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越女事务所
感受金钱的最大善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越女事务所

别乱点微信里的借钱广告

越女事务所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17 21: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现在很多公众号文章,文末有一些借钱小广告。


比如这样的:



比如这样的:



类似种种。


最近看留言,发现有不少小伙伴真的去借了,还觉得很神奇、很好用。


在这里严肃的说一句:


类似这样的小广告,可以点,但并不建议借,借了的还是早点还吧。


95%以上的这种广告是高利贷(注意,不包括微粒贷,它利息不高)。


一.


有人问了,这图上不是说借一万,一天利息就两、三块钱么?怎么就高利贷了。


这是因为有很多套路在里面的,利息之所以看起来低,是因为大部分收费都不叫利息,而是以其它的方式出现。


比如一种最典型的,「砍头息」。


比如借条上写了1万,但给钱的时候只给九千,那一千元直接以各种费用的名义——类似手续费、技术服务费的方式,直接扣掉。


仔细算算,实际利息很多能到100%以上。


百分之几百的也有。


如果逾期,每天光逾期费就能把你压死。


来两个实例——


大美妞:


越女,表弟在网上借了三万多的小额贷款,每个一两千的样子,他借了几十个平台。现在逾期了,借一千元光逾期费一天一百多,债务加起来已经超过六万块了,他不敢跟家里说,又还不起,现在准备跑路,会不会坐牢啊?




我今年22岁,年初谈了个女朋友,从那时候知道网贷可以瞬间下款,觉得好神奇,之后就一步一步掉进深渊,欠了几十个平台,高达几万元,利滚利越滚越大,差点把自己压死。还好我开了个小吃店还维持得住,现在压力太大了,要是生意不好我就死翘翘了。


听起来,还是挺可怕的。


二.


实际上,有不少借这种钱的人,会陷入多头借钱的情况。


也就是在一个地方借完后,又去另外一个地方借,利滚利,直到债务堆起很高。


不止微信,这样的小广告网上到处都有:


小说网页、新闻软件、热门小游戏、yellow视频、漫画APP...各种年轻人经常看、经常用的工具里...都能看到这种小广告。


防不胜防。


我知道「一秒下款」对年轻人的诱惑力有多大,尤其是经济被管束的孩子们。


很多孩子点这种广告,借钱去买个手机、去请客吃顿饭,结果就慢慢踏上利滚利的借贷之路。


所以,可以把这篇转给亲戚朋友看,留下一个警惕的印象先。


ps.


有人问,我已经陷进去了,怎么办?


唔...实在实在还不起,可以考虑法律诉讼,或许不失一条路径。


很多人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中国有意思的一点是,最高法规定,借款利息超过36%的部分是无效的,可以不还。


所以你在法律上是有一定依仗的。 起诉的话,法院更倾向于把各种收费名目都判定为利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正反读书  ·  朋友圈里最珍贵的合影
8 年前
点点星光  ·  明日春分 最美祝福送上!
8 年前
搬砖怪谈  ·  【高考加油】战斗吧,少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