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走到现在的时间点上,市场为什么出现了突发性的变化呢?
因为美债收益上升了。
这一招美国玩过很多次了,为了挽救互联网泡沫,放水推高权益资产,然后加息收割,是一种变相的“全球支援美国”的经济手段;
所以也非常应景的,我们的市场有声音担心优质股票大跌,重演1972之后十年间的漂亮50覆灭——1973年1月至1982年7月,标普500指数、道指分别下跌41.9%、39.6%,美债收益率上行不是只压制所谓的“抱团资产”,对所有的风险资产都是个压制。
经过了这一轮深跌急跌之后,更多的人问:熊市来了吗?
熊市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两个:
1,全面经济下滑,增速大规模下降,并且市场看不到很明显的解决方案;—— 股票代表的企业利润不行了。
2,流动性的全面收缩;——市场没有那么多闲钱做投资了。
当前有几个数据足以反驳上述猜想:
1)全市场A股盈利增速预测中位数(未来12个月):25%;
2)根据我们和上市公司的尽调反馈来看,几乎所有行业的领军龙头优质企业目前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订单饱满状态,比如四川本地的通威股份,借助疫情清算了原来要花数年解决的恶劣竞争环境;
3)海外的生产已经在快速恢复,疫情新增的数量明显向0而去,酷暑时节大约三分之二的人群要注射完疫苗,人类社会将摆脱2020年开始的新冠困扰,而在那个时间点到来之前,我们已经把沙发床垫塞到了美国的出租屋,把光伏组件塞到了他们的大戈壁,把特斯拉的工厂带到了中国 .... 接下来我们可以非常和蔼可亲地握着他们的手告诉他们:“兄弟没事了啊?接下来一起发财。”
疫情是我们的天选时刻,疫情后的我们经济实力和地位,和许多产业一样,借着天选时刻提前完成了数年的进程,这种经济实力和热度之下,今年不会发生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