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金融市场似乎并不一帆风顺,全球股市开年遭遇“满盘尽墨”,中国A股陷入熔断闹剧,再现千股跌停惨剧,美股三大指数、德国DAX指数及日经225指数同样未能幸免。
年内各国货币宽松政策不断加码,继欧元区、瑞士、瑞典、丹麦之后,1月末日本加入负利率阵营。3月初中国祭出降准大招,年内累计进行17次变相降准。而与宽松阵营背道而驰的美联储加息,则在12月最后一次会议上
姗姗来迟
。
与此同时,全球政局动荡,从英国公投脱欧,“满嘴跑火车”的川普意外胜选,到韩国总统朴槿惠被弹劾,再到意大利总理伦齐下台,无数次大跌眼镜,无疑令“民粹主义反建制”成为全球热门词。
中国方面,尽管A股“心心念”的闯关MSCI再次失败,但人民币在今年10月1日如期纳入SDR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进一步上升!
1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负0.1%,并再次推迟实现2%通货膨胀目标的时间,成为亚洲首个实行负利率的国家。决定公布后,亚洲股市上涨,日元汇率下跌,国债反弹。目前,全球实施负利率的国家/经济体,还有欧元区、瑞士、瑞典、丹麦及匈牙利。
根据日本央行12月20日召开的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因经济仍保持温和复苏的势头,该央行继续执行短期利率为负0.1%和长期利率保持在0%附近的政策框架。
2
月
29
日,中国央行宣布自
3
月
1
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至
17%
),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是年内第一次降准,同时也是唯一一次降准。
尽管如此,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MLF到期情况,今年以来央行共计进行了17次变相降准操作。进入四季度以来,央行MLF操作力度明显加大,且基本保持每月开展两次的频率。
以下为中国人民银行年内MLF操作一览:(升序排列)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6
月
15
日,明晟公司(
MSCI
)宣布暂不将
A
股纳入到其全球基准指数中,至此
A
股第三次闯关
MSCI
失败。
MSCI
董事总经理兼全球研究主管
Remy Briand
称,国际机构投资者希望在中国
A
股被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之前看到
A
股市场准入情况得到更进一步的切实改善。
闯关MSCI是A股国际化的大考,更是国际对冲基金与风险对冲为名的绝好赌局。最终结果公布前日,A股沪综指尾盘曾强势走高,而新加坡A50期指未平仓合约则于此前出现持续暴增,最终MSCI推迟纳入A股,似乎宣告了索罗斯们的胜出。
6
月
24
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脱欧支持率为
51.8%
,留欧支持率为
48.2%
,英国成为史上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这一结果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英镑迅速贬值,
英镑
兑美元频创
31
年新低。美元、日元、黄金等避险资产则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不过,英国的正式退欧之路却走得“慢吞吞”!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目前,英国投资者正等待英国政府给出退欧谈判计划,据悉英国或将于明年3月底前正式启动退欧程序。
9
月
30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宣布纳入人民币的特别提款权(
SDR
)新货币篮子于
10
月
1
日正式生效。
总裁
拉加德称,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强劲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新的SDR货币篮子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对应的货币数量分别为0.58252、0.38671、1.0174、11.900、0.085946。(注:
人民币
纳入SDR于2015年11月30日投票决定。)
以下为SDR货币组成历史变动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11
月
8
日,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意外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当选第
45
任美国总统。这一结果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及全球将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忧,投资者蜂拥进入黄金等避险资产。
据悉,特朗普明年极可能抛出减税、增加支出等财政刺激“包裹”提振经济,大幅提升通胀率。此外,特朗普此前通过视频表示,将在上任首日发布总统行政令退出TPP,近期已有不少国家将重心转向RCEP的谈判上。
11
月
20
日,韩国检察机关认定总统朴槿惠在“崔顺实干政门”中很大程度上“共谋作案”,将其视为嫌疑人正式立案。
12
月
9
日,因朴槿惠“崔顺实门”闺蜜干政事件,韩国国会针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议案投票表决成功。总统朴槿惠被停止执行职务,由国务总理黄教安替代主政。
12
月
9
日,韩国国会通过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议案,共
234
票赞成,
56
票反对,
2
票弃权和
7
票无效。这是继卢武铉之后,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个被国会通过的总统弹劾案。
11
月
30
日,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八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约定将日产量减少
120
万桶,至
3250
万桶,减产幅度相当于全球产量的
1%
左右。该减产协议自
2017
年
1
月
1
日生效,限期
6
个月。同时,非
OPEC
国家同意产量减少
60
万桶
/
日,俄罗斯也承诺减产
30
万桶
/
日。
自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以来,油价一度攀升逾15%,美原油期货最高上探16个月高位54.51美元/桶。高盛表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减产协议得到遵守的概率为84%,预计2017年上半年油市将供不应求,布伦特原油将触顶达到59美元/桶。
12
月
5
日,意大利修宪公投初步结果出炉,赞成票低于反对票近
20
个百分点。
总理
伦齐随后发表公开演讲,承认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并表示会在
12
月
6
日正式递交离职信。受此影响,欧元跳水,日元及黄金有不同幅度上涨。
伦齐辞职后,意大利反对党施压提前举行原定于2018年春季的议会选举,市场担心民粹政党五星运动将在大选中获胜,彼时或引发意大利脱欧风险。
目前,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正与各党派就过渡政府议题展开磋商。若最终未能就组阁达成一致,意大利将被迫提前大选,最快可能在明年3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