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现状
稀土按分类,市面上说得比较多的是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
我们冶炼厂一般按萃取分类,就是按萃取方法分轻、中、重。
我们北方的稀土主产轻稀土,南方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像广东、广西、江西、福建这块是中重稀土为主。
稀土的矿物形式,主要是四种形式:独居石、氟碳铈矿、磷钇矿、风化壳淋积型矿。
前面两种独居石、氟碳铈矿,主要是存在于铁矿当中。
还有磷钇矿主要在海上沉积,就是在沿海地区,像台湾、海南等少部分地方出现。
风化壳淋积型矿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吸附在矿物表面,现在黑稀土主要是第四种风化壳淋积型矿,它的特点是易采,成本比较低,是盗采的多发地区。
风化壳淋积型矿是一个中度稀土为主,价值比较高。
美国、印度尼西亚都有一些稀土,他们主要是独居石,特点是独居石含放射性元素,它有放射性,开采成本很高。国外矿商不开采主要是这个因素。
稀土产业链分前端、中端、深加工。
中端,南方稀土和北方稀土有点区别,北方稀土冶炼方法不一样,它要经过好几道工序,从稀土精矿里面提取稀土,成本比较高。
南方稀土主要是技术工艺比较简单,基本上农民工都可以干这个事情。
目前黑矿基本上是草酸稀土为主,因为它的供需更简单。
但是草酸稀土草酸比碳酸成本更高,现在草干成本一吨5000多,碳酸是500多,但是有时间优势。
盗采要短平快,所以要求速度快,草酸稀土沉淀比碳酸稀土快。
稀土应用领域,今年磁材是爆发性增长。下游主要是永磁,包括催化剂、电池等。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中国占全世界的5500万吨,占全世界的80%多。其他国家大概合计起来有4100万。世界远景储量达到1.6亿吨,中国远景储量达到8900万吨。
中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山东等地区,还有南方七省,主要分布离子型稀土。
大家说离子型稀土是中国特有的,其实缅甸、越南都有这种稀土,而且一部分黑矿还是来自于越南矿和缅甸矿。
根据国家资源部发布的《稀土探矿权名单》和《稀土采矿权名单》,全国稀土矿采矿权是67本,赣州有45本,现在45本全部纳入南方稀土集团,也就是原来的赣州稀土集团下面。
四川7本,福建5本,广东3本,云南2本,内蒙古2本,湖南、广西、山东各1张。基本上稀土矿是40多本80%是被赣州稀土占去了。
采矿权证有一个特点,尤其赣州稀土,原来都是私人手上的。
历史上稀土办证较容易,都是县一级或者市一级国土部门就可以审批办理,但是从2005年审批权收回国土部之后,办采矿证比较难,时间较长。
目前稀土矿南方中重稀土的采矿权面积都比较小,基本上资源量差不多,资源储量不大。
现在国土部在2015年又发布了一个政策,3年之内禁止申办探矿权和采矿权,堵住源头。现在六大集团想扩大规模比较难。
冶炼分离能力,中国有17万吨,实际超过20万吨。
我们现在形成三大基地,北方稀土、中重稀土、南方稀土,这是三大体系
。
二、供需情况
稀土矿的供需情况,
稀土也叫政治稀土
,因为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国家的稀土政策一直在变,2010年到2015年,包括现在2017年,一直在变,2010年是开采总量控制,现在也在实施。
还有出口关税,从15%提高到25%,2015年又取消掉了。
重要的几个事件是2016年实施稀土专业发票,2015年因为WTO败诉,取消了出口配额。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措施是施行资源税改,针对不同的矿产采取不同的税率,内蒙古是11.5%的轻稀土,四川9.5%,山东7.5%,南方是27%。
大家可以想一下,南方中重稀土27%还有17%的增值税和1%点多的附加税,这个税负是比较高的,导致一些矿产企业举步维艰。
基本上很多矿产企业都是在亏损的边缘。
稀土资源税改革不是非常成功,当时国家出台政策的目的是想把稀土给扭到正常轨道上,经过实践发现,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思路走。
存在一些不足,我刚才说了,税率比较高。另外税高导致黑色稀土更猖獗,劣币驱逐良币。
指令性计划,国家从2009年到2017年,尤其是从2014年到2017年,总共的指标大概就是10.5万吨,北方稀土大概8.7万吨,南方稀土大概是1.79万吨,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稀土原矿历史价格,2010年开始受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到2011年6月份一路飙升至63万元。
经历了短暂的高位之后,回归到2015年的14-15万元每吨,2016年是价格最低的一年,基本上11-12万元,除了税收大概就是裸价,8万元一吨。
现在正规生产企业开采成本就要5万一吨,除掉税收,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利润,甚至亏损。
稀土矿产量的变化,2005年开始,原来是5万吨到现在13万吨,大概就是这样的趋势。
2016年之前,我们的稀土矿因为受一些黑矿和越南矿、缅甸矿的影响,供大于求。
2016年之前供应量超过20万吨,包括一些中间商的囤货,还包括一些黑矿,真正的稀土需求量是12万吨左右,是供大于求。
根据目前的形式,进入2017年以来,这个稀土受到各方因素影响,预计供应量大概就是9万吨左右,产能今年还会有些增长,大概是12.5万吨的趋势。
供应量变化的原因有三块:
一是下游市场稀土增长,主要是磁材兴能源板块这块增长比较大。
1、2017年1-6月,新能源汽车(含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9.7%和14.4%。
我国汽车的产销放量,已经带动欧洲美国的汽车产商纷纷规划新能源新车型。由于积分制和本身的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大幅增长,不容置疑。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大幅拉动上游锂资源和钴资源的消费。对稀土的拉动尚未见具体分析。
2、永磁电机市场占有率超过90%
当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驱动电机主要有三类,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
其中,永磁同步电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转矩特性好、转速范围大、成本低、尺寸小、控制性强、质量轻、温升低等优势。
随着电子电力技术和稀土永磁材料的迅速发展,业内普遍认为永磁同步机是最合适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类型。
永磁同步电机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主流技术,特斯拉Model
3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取代原来Model S的三相异步电机也已经证明。永磁电机的磁铁为稀土永磁材料。
3、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钕铁硼的需求迅速增长。
钕铁硼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材料。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每辆汽车中一般可以有几十个部位如引擎、制动器、传感器、仪表、音箱等会用到稀土永磁材料。
钕铁硼性能优越,具有不可替代性。钕铁硼永磁体是目前发现的磁性最高的磁体,有着极高的磁能积和矫力,磁性是一般永磁材料的4倍以上,是电子器械小型化,轻薄化的不二之选。
此外,钕铁硼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的使用是不可替代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热透性、耐腐蚀性等要求较高,永磁同步电机中的永磁材料只能采用烧结钕铁硼、铁氧体以及粘接钕铁硼无法替代。
一辆全自动高级轿车约需消耗稀土永磁材料0.5-3.5kg。新能源汽车上钕铁硼材料的应用更多,每辆混合动力车要比传统汽车多消耗约3kg钕铁硼,纯电动车采用稀土永磁电机替代传统发电机,最多使用5-10kg钕铁硼。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钕铁硼磁性材料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4、1000万量新能源汽车带动约5万吨稀土矿新增需求。
每辆新能源汽车至少有3kg钕铁硼新增需求,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就是至少3万吨钕铁硼新增需求。
由于每单位钕铁硼需要消耗约1/3单位的氧化镨钕,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带动至少1万吨氧化镨钕新增需求。
而每单位稀土矿(折合氧化物)含有20%的氧化镨钕,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带动至少5万吨稀土矿开发需求,相当于当前北方稀土的年产量。而我国每年的稀土冶炼分离配额也就10万吨。
二是很重要的是稀土打黑专项行动
。
这次打黑专项行动和以往不一样,这次是制度化、技术、专业,这次工信部打黑是委派了一些技术、财务、法律方面的专家,调集原辅材料的数据。
还有查看企业的耗电量、台账,原辅材料的用量,这是为了堵住正规企业,防止使用黑矿,这个漏洞要堵住。
这个时间比较长,去年11月份到今年4月份,2017年6月又成立稀土专项行动小组,目的使稀土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2016年之前每年黑矿产量是5-6万吨,一个是来自于国内的盗采,二是越南矿和缅甸矿。
盗采的技术力量主要是来自于赣南地区的两个县,定南县曾有30%-40%人从事稀土行业,2010年以前都是不规范,都是从事稀土开采,后面国家管控严之后,就转到盗采行业里面去了。
所以目前上大部分市场黑矿在定南县私人手上有很多的货,主要就是赣南地区。
黑矿和白矿的成本对比,正常来讲,正规企业的成本大概,包括员工薪酬、制造费用、安全环保大概就是5.6万/吨。
黑矿因为人工薪酬和工人费用,包括安全环保费用投入比较少,大概成本是4万元,甚至有可能做到3万元一吨,所以是暴利行业,同等的销售价格利润他们更挣钱。
国家从2010年开始持续进行打黑,为什么一直不见效果?
原来是走形式或者打黑没有打到点子上,这次基本上是正规化,可以说打到点子上了。
稀土为什么这么容易盗采?
第一,因为投资成本低,工艺简单,周期短,短平快,大概就是3-5个月可以产出100吨,一年时间甚至可以产500-1000吨。
第二,稀土隐藏在深山老林里,打击很难。
第三是政府监管,政府监管利益盘根错节,甚至村镇干部都有股权在里面,所以导致打黑难见效果。第四是利益驱使,周期短、见效快。
本次打黑的特点,工信部已明确要求,按照正规的生产流程,要实行公平竞争,不能让黑稀土扰乱正常稀土市场。
特点一:这次打黑时间长、范围广,涉及全国400多家稀土企业,这次重点督查废料回收。它会从耗电量、原辅材料消耗量,看账本,可操作空间减小。
特点二:覆盖六大集团,原来是未纳入六大集团企业纳入打黑范围,这次基本上是全覆盖了,这点比较厉害。
特点三: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利用查税、技术手段和废料回收重点督查。
特点四:制度化、专业化,重点成立打黑专家组,实现制度化、流程化。
目前大半年时间起到一定的效果,逐步使正规企业存在问题的能整改,包括目前稀土,黑矿要流通比较难,因为要有稀土专业发票,打黑的操作空间就更难了。
原来要查黑矿进入正规企业怎么查?就是看资金有没有流入个人账户,但是现在查企业账户有没有往私人账户打款,所以这点比较厉害。
过去基本上私矿、黑矿都是私人的,很少有公司性质,所以容易查出黑稀土。
三是环保督查,环保督查是去年开始,环保度对全国各省市进行环保督查。
其中重要的是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中重稀土的主场区,江西赣州,基本上矿山企业是全部停工,2016年停工到现在还没有恢复。
刚才大家看到的配额指标,赣州稀土一年的配额大概是9000吨,基本上今年没有复工,这块量减少。
另外国家对内蒙古进行督查,督查发现冶炼排放不达标,现在正在整改阶段。
环保部督查可以说是尚方宝剑,各个省都很重视,何时复工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赣州稀土没有复产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环保问题,因为目前中重稀土的开采没有一个国家规范出台,导致乱象丛生。现在国内外有一些技术瓶颈,很可能会导致水质稍微控制不好会超标,环评要求是比较高的。
赣州稀土没有拿出具体的方案,要复工比较难,行业目前都是这样。
所以稀土矿价格上涨的几大因素:
一是打黑效果已经显现,近期一路上涨,导致原来需求量比较少的一些产品都跟着涨。
二是环保督查,包括轻稀土的主产区,现在很多分离厂停工,导致稀土的供应量减少。
三是下游市场增长,主要是磁材。四是上半年受气候影响,产量减少,哄抬价格炒作。
年初至今稀土价格(主要是氧化谱钕价格)变化可以分为
5波
:
2017年1-2月,春节前后,稀土矿山及冶炼厂开工率较低,产品供应紧张,稀土产品价格上涨10%左右。
2017年3-5月,稀土行业整治逐步推进,价格保持坚挺,去年行业中部分因价格过低滞销的存货开始向外销售,库存逐步去化,价格上涨相对缓慢。
2017年6月-7月上旬,下游逐步接受稀土持续上涨的情况,开始补库存,稀土价格单月强势上涨10%。
2017年7月上半月,稀土价格快速上涨,生产企业出现惜售现象,下游环节加强补库力度,稀土价格加速上涨。
2017年7月17日-21日,稀土磁材大会召开,商议稀土价格上涨对于下游磁材企业的损害,定论为快速上涨对磁材有所影响,但稳定上涨扩大了整合产业链的利润空间,长期对上下游都有利。受会议影响,稀土上涨幅度减缓,单周稀土价格持平。
2017年7月23-至今,稀土价格继续强势上涨。
本周价格恢复上涨,短期的刺激因素主要是由于赣州地区推行稀土冶炼厂回收废料征税管制,使得冶炼厂利润空间大幅减少,在上下游利益没理顺之前,冶炼厂不对外出货,使得供应紧张。
目前,磁材企业出现调整报价的现象,停止了原有钕铁硼的定价机制,开始进行每日按镨钕价格进行报价,且对账款有不同程度的要求,稀土行业一货难求,稀土价格快速上涨。
三、部分相关上市公司简介
先来一个六大稀土集团在2016年的产量和库存图,其中南方稀土未能找到相关数据(点击可看大图)。
北方稀土(600111) :
北方轻稀土龙头,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拥有的内蒙古白云鄂博是中国最大的轻型稀土矿,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
北方稀土作为我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最丰富的稀土资源,拥有最大稀土开采分离产能(6.5万吨/年),也是产量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且不断对稀土分离企业进行整合,产能持续扩大。
2015年公司稀土矿开采指标为59500万吨,占总指标的一半以上。加上资源税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该公司成本优势更加突出,公司的盈利能力位居所有稀土上市公司首位,不论是产量还是,库存量都居稀土首位,是稀土涨价受益最大的标的。
盛和资源(600392) :
公司是纯正的稀土标的,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公司主要从事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以及稀有稀土金属贸易业务,稀土高效催化剂及分子筛的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公司外延力度频频,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与上游的合作解决矿山资源的瓶颈,另一方面是加大在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布局,致力于打造完善的产业链。
目前,在上游资源端,公司的离子相稀土氧化物(REO)权益储量为7.92万吨,实际控制REO储量为77.5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