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京研究院
内容低频,坚守原创。经济的本质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本质是人性。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而抵达心灵自由最可靠的路径是:以悲天悯人的目光,审视并理解自己和他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西京研究院

赵建:李嘉图等价——债务用什么还?加价,加税,还是印钞?

西京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5-30 21:13

正文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732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690篇原创文章。

李嘉图等价 说的是, 政府当期的债务将来肯定要用税收来还 。如果市场 理性 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对当下政府的债务刺激手段感到兴奋。

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解释减持苹果股票原因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没明白他说的美国会增加税收是什么意思。他说的其实就是李嘉图等价原理 —— 美国这几年搞了这么多债,将来肯定得加税来还

中国的地方债呢? 如果不能继续借新还旧和增加税收,那就只能 调表 提高公共品和公用事业服务如水电气暖、公交、地铁、高铁等的价格。李嘉图等价原理,在中国也会逐渐得到验证。这是一副明牌。我前一阵对某大行领导说,很快银行原来不收费或收费低的账户管理费、卡费和汇兑手续费等,也会慢慢允许收费。否则,就现在这个净息差,撑不了多久。

无论是李嘉图等价,还是股利政策的 MM 定理,或有效市场假说,其实都暗含着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精神内核,或者说是一种潜意识,那就是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 。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家都不傻,谁也别想忽悠谁。

你今天发了债,你的债早晚得还,你用什么还?对政府来说,不就是税收吗?对企业来说,不就是营收吗?难道你还能凭空创造财富?

有些人就说,公债不是债,可以不用还。政府不能凭空创造财富,但是可以凭空印钞。这就是现代货币理论( MMT )的典型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面对庞大的、令人绝望的债务, 除了加税 之外,还可以有一个解决方案: 印钞 —— 继续借新还旧,债务永续,直到变成 债转股 的效果,然后央行通过印钞直接或间接地持有。

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挤兑,在正常的情况下都不用印,只是像 MMT 所描述的,用键盘在资产负债表两端敲下几行数字而已。神奇的银行会计腾挪术就能解决世界性的债务问题?

当然,这里面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MMT 绝非这么极端和激进,但是它的确为 政府凭空印钞 提供了理论支撑。当一些人认为 一切都不再一样 ,现代法币可以无限创造的时候, 他们看到的是美日欧等国家货币宽松实验的阶段性成功,但他们并没有看到 MMT 在拉丁美洲实验的恶果和失败。

如果追溯到魏玛共和国和国民政府时期,就会发现,如此 不珍视国家信用,不遵从货币创造的基本规律 ,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当然,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的现代遗产,作为明斯基内生不稳定的继承人, MMT 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从实践的层面,理解了现代货币的创造过程,并针对债务危机提供了猛药。

所以,当我在批判 MMT“ 既不现代,又不货币,也不理论 赵建:现代货币理论及其批判 )的时候,我并非完全否定其现实合理性。我批判的是, 他们只是从类似 银行会计 的角度,理解货币创造的过程,却忽略了货币作为一层面纱背后的经济活动 。货币并非创造财富的要素,也不是财富本身。货币只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的表象。我批判 MMT ,并非意指其错误,而是认为其缺乏深刻性,对货币背后的真实经济活动缺乏关注和理解。

当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说 货币的量就是货币的质 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还是不了解其真正含义。货币只是一种支付手段,一种度量世界的尺度,一种商品意志的表象。然而,在现代社会,货币却成为了世界的目的,以及 所有真实活动的基本内容 。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必须经过货币的 认可 并形成价格后,在这个商业世界里才有意义。然而,当千差万别的商品经过 货币化 ,降维为一连串数字,而不再有质的价值的时候,意义就被解构,并变得虚无。谁能想到,人一生为之奋斗的意义和内容,都存在银行卡的一连串数字里,在被货币这一唯一的目的所剥夺。

那么,难道就没有反抗吗?政府的债务货币化可以畅行无阻?到最后,国家与国家之间比的,就只是印钞机的数量和产量?当然不是。李嘉图等价的原理是基本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天借的债,明天必须要用税收来还 —— 印钞, 货币化也是一种税 ,即铸币税。

增加一般意义的税收会带来通缩,很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印钞却比较隐秘 —— 通过通胀,慢慢地 将债务稀释 掉, 将真实债务(债务 / 物价)回到相对均衡的水平 这是现代国家治理债务的做法:不强制性地大肆增加税收,而是通过对现代货币的垄断控制优势印钞,将 左手 的债务置换到 右手 ,将私有部门的债务风险,置换为通胀风险(货币购买力风险)。

这种 债务 - 货币的置换 技术,美国在最近几年用得炉火纯青。这也是美股长牛、美房价格也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美国要发生金融危机,美股要崩,显然是刻舟求剑。现在,美国私有部门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杠杆率在合理区间。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政府将 债务 国有化 ,货币 私有化 ;另一方面,美股和美房价格的大幅上涨,资产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资产涨而负债保持刚性 ,杠杆率也随之下降。

中国最近几年与美国的方向 相反 债务私有化 ,老百姓的按揭贷款、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大幅攀升,货币却“国有化”,在国有银行的准备金账户里 空转 ,不能有效动员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房产和股票价格的下跌, 资产端塌陷,负债端仍然保持刚性 ,资产 负债表恶化 ,出现了债务越降 杠杆率越高 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债务下降一单位,由于企业破产等问题可能导致 GD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