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干,到带团队一起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事。这说明你做事的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就像卖东西的人第一次花钱做广告一样,是一个里程碑。
很多人组建团队,是因为找到了一个人手越多,赚钱也越多的项目。他具备了放大收入的能力,所以需要帮手。
也有人是反着来,先雇人,再去找能放大的项目。
我是不建议这样做,风险太大,但是也有这样做真就干成的,不多。
总之,敢带团队一起干点事的人,都是能人,我都佩服。
不过带团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自己干的时候,可能一天能赚1000,但是你雇了5个人,兴许一天只赚300。
因为你是在给自己做事,但是你雇来的人不是,他们只是在为工资做事。
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带团队。当然,我也不是什么管理方面的专家,就是随便扯扯淡。
1、管理团队最有效的制度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这是最简单的规则,也是员工最在乎的规则。
如果最能干的员工,工资比别人低,甚至因为能干而受到打击,这是一个团队中最不该发生的事。
小明同志这个月表现优异,不但业绩做到了公司第一,而且报销的餐旅费也是最少的。鉴于小明同志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帮公司省钱的工作作风,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下午剁掉小明一条大腿,这样既鼓励了小明的工作作风,又帮食堂省下一笔买肉的钱。希望小明同志再接再厉,下个月争取更大的奖励。
如果我是小明,我顶多再努力一个月,因为大腿库存不足,只够努力一个月了。
2、人少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者
创业初期,尤其是合伙创业,人人都想弄个头衔,到最后管事的比干活的人还多。
今天早上我下楼买包子,走到包子铺门口,听见里边正开会呢。那我就先别进去了,等人家开完吧!
里面的领导讲话还挺有派头,嗯,啊,这个,那个……大领导讲完,二把手又上来讲,从食品卫生到服务意识讲的特别全面。
等里面说散会,我才进去。
进去以后,我看见里面就俩人,一个老板一个老板娘。
我说你俩互相开会呢?
老板说,对,她讲话时我鼓掌,我讲话时她鼓掌。
我说,那给我来两个包子吧!
老板说,不好意思,光忙乎开晨会了,还没包呢!
3、50个人以下的团队,老板一个人管着就行
这句话是我听史玉柱说的,我比较赞同。但是鉴于史玉柱是有超能力的人,而我们是大俗人,可能管50个人有点吃力。
从我以往的经验来看,我觉得20个人差不多,20个人以下,只要制度合理,一个人完全可以管得过来。
如果是人再多,超过20人,甚至100人、200人,还是老板一个人管着,那就不行了,肯定会出问题。
前几天网上火了一个80后的领导干部,大家应该都看到了,长得那是真老啊!一头白发,满脸沧桑。
后来新闻也说了,不是他长得太着急,而是干工作给累的。
他是在特别偏僻的一个山区当领导,条件艰苦,而且啥事都亲力亲为,干活也总冲到第一线,那个山区有1000多户拆迁户,他挨家跑,最后就成现在这样,38岁长得像83似的。
当然这样的好干部,值得尊重,咱们得给他鼓掌。
如果是我们在创业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得考虑多加一些中层领导,自己再怎么玩命,能做的事也是有限的。
赚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别人追求的是30岁年轻而富有的退休,我们别到30岁弄一个病退。
4、信任是消耗品。做不到的不要说,说了就一定要做到。
这条不仅是领导者要求自己的,也要以这个标准要求下面的团队。
我儿子补英语,补课老师一开始说,以后凡是有同学过生日,老师就给买一个大蛋糕,全班一起吃。结果真有同学过生日,老师装不知道。
老师还说,圣诞节带大家去看电影,老师请客。全班欢呼!
那时候刚入冬,她可能觉得圣诞节还早着呢,说说也无妨。
等真得到了圣诞节,老师就当没这事儿似的。
这样的人,说话只求当下达到最佳效果,其实是给未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一个团队,如果老大总把做不到的事情说出口,动不动就两年融资,三年上市,下面的人会怎么想?
如果下面的人也都习惯了说大话,一个说今年我业绩翻两倍,另一个说我翻五倍,第三个说我1个人干10个人的活,这样的公司,结果会怎样?
你还别说,我儿子的补习班老师,还真有一次说到做到了,那次她说的是下个月学费涨价。
5、培养有专长的人
很多人会告诉你,你要雇比你优秀的人,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你雇不到。
你刚起步,你的小团队比蚊子的小JJ还小,比你优秀的人为什么要来给你打工?
反过来想,你会去给一个刚搭建的草台班子,老大还是一个完全不如你的人打工吗?
除非你暗恋那个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