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欧商业评论
“思维力成就决策力”,《中欧商业评论》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强大的资源优势,以最深入和前瞻性的触角,透析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为中国企业提供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提升中国商业精英的思维力、决策力、领导力,被誉为 “商业决策必读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水电  ·  熊元龙在香港地区工作调研 ·  20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贝恩全球合伙人邓旻确认出席2024新增长大会 ... ·  昨天  
FT中文网  ·  如何应对居民经济预期转弱 ·  3 天前  
FT中文网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高,或变向突破 ·  5 天前  
FBIF食品饮料创新  ·  ​达能入华之旅:从长城到脉动的中国故事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欧商业评论

张一鸣:用算法干掉编辑?

中欧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2-09 12:00

正文


编者按

越来越多的前媒体人成为机器学习的“陪练”,接受在互联网界 “食物链低端”的地位。

文 / 汪洋 本刊主笔


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上半场”时代,中国涌现出的创业公司如大浪淘沙,数以万计的公司有的朝生暮灭,有的苦苦挣扎,能够杀出生天者为数寥寥,而张一鸣无疑是更为幸运的极少数之一。他所创立的今日头条,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估值突破百亿元,与滴滴、美团点评并肩成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收割者。


相较起家于填补市场空白的生活服务类应用产品滴滴和美团点评,张一鸣选择的创业切口是被普遍目为“夕阳产业”的新闻资讯领域,起点好像难度更大;对比经历过残酷的烧钱大战与同业厮杀,最终与最大竞争对手合并的滴滴和美团大众,今日头条的行内登顶之路似乎又更为顺遂。不过,它一路走来引发的争议要比滴滴和美团大众更多。今日头条通过机器算法进行去中心化的运作,只做信息分发商,满足大众对内容资讯的需求,这种创新模式无疑给媒体行业带来了一场地震。


真实社会行为or迎合猎奇心理

几乎在每一次采访中,张一鸣都要强调:今日头条是一家技术公司,而不是媒体,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你需要的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告诉你”。按照张一鸣的描述,今日头条用算法理解人性,除了性别、终端、年龄、地域分布等用户属性分析外,还对用户的兴趣和情感倾向进行分析,从而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用户阅读喜好的内容,呈现在App头部位置。


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今日头条只用了90天的时间,该产品目前的月活跃用户已经高达1.5 亿,据称每天有接近 7000 万人花费 76分钟在今日头条看新闻。这似乎印证了算法体系深得人心。然而在它走红的同时,“内容低俗”“价值观有问题”的标签也一直如影随形。


对此,张一鸣一再表示:“我们确实不应该介入到(价值观)纷争中去,我也没这个能力……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这个我们不提倡……我们会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我们不想教育用户。如果你非要问我头条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认为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是最重要的。”



“信仰”算法、“信仰”大数据分析对于张一鸣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比起学习和适应传统媒体对内容的价值判断体系,他和他所代表的技术创业者们,显然更乐于关注信息的吞吐量,更坚信大数据投射出来的才是真实人口结构和社会行为。


同样依仗算法获得成功,但同样饱受“内容低俗粗糙”“迎合猎奇心理”质疑的快手创始人宿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户分布是自然形成的结果……他老点或收藏乡村的内容,可不就看的更多是乡村的。但是反过来以为快手上全是乡村的,那就是他自己的错觉。”


猎豹移动总裁徐鸣则在该公司收购的新闻产品News Republic的内部会议上指出:“某种程度上,算法的本质就是让low(低俗)的人看low的内容,让高雅的人看高雅的东西,你不能因为有人看low的东西就指责这是一个low的产品。”


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在清理低俗内容上是不遗余力的。他曾告诉媒体:“虽然(今日头条)肯定还是有low的内容,但我们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我们从来不主动push(推送)低俗内容。我们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 今年,针对头条公号中的“标题党”,今日头条专门推出了关键字识别功能和颇有黑科技味道的双标题功能,试图减少舆论对于“今日头条的标题像毒品,诱惑用户点开,但用户未必喜欢这一内容”现象的指责。


不过,从知乎、豆瓣等平台上有关今日头条的热门讨论看,许多人对张一鸣的一片苦心并不领情,仍然认为“今日头条每天推荐那么多垃圾信息,优秀内容根本得不到有效传播和生存”,甚至质疑“1.5亿活跃用户在哪里?为什么我身边每个人都在吐槽今日头条推荐的是垃圾,早就把它卸载了”。


声名鹊起or声名狼藉

2014年,刚刚崭露头角的今日头条经历了一场被媒体围剿的战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广州日报》率先发难,宣称今日头条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将其告上法庭;仅仅一天之后,《新京报》发表社论《“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直指今日头条是“版权的搬用工”“剽窃者”;搜狐紧随其后,公开要求今日头条立刻停止侵权行为、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1100万元。


回望那艰难的一个月,如今的张一鸣可以轻松地开玩笑:版权纠纷官司给今日头条带来了出名的机会;也可以骄傲地强调:我们迄今为止没有一起版权诉讼失败的官司。不过,他更愿意认为,那只是今日头条对媒体行业的颠覆性创新过于超前,在当时超出了众人的理解范围。在多个有关版权问题的采访中,他都曾经援引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斯坦福校园里创建谷歌的故事,“早期搜索引擎也被斥为盗版,今天大家肯定不会这么看,搜索绝不仅仅只是盗版这么简单”。



在张一鸣看来,今日头条扮演的角色就是媒体领域版权盈利模式的终结者,他坚信,单纯的内容买卖并不是有利于媒体生态的做法,希望媒体可以不再依赖版权生存,而是通过流量变现实现盈利。在他的理想蓝图中,今日头条用为媒体导流的方式换取媒体生产的内容,但不会参与媒体的流量变现运作。此外,传统媒体还可选择同时接入今日头条的广告分发系统,与今日头条分成。“我们无意‘掠夺’版权,因为节省下的费用根本也支撑不了核心的价值。今日头条的核心价值是当移动互联网带来信息介质的变化,进而引发了信息分发效率的巨大提升。”张一鸣如是说。


不过,具体到日常运营层面,今日头条通过导流与媒体合作的思路贯彻得并不彻底:今日头条也没有遵守搜索引擎的Robots协议(也称为爬虫协议、机器人协议等),向外界公布其User-Agent(用户代理,是指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个人偏好),导致无法屏蔽其爬虫抓取;在其不少新闻标题下,文章可以被直接展开,而不是跳转到原始网站;另一个被业界视为牛皮藓的做法,通过创建虚拟的个人“马甲公号”,批量“灌装”盗版新闻、评论,一旦被媒体投诉,则注销“马甲”的行为,更令许多媒体大叹“吃了哑巴亏”。


海量信息源+算法推荐个性化分发的创新模式,令今日头条等智能化新闻App尝到甜头。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快速复制这种模式,收获更大成功。于是,在2016年下半年,猎豹移动收购位居欧美众多国家新闻类App排行榜三甲之列的News Republic,今日头条大手笔注资印度新闻类App佼佼者Daily Hunt,APUS、阿里UC等企业也在强势进军海外新闻App市场。


中国式成功似乎并未收到全球连锁效应。2016年全球公认的爆款新闻类App是Quartz,一款把获取新闻的过程简化成对话模式的创新型产品。不过,在2016年末,张一鸣公开表示,今日头条会通过BuildBuy(构建与购买)的方式在海外继续扩张,并着力推出具有互动特色的新项目“头条问答”。


解放编辑or干掉编辑

在强调今日头条是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同时,张一鸣也多次表示,他的公司只有运营岗位,没有编辑团队,不设主编。在2016年11月一场与媒体人的对谈中,张一鸣指出:“我们希望非常普遍地吸取人的智慧,而不是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主编也好、五个主编也好、七个主编也好,我们认为都是狭隘的。比如在我们平台上养蜜蜂的、种发财树的内容其实很受欢迎,但对这部分我觉得大部分主编是想不到的……如果非得由人去干预某条具体内容,非常容易带上个人强烈的印记。”


今日头条的做法并非孤例,在许多互联网公司运作的新闻App项目中,算法团队地位超然,凌驾于运维、运营和产品经理之上;技术总监则会不厌其烦地向运营团队强调:任何人工干预对产品而言都是负向干预,个人“品位”只会损害用户群体。


张一鸣曾经评论说:“人的很多愉悦来自控制感,比如写毛笔字、玩航模。以前很多工作需要控制感,但变化在很多行业都发生了。比如,医生原来望闻问切就行了,现在都是看化验报告,很大一部分是机器给出的诊断;天气也越来越多靠机器给出预测,看概率分布。你会感觉更多时候事情交给机器了……主编这个行业也是,属于典型的统计工作,统计哪些组合是用户感兴趣的,确实机器可能做得更多更好,人也是参照机器的。”


事实上,互联网企业新闻App项目中的运营团队成员大多来自新闻媒体,其中主力更是有数年采编经验的 “前媒体人”。他们被互联网企业开出的诱人薪资吸引而来,但不得不放弃主导创作或者决定文章生死存亡的“食物链高端”地位,去适应梳理内容源、打标签、badcase(文章板式或图片异常状况)观察等相对枯燥的机器学习“陪练”身份,接受在互联网界 “食物链低端”的地位。



然而,许多技术创业者相信,机器让人们从低质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信息行业中,以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解放”了编辑,让有能力的媒体从业者转向“更有价值”的创作领域,进而实现了内容创业的繁荣。目前,文章写作仍然是“比较高端”的工种,是尚未被技术攻克的领域。张一鸣也坦言:“人脑活动在创造复杂事情时是非常复杂的,这种程度现在机器还是到不了的。”


不过,技术信仰者们从未停止开垦技术处女地的脚步,创作者们的“好日子”未来或许也会有山穷水尽的一天。今日头条就在努力开发专职写稿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在里约奥运会期间, “体育报道机器人” Xiaomingbot横空出世,它能够以每两秒钟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速度秒杀文字实况记者。


对此,张一鸣颇为骄傲地表示:“(里约奥运会期间)AI一共创作了500多篇稿,总阅读量大概有100多万,有的稿件阅读率甚至高于记者的稿件。除了体育之外,财经也合适(AI写稿),所以我自己总结,所有基于数据的财报解读,从把财务数据变成系列化的内容,包括从社交网站上摘引评论,这是机器能够做,而且做得还可以的:准确,数字不会错,不会有基本的金融知识错误。”


本文全文刊载于《中欧商业评论》2017年2月刊,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杂志纸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