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了没
社会有学问,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今天,你社会学了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子晚报  ·  痛心!一电梯突然冲顶,业主当场身亡 ·  昨天  
新华社  ·  全力合围,“职业闭店人”这下悬了! ·  2 天前  
澎湃新闻  ·  局长酒后驾车砸店,官方通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了没

教师评职称,真的是“赢者通吃”吗?

社会学了没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1 22:03

正文

推荐


来源: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


编辑:

阿凡的


社长说

在乎者不得,得者不在乎 【摊手】


职称越高,机会越多?


近来,一份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情况的调查引起了中教君的关注。因为这份调查提出了教师评职称过程中的一个现象—— “赢者通吃”。


何为“赢者通吃”呢?


简单地说,教师的职称越高,承担工作量反而越少,发展机会则更多,承担重要任务的机会也越多。


很多教师都表示, 评职称的门槛确实很高,不过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就大有“鲤鱼越过龙门”的感觉,各种待遇、机会纷至沓来,犹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而很多被挡在职称门槛之外的老师表示,职称就好像一道职业鸿沟,让老师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让人有种从齐头并进到望其项背再到望尘莫及的失落。 亲爱的老师,您可曾有过这种感受?


这份调查,还描述了哪些教师职称现状呢?不同学段教师职称结构呈现什么样的分布样态?不同职称教师的工资待遇、发展机会、工作任务有什么不同?



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秦玉友等人。他们对全国12个省(市)23个区县的246所学校共7463名义务教育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分为A、B卷交替发放,中教君要带各位老师看的是A问卷的调查数据,样本量为3722名。


农村和小学教师在职称获得机会上处于不利地位


调查发现:


高级与一级教师所占比例方面,城市高于县镇,县镇高于农村,初中高级教师所占比例也要高于小学。


数据来说话



在有的学校,一些达到评审条件的教师不能晋升职称,往往只是因为受到名额的限制,并不是业务能力等方面有欠缺。调查数据显示:从高级和一级教师所占比例来看,城市学校达到65.04%,而县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分别为59.96%、54.44%,呈现城乡梯度差异,农村学校高级和一级教师所占比例比城市学校低10.6个百分点。


单单就高级教师而言,县镇教师中高级教师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1.02%;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分别为9.21%、8.53%。


这说明,与城市、县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获得机会,尤其是高级职称获得机会上处于不利地位。


不仅如此,调查还发现,在学段方面,初中和小学教师在职称获得机会上存在差异。不信戳图:



小学阶段,高级和一级教师所占比例为54.05%,还有些图表中没有显示的数据,比如说,小学阶段高级教师仅占2.10%,而在初中阶段,高级和一级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2.70%,比小学阶段高出8.65个百分点;其中初中高级教师所占比例达到16.24%,比小学高级教师高出14.14个百分点。


高职称教师的发展机会更多


调查发现:


教师职称越高,参加高级别培训机会越多。


数据来说话:



从培训机会来看,当前教师拥有较多的培训机会,且呈现出级别越高、机会越少的金字塔状结构。但是具体到不同职称,不同职称教师在参加培训的机会上存在差异。教师的职称越高,其参与培训尤其是高级别培训的机会越多。


就像图形中显示的那样,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比例分别为38%和36%,已经占去2/3强,未评级和三级教师两个群体总和的机会还不到30%...


而且,所谓的机会不单单是参加培训这样的学习机会,还包括一些晋升机会。


举个例子,教师职称越高,担任学校管理类职务的比例越高,担任服务类职务的比例越低。


数据来说话:



比如就副校长、主任、组长等学校管理类职务来看,教师职称越高,担任副校长、主任、组长等管理类职务的比例越高。在未评与三级教师中,仅有7.46%的教师担任组长职务,而高级教师中有21.09%的教师担任组长职务;在未评与三级教师中,有3.48%的教师担任主任职务,而高级教师中有8.16%的教师担任主任职务;担任副校长职务的未评与三级教师比例也低于高级教师。


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发现是:就班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等学校服务类职务,则呈现相反趋势,这类职务多由职称较低的教师担任,教师职称越高,担任服务类职务的比例越低。具体来说,未评与三级教师中有46.77%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职务,而高级教师中仅有26.19%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职务;未评与三级教师中有3.98%的教师担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而高级教师中仅有0.68%的教师担任。


职称越高,承担的工作量就越少,承担重要任务的机会就越多


调查发现:


教师职称越高,承担的周课时量越少;高级教师承担重要任务的机会更多


数据来说话:



一般教师平均周课时数为11.25节,周课时数最少的教师平均每周仅有2节课,周课时数最多的教师平均周课时数达到每周31节课。


但是随着职称的升高,教师的周课时数逐渐减少,未评与三级、二级、一级、高级教师的平均周课时数分别为15.02节、13.64节、12.80节、11.57节。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高级教师承担重要任务的机会更多。除了教学工作外,教师通常会不同程度地承担领导安排的相应任务。


图表显示,不同职称教师在承担重要任务的机会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有24.03%的高级教师经常或总是承担领导安排的重要任务,经常或总是承担领导安排的重要任务的二级教师、未评与三级教师比例仅为19.91%、18.72%,其比例低于高级教师、一级教师。


高职称教师在收入方面处于有利位置


调查发现:


高级教师月总收入显著高于一级教师,一级教师显著高于二、三级教师。


数据来说话:



根据调查,教师的平均月总收入为3830.87元。但是不同职称教师的月总收入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职称高的教师月收入也越高。具体而言,高级教师平均月总收入达到4783.24元,显著高于其他职称教师;一级教师平均月总收入为4055.30元,比高级教师每月低727.94元,但又显著高于二级教师、未评与三级教师;二级教师、未评与三级教师工资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打破教师评聘“赢者通吃”,老师有这些期待


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人社部、教育部在2015年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设置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创新评价机制。预计将在2017年左右实现常态化评审,实现新制度入轨。


“赢者通吃”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源分配的不公。 这可能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既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那么下一步落实阶段,老师们对未来的职称评聘有哪些期待呢?


期盼一:增加高级教师职称名额,赶走首个“拦路虎”


在成都某乡镇初中王老师看来,“名额太少”是影响教师职称顺利评聘的首个“拦路虎”,多给中小学教师增加中高级职称名额,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是教师,就因为高中名额多,青年教师就能聘高级,而初中、小学的一些老教师任劳任怨工作几十年,连中级职称都解决不了。职称名额应该向农村小学、初中倾斜。”


陕西省某中学教师梁章建议: “领导不能与普通教师争名额,领导岗位应当与教师岗位分开评, 既要让老师们看到希望,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也要及时兑现工资,让老师们真正得到实惠。”


去年,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中,就规定学校正职校长(书记)推荐人数严格控制在推荐名额总数的20%以内,专职教研员推荐人数严格控制在推荐名额总数的10%以内。相信这样的名额控制会让更多普通教师获得崭露头角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