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泰科
有色金属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新加坡71岁另类画家,跑出英女皇地图 ·  4 小时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他好棒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泰科

锂价磨底矿企分化,多家锂矿企业上半年业绩承压

安泰科  · 公众号  ·  · 2024-09-06 18:16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 年以来,锂矿行业的发展态势可谓风云变幻。截至8月30日,多家上市锂企纷纷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受锂价持续下滑影响,锂企营收同比不同程度下滑,但从净利润来看,业绩分化明显。川能动力、西藏矿业及永杉锂业3家锂企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永杉锂业同比大增648.2%。剩余10家企业出现亏损,赣锋锂业的亏损额度更是达到了7.6亿元,成为亏损最为严重的企业之一。

图表1:2024年上半年锂企净利润及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

锂价拖累业绩

锂价的下跌使得锂矿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幅压缩。融捷股份就表示,锂盐供给量增加和下游需求端增速放缓,导致锂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锂精矿产品净利润减少,联营锂盐企业利润也大幅下降,投资收益大幅减少,进而导致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减少。
锂价整体下行是主因,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3月中旬约11.3万元/吨,6月末跌至8.89万元/吨,上半年总体均价约10.37万元/吨,同比下滑约69%。8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中间价为 7.46万元/吨,跌破8万元关键成本线。锂价下跌原因是供需错配,供给端去产能慢、库存高,需求虽改善但补库不强劲。

图表2:2022年至2024年8月中国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现货价格(万元/吨)

关键在于成本

在下行周期中,虽然几乎无差别地导致上市公司锂盐毛利率普遍下降,但实际上,锂企之间的毛利率却千差万别。高者如藏格矿业,毛利率为49.1%,低者则如科达制造,毛利率仅有0.4%。
关键就在于成本。由于锂矿来源、提锂路径、自给率和锂矿品位等不同,各公司业绩也有很大差异。以成本最低的盐湖提锂为例,藏格矿业在2024H1碳酸锂业务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下降43.5%;碳酸锂实现销量7630吨,同比增长56.8%;碳酸锂平均销售成本4.13万元,同比下降0.44%。毛利率高达 49.1%,在行业中傲视群雄。
锂盐毛利率的变动大小还与其锂矿资源自给率密切相关。天齐锂业、永兴材料、中矿资源等自给率较高的企业,锂盐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小。以中矿资源为例,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30.2%至35.6%,公司自有矿实现锂盐销量1.68万吨,超过2023年全年的自有矿锂盐销量,标志着自给率大幅改善;上半年锂产品单位销售成本约6.1万元/吨,环比上期显著下降,降本成效显著,抗锂价波动能力或将进一步增强。
在靠外采锂精矿加工提锂企业中,雅化集团上半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89.25%,盛新锂能亏损1.87亿元,同比盈转亏。从毛利率来看,雅化集团锂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8.48%至1.40%,盛新锂能毛利率同比下降16.28%至3.15%。当然从业务布局来看,雅化集团与盛新锂能均在上游加深布局,正如盛新锂能在公告中提及的,“锂盐行业的持续低迷,给锂盐生产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压力,拥有持续稳定且低成本的锂资源供应保障将成为锂盐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锂矿产业分化加剧

2024年锂矿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锂价下跌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压缩,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然而,不同企业由于成本控制、资源自给率等因素的差异,在行业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从不少头部锂矿企业的动作看,其正在深化并加速从资源到产品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从而在成本控制、资源控制、技术优势、市场响应速度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图表3:推测的2024年碳酸锂生产成本曲线

一是成本曲线偏右侧的项目,以江西云母、非洲矿山以及部分高成本澳矿为主,由于锂价很难跌至全行业亏损,高成本产能无法轻易实现大面积产能出清,因此企业选择减产甚至停产来降低亏损。这些项目在锂价高位时期对成本控制偏粗狂,压降能源、辅料、人工、运输等主要项目成本,同时通过入选矿石品位、优化采选冶工艺等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是成本曲线偏中部的项目,以南美盐湖和部分澳矿为主,多家矿企放缓资本开支投入,新增项目频频推迟。部分企业选择放缓资本开支、裁员等方式优化成本。

图表4:部分企业的项目调整计划

三是成本曲线偏左侧的项目,以国内盐湖、阿根廷盐湖为主。相较锂辉石,盐湖资源本身提锂难度就更高,因此爬坡时间较长,整体工艺进一步降本空间有限,部分项目受到资源税变化、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成本抬升。

未来锂矿行业发展前景几何

短期看,进入“金九银十”旺季后,下游需求改善和供给减产有望带来行业供需的边际改善,带动市场预期的修复。本轮周期多数企业财务状况稳健,供给出清或更具粘性,长期锂供给过剩的格局仍需要较长时间消化。
在此背景下,拥有优质资源的龙头企业以及具有多元化主业支撑的企业,有望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和稳健的财务表现,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行业出清阶段,这类企业更容易维持稳健运营,并且能够进行逆周期资源整合。正所谓周期底部,现金为王。

团队

首席专家:

徐爱东    010-63971195

总经理助理/部门经理:

孙永刚    010-63979972

资深专家:

范润泽    010-63978092-8037

分析师:

吴晓然    010-63978092-8233

白    勐    010-63978092-8232

吴景宜    010-63978092-818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