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恰同学,少年知交,酒如情浓。就这样走了吗?有什么能帮我们定格这青葱,再说一句,“愿你走出半世,归来仍是少年”。
班鉴,原本是班级在毕业时提交的学习生活、班级活动等各方面的总结。中国传媒大学则鼓励同学们在毕业时拍摄班鉴视频版,并在毕业典礼上播放,如今已经成为一项名副其实的校园传统。今天,全媒派(qq_qmp)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班的隋欣益同学,分享他们独一无二的班鉴故事。
#视频:中国传媒大学2015级播音硕士毕业MV《白杨下》
4个月的时间,2015级播音硕士班的毕业班鉴终于制作完成。5分钟的视频,凝聚了我们对于弥足珍贵的学生生涯的留恋,也凝结着最真挚的“仪式感”。
这是我们的独家记忆
提到中国传媒大学的班鉴,可以想象到哪些元素?核桃林?白杨树?大阅城,还是梆子井?
没错,这些经典的元素是我们心底共同的记忆。有关班鉴,还有更多想象吗?
首先达成共识的是,我们决定用歌曲MV的形式来进行内容集结,原创歌曲+原生录制+原画视频,或许可以承载我们更多的故事。
另外,我们希望在传媒大学共同记忆的基础上,加诸有关播音硕士班的个性元素,从而更好地还原我们的学习生涯。练声、播音小课、形体训练、广院路撸串等等,这些场景存在在我们的独家记忆里。
为了让班鉴的呈现效果更加令人难忘,我们在拍摄和剪辑手法上精益求精,并请来航拍师拍摄航拍镜头,大量外景元素的应用也让观感耳目一新。
拍摄手记:再见时要用力挥手
班鉴“如期绽放”背后,经历了哪些故事?回想起来所有的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歌曲原创:一次大胆的MIX
班鉴拍摄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择一首班歌,相对比使用经典的毕业歌曲,我们倾向于原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纠结,我们发现了一首来自归墟原创团队的曲子,慢节奏的旋律、离别的主题恰如其分。
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应该有更加本土化的创新。经过一番脑暴,我们请来12级电子音乐制作的毕业生张一帆,将这首原创曲子与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来一个大胆的MIX,从而让曲子变得更加丰满和独特。
处女座的张一帆同学,让整个作曲过程变得高效且精致。在作曲结束后,偶然翻到我们俩的聊天记录竟然有2100多条,内存占了500多M。曲子的Demo,他在我们表达意愿之后3个小时就发了过来,而那时的时间已经是凌晨4点半。
在编曲完成后,我负责填词的工作,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周。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应该在曲子中体现的元素,以及韵脚等等。翻看第一版的手稿,当初凌乱的字符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至于歌名,从《把爱珍藏》、《藏爱》、《白杨下的我们》、《15播硕班歌》到最后的《白杨下》,也是几经周折,最后定在《白杨下》这个题目,“白杨”不仅是一个符号,更见证了我们圆梦的过程。
《白杨下》
又来到下一个终点 / 初遇的笑还在耳边
明德楼前 / 朝阳翻开新一页 / 挥别昨天
白杨树影斑驳广院 / 南操场少年几更迭
大阅城边 / 文献课题已封缄 / 以谨缱绻
广院路心彷徨 / 骊歌已然奏响 / 情谊 悠长
飞絮带不走过往 / 梦为马奔远方
共赴青春一场 / 前路 莫忘 / 我们是年轻的白杨啊
啊~ / 年轻的白杨 / 树叶沙沙响
你好像对我讲 / 要珍惜春光
珍惜春光 / 珍惜春光
执着的梦想未曾变 / 导师的叮咛胜千言
核桃林间 / 许下誓愿做末篇 / 珍重再见
白杨下石桥边 / 朗朗书声绵延
是否想念 / 那些追梦的画面
相聚在离别前 / 重温旧梦如烟
定格瞬间 / 把爱珍藏在播音学院
白杨下石桥边 / 朗朗书声在绵延
会想念 / 往昔追梦的画面
相聚在离别前 / 重温旧梦如云烟
这瞬间 / 把爱珍藏在你我心间
4天拍摄:像是把广院生活再过一遍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开始班鉴的正式拍摄。完整的拍摄时间用了4天,可以说是巧合,在这几天我们经历了下雨、大风、烈日以及风和日丽,就像是我们在广院度过的春夏秋冬一样。
拍摄和剪辑工作由“仙鸟悦歌”团队负责,过程中全班同学以及老师们的“高质量”出镜,也让此次班鉴拍摄过程变得意义非凡。还记得为了完成在操场上的航拍镜头,上午11点、太阳正烈,我们在滚烫的操场上摆成一个2015的字样,寓意着2015级。追求极致的航拍飞手飞了3次才完成了这条镜头,女生们脸晒得通红,但看到回放时都笑着说:“值了!”
拍摄外景地选在通州的运河文化公园,微风吹着河面,泛着粼粼波光。但真相是,河边蚊虫环绕,哈哈,也算令人难忘的体验。
拍摄过程中,我们可谓按照一个标准化剧组的流程在操作,通告表、分镜头脚本一个也不少。
录音与混音:班歌出炉记
在班歌录制环节,负责演唱是班级同学,进行录制的依然是广院选手——12级音导本科、16级录音硕士的熊迪同学。
由于同学们大多是学播音主持,长久的练声导致声乐表达效果并不十分出彩,但录音过程中熊迪帮助我们尽可能克服、同时积极指导。并通过后期混音对原本的一些瑕疵进行弥补。
后期剪辑:处女座附身...
进入后期制作,我是金牛座,制作团队的负责人是水瓶座,但我俩对外都宣称是“处女座”。
每一个镜头、每一帧、每一条字幕我们都反复调整,并与剪辑师、调色师、混音师积极沟通。整个视频经过了4次调整,最后呈现出他现在的样子。
过程中,每次版本我们都和班主任宋晓阳老师、辅导员王群老师积极沟通,甚至多次讨论到深夜。在此,也一并感谢鲁景超院长、曾志华老师、赵俐老师的支持。
从一颗种子,到萌芽、含苞和绽放,很幸运能一路见证其成长。在强颜告别时,我们除了互相道句“毕业快乐,珍重”,庆幸还有这样一份介质帮我们回忆过去、追梦未来。
看完15播音硕士班的班鉴故事,是否勾起了你的毕业回忆?你们拍过班鉴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