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语
希望一道来传承保护我们的母语:吴语!上海,苏州,无锡,常州,丹阳,启东,海门,靖江,高淳,溧水,宣州,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衢州,台州,温州,丽水,上饶,我们都是一家人!新浪微博:吴语传承与保护小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大批妙瓦底电诈园受害者被救,包括39名中国人 ·  16 小时前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刚刚发布:延长至2月28日! ·  21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突发!特朗普要裁撤美国教育部!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瓜吃多了口渴喝茶,60元和 6000 ... ·  2 天前  
常观  ·  放榜!恭喜常州这些学生 ·  5 天前  
常观  ·  放榜!恭喜常州这些学生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语

为什么公共交通增加吴语报站是“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

吴语  · 公众号  ·  · 2018-08-31 19:10

正文


什么是吴语? 吴语公众号


吴语区全图

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分片:吴语太湖片。(图上所有泛蓝色地区)。包括了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常州话、绍兴话、无锡话等一系列子方言。

如果喜欢,请记得 点右上角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杭州于2018年6月初在 814 路公交车上试点普通话、吴语-杭州话、英语三语报站,随后引发争议。有人认为 “民生无小事”、 “体现了文化自信”,也有人认为 “公交报站违法驳理”、“地域歧视”。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客观的数据支持、理性的科学分析、实践的最终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方言报站背后的科学道理吧。


一、合法合规性分析


1 地方语言报站符合当前《宪法》。

2017 1 月,国内非常知名和权威的 双核心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刊登文章《地域方言权 : 从习惯权利到宪法权利》,论证了符合当前宪法。


2 《通用语言文字法》承认地方方言权

2017 年下半年,另一篇论文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3 方言报站符合法规精神

2017 1 月,两办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公交车上的方言报站,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方言文化的作用。





4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报道方言报站

2017年清明节, 盐城 市大丰区的 公交车用 吴语、江淮话双方言报站 ,受到报道。




5、谁说“语同音”就不要方言了?


有人认为,《人民日报》 2018 5 14 日最新发文 < 汉语拼音一甲子 > 中表述是 “语同音……是千年梦想”,公共交通就更不能有方言报站了。


面对这种观点,我们不妨首先回看《人民日报》原文,其中肯定了汉语拼音的功绩,但没有一个字讲到不能用方言。 事实上, 我们刚刚已经谈到,《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人民网 2017年报道了盐城双方言报站。

并且:


(1) 早在 1958 年,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就阐明:“ 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 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 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相反地, 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2) 2017 1 月,中央两办又发布了文件,要“ 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


(3)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三节 < 四方异声 > 中写道: 普通话“与方言是兄弟姐妹的关系而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普通话“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到此,问题很清楚了—— “不能用方言报站” 纯属个别人士的主观错误认知,而 不是《人民日报》的观点。

二、合理合情性分析


1 方言报站是对人类遗传特性、当地自然环境、当地人文环境的适应

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 。语言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其物质基础包括但不限于大脑神经区。生物医学特征又普遍受到遗传学规律决定、环境因素影响。多样的语言,是对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的适应。(鉴于此处内容深奥,不再深入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脑科学、语言科学的典籍)

2 方言帮助外来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4 年论文《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 方言掌握水平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原文节选如图)。公交车上的方言,给流动人口听懂当地方言,提供了新的接触机会。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年刊登文章《方言技能与流动人口的创业选择》,也证明, 方言会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在当地的创业选择 (如图)。流动人口通过方言报站,可以听懂一些地名。这,对于保障流动人口创业的好处,是有科学依据的。




3 中国方言先于外语,有毛病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