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血研究
任正非商业智慧和华为管理方法研究,以促中小企业的管理改善和业绩提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蓝血研究

任正非:还过个屁年!

蓝血研究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8-02-12 14:27

正文


  • 作者: 任大客

  • 来源: 任大客

  • 咔嚓院长私人微信: lanxueziben

  • 蓝血研究文章,如需转载请通过后台向公众号申请


回顾去年华为的节前座谈会上,任正非发飙了。


新年前,任正非都会和各个部门坐下来,轻松地聊一下这一年的感悟得失,让主管们聊聊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想法。 这是华为的传统。


据说,在这场精心组织的某部门座谈会上,发言主要有三类:


第一种,邀功求赏型。 花90%的时间来总结业绩,只有10%的内容来谈以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然后草草结束。


第二种,指鹿为马型。 说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客户意见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给客户提供了很多服务,客户自己都没有事干了,所以意见很大。


第三种,避实务虚型。 “人工智能”讲了好几遍,“云”讲了好几层,貌似已经探索到最尖端的前沿科技,但就是不讲实实在在的工作做的咋样。


忍无可忍, 任正非总结的时候喷着怒火道“还过个屁年”!


01

什么是精致的业绩泡沫?


以上故事,是将偌大一个职场微缩到了一个会场之中。


放眼望去,在职场人的空气中,到处充斥着这种精致的演技和泡沫的业绩。就拿职场人比较集中的两个地方来说说。


一个地方是会议室, 尤其是老板会参加的会议。在唾沫横飞的各种汇报中,清醒一点的人会发现,这里的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所有的阶段性数据,同比、环比都是上升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类似华为的,让讲问题全讲业绩,让讲缺陷全讲优点,让讲现在全讲未来。


一个地方是朋友圈, 仿佛每天的征途都是星辰大海;搭配的文字通常是积极阳光的,比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论跑多远都要为客户拿到器材”,看着让人赞叹。


所谓的“业绩泡沫”,也许很多人是跟风而做,但却是害人不浅。这类泡沫存在于两种层面,一种是为了让老板同事看看自己有多辛苦;另外一种是为了感动自己,让自我觉得人生很充实!


如果为了感动自己,这事儿毛病不大,残酷的职场,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但要注意,第一,不要转化为抱怨的动力;第二,那么忙是否真的有用?自己要多衡量一下,别把自己也蒙蔽了。


如果纯粹是为了给老板看的,以证明自己多积极,多努力,那就真的大可不必。


02


少盯老板,多讲实事



任正非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屁股对着老板,眼睛才能看着客户 ”。


洞若观火,看的很透彻。粗实简单的说明了指向。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可想而知,你有多少精力做点实在的事情。


正确的业绩观,不能总想着靠忽悠获得成长。夸夸其谈,对上忽悠领导,对外忽悠同事,最可怕的是,忽悠久了,连自己都信了。


要清楚,你身边的人,尤其你的老板之所以混到今天的位置,绝非平白无故的。 你可以选择不尊敬你的老板,但是一定要充分尊重他的位置。 常怀敬畏之心,才不会起忽悠之念。


我调查了20多家倒闭的创业企业,后来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老板,几乎没有人加班。 创业中,我们最需要的是跑得快跑得稳,公司资源本身非常有限,人力一样的,你朝九晚五的,一天能做多少事?你怎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华为为什么市值是BAT的总和还要多? 我和他们曾有个几个月的业务交集,对华为员工来说,没有白天黑夜,只有什么时候完成任务。


别再羡慕别人了,你也可以做到的。


另外,从换位思考而言,不担心现在,担心的是未来。年关时刻,老板想的都是明年的困难怎么解决,谁会关心你过去一二三四几件小事?所以,无论是开会谈,还是写工作报告, 尽量少写过去的业绩,尽量多写未来的问题和计划,才是实干的做法。


有人说,闭口不言,别人怎么知道?说肯定是要说的,但要说点实在的。从华为的案例来看,老板给你机会说了啊,你重点说有干货的工作思考,已经可以充分地体现出过去的收获和成长,不需要唾沫四溅的讲业绩。 默默地拾掇好自己,比朋友圈的荣华富贵更重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ZEALER  ·  拆解 Smartisan M1L
8 年前
加措上师语录  ·  懂你,才会适合你
7 年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石墨烯之父”海姆爵士将“转会”深圳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