到心理工作直指人性深处。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持续学习精进,方能不负这份职业的重量。



第三个故事:"死的不该是她":丧亲之痛的启示


一位母亲因丧女之痛沉溺幻想四年,忽视尚存的两个儿子与自己的生活。她深陷自责,为没有为女儿做到事而感到愧疚,也为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失落。


丧亲之痛真的是无法言语的痛苦,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应该被责怪,而是应该被看见,被理解。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处理哀伤的思路:


1.接纳愧疚的必然性


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我本可以做得更多",这样TA就不会......


这本身是非常正常的,因为 我们 希望能够通过掌控这些无法掌控的东西,让我们对这个不确定的现实世界多一些确定感


然而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谈保护他人呢?


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这就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只是这些灾难,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能够掌控的其实很少。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2.从逝者转向生者

死者已逝,也不再有痛苦。慢慢的从痛苦当中转为好好的对待活着的人。才是避免进一步痛苦和愧疚的重要的思路。


因为如果我们自己一直活在痛苦当中,必然也会伤害自己本身以及身边很多关心爱我们的人,而这些都不会是失去的亲人想要看见的。


3.死亡的终极追问


都说生命是出生前的无尽的黑暗和死亡之后无尽的黑暗中的一缕亮光。而我们往往过于在意死亡之后的黑暗,没有看见出生之前也有无尽的黑暗。


生命的诞生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就像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亡一样。这就是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基本事实,只能够接受。


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的生命,我们自己想要把人生活成什么样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