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替我读报告/读书,我的个人小书童
1)读报告
我经常会看各种报告,比如每个月的小红书行业月报(近20个行业),还有每周日都是我读报告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报告这类信息源相对权威,信息源相对靠谱。但问题来了,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多的资料怎么读得完?
是的,我几乎很少读原文,我会让我的个人小书童(Kimichat)帮我抽取关键,即我想通过一篇报告解决我的什么问题即可。
阅读报告不是目的,让阅读能解决你的问题才是。
比如,我怎么读小红书月报的?步骤大致是这样的:
1、把PDF发给Kimichat(网页端、APP和小程序都可,我比较习惯用网页端)
2、把你想通过这份报告获得什么,详细告诉助手,比如我会这么问:
从这篇文档里(小红书1月教育行业月报),帮我整理我需要的信息,并按序列号列出来:
小红书教育行业最近的蓝海赛道有哪些
小红书教育行业的热搜词有哪些
小红书教育行业优质笔记有哪些特点
小红书教育行业的优秀落地页的特征总结一下
对 Kimichat 给出的回复,有不精确的地方进行追问(给助手直接投喂文件的好处是,几乎不用做交叉验证,因为信息源是你给的,如果是直接把AI当作搜索引擎,那就不一定了,它很有可能胡说八道)
2)读书,也是一样的底层逻辑
遇到典型的工具书,我不想精读,只想了解框架再确定我想要精读的章节,是更有效率的读书方式。比如
得到出品的这本《软技能》
,我会先给 Kimichat 下指令,给我按章节总结框架,根据框架内容进行精读的章节选择。
如果遇到特别难啃的书,
像野生读书会最近在读的《营销管理(第16版)》
,在读第二章时实在费劲,索性让 Kimichat 先给我梳理一下框架,顿时知道自己的重点在哪里了!然后带着目前自己的问题再去读原书,效率瞬间 up!
3、修改简历,一位专业的HR及业务负责人
这两天在持续用Kimichat,突然想到最近不是求职需求很旺盛,那完全可以用AI帮助改简历啊!
说来就来,直接上传我这里的一份实习生简历测试看看。AI给出的建议可以打个85分,而且有详细的修改意见。
随之联想到,淘宝/闲鱼大批修改简历的工作室,一份50~100元,背后是不是只有1个人,然后就是我如上的操作?
4、仿写爆款小红书文案,我的小红书助理
再拿大家目前最关注的小红书来说,你想要什么,达成什么目的等这些前置条件想清楚,
并且喂给 Kimichat 必要的素材
,他产出的内容真的不比一个助理差。
比如最近我在给一些客资行业做咨询,就会经常用上,比如我输入一个指令:
1)你是一名小红书内容运营专家,我从小红书上找了4条“留学教育”赛道的热门笔记,你先学习下。
2)我的需求是这样的,我是一名留学机构的小红书运营,需要对比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5国,写一篇帮助准备出国的留学生及留学生家庭选择国家,并通过笔记可以拿到后续他们的联系方式,你能帮助我写一篇不超过300字的笔记吗?输出按照标题、正文(需要有emoji表情)、封面图依次分行展示。
瞧,他多争气!再略加润色、调整好定向、找一张合适的封面图和配图,就是一篇还不错的投放笔记了!
5、人生导师,某种意义上的人生导师
自从一人公司后,压力不断,但不能想跟家人和朋友说,怕他们担心,就想:不是啊,我有AI,他那么聪明,是不是能给我一些有效建议?
于是乎,我对它发出了如下指令: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非常了解我,我从去年10月离开职场,变成一人公司,现在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从0到1,而且市面上这样的个人案例很少,我很难照着抄作业,另一方面我年纪越来越大,双重压力下,我最近有些焦虑,你有什么建议吗?”
它给我的建议虽然比较泛,但方向是对的。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当我想到爸妈未来不在要一个人独居,我也会不自觉的感到紧张,最是我又对它发出了指令:
“你是一位养老方面的专家,我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以后打算一个人独居,在生活预备技能、金钱准备、身体健康这几个方面你能提供什么实用建议给我吗,每一个方面请分序号给出,并推荐一些相关的书单?”
它给出了非常落地的建议,其中好几本书已经下单,坐等收货看起来!
6、学一个新行业,我的贴身私教
之前我在星球分享过,如何快速学习一个新行业,是从看冯唐的《金线》里得到的启发,即:
第一步,先知道这个行业的一百个关键词。
冯唐回忆自己在麦肯锡的经历,他能成为合伙人,是因为他深入研究了一个叫TLL(Travel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的行业。这是一个不太多人了解的行业,简单来说是和旅游、港口、航空、航运相关的。为了研究这个行业,冯唐就先找到了一百个与港口相关的关键词,什么是岸桥、堆场、集装箱、二十尺箱、四十尺箱、本地货、中转货、本地市场、中转市场等。花了三天时间反复去学习理解这些关键词,明白了一百个关键词之后,他发现他跟专家的距离在迅速缩短。在讨论商业问题的时候,他不会因为不懂技术而跟不上对方的思路,他能像一个半专业人士去讨论问题。后来这成了冯唐常用的一招,如果只有两三天时间,需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那么就使用“一百个关键词法”。
第二步,找三五位行业专家,坐下来和每位专家谈一天。
和专家聊,千万别不好意思,没有傻问题。你可以一开始就跟专家讲,你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完全是个外行,然后尽量多问问题。为什么要找三五位专家呢?这里是个要点。访谈完三五位专家后,你要去对照他们的回答,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那些共同点,就是你需要知道的,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入门知识。
但普通人没有咨询行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好请专家。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学科哪些知识是最重要的基础,你就去找几个不同版本的大学教材,然后把这些教材的目录放在一起看,哪些知识点在这几本教材上都有,那就一定是重点。如果这些教材里,有几章的顺序都不变,那这些知识点之间一定有个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同样重要。
第三步就是读书,找到这个行业三到五本专著,认认真真地读完。
经过前三步,跟着关键词学、跟着专家学、跟着书学,第四步就是在项目中学了。不断重复这几步,在一个集中的领域做项目、找专家、读专著。
这是冯唐在麦肯锡学到的,最快成为专家的路径。
………………
这个帖子发出后,不少小伙伴表示非常受用,但问题也来了,100个关键词这个思路是很好,但对于自己,特别还是一个小白身份来说,太难了!
最近我正在研究银发经济,联想到是不是能用AI帮助我快速找到100个行业关键词呢?于是乎我开始了如下的操作(所用的工具是文心一言APP)
1、先和文心一言建立共识,有麦肯锡的100个关键词方法这个学习路径
2、把我的诉求告诉文心一言,即需要银发经济的100个关键词
3、让文心一言把这些关键词做分类
4、告知文心一言,帮我找到市面上开始做相关领域的机构和达人
5、如果我想和这些人去探讨银发经济这个话题,提什么问题他们是会感兴趣的
……以上,文心一言全部都帮我做到了,而且随着一问一答的过程中,
我根本不需要收集信息,就能获得这个行业的基本洞察。
7、体检规划/养老年金咨询,我的生活助手
最近我尝试在生活频繁使用 Kimichat,比如体检方案制定,我会跟它说:
“你是一名医院体检科室的一名专业大夫。我是一名30出头女性,有胆固醇高的病症,今年想要进行一次全身体检,需要包括这个年纪女性检查的全部项目,你可以帮我规划一下需要体检的项目及对应的详细解释吗,谢谢”
对话几轮,它的回复聪明且我很满意,我也会我要做什么体检项目心里有数了。
再如我最近有意购买养老年金,但对方案存疑,我也会对它说:
“你是一名专业的保险经济人,我现在32岁,想购买养老年金,计划是55岁开始领,每月领5000元,目前可以接受5~10年缴费的产品,现在市面上有什么产品适合我这种情况,请你列出来,并附上产品的详细介绍链接,我想对比看看”
根据它的回复,我清楚的明白我应该补上的知识点有什么。
以上7个场景就是我经常用到AI的场景,
除此之外还有用户调研、社群活跃主题设计、改写文案、播客/课程大纲撰写……
我先抛砖引玉,更多的使用场景你来发掘!
综合这段时间我使用AI的实际体验,如果你想让它能正确地对你的问题进行反馈,我总结了使用过程中的4点心得:
1)把AI当作你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大概率是北大 or 清华,与其要求你有会提问题的能力,不如说你要做一个会提需求的老板
2)当你对这个领域一知半解的时候,AI能帮助你的程度是最大,而你最需要做的是,给AI建立它处理信息的流程,AI知道很多东西,但它无法把这些东西有机的整理在一起
3)你使用顺手的指令要记录下来,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几个能解决自己对应问题组的机器人,需要定时用新信息喂养它们,人和机器都需要保持迭代,才不至于被淘汰
4)要想把AI用好,第一步请先用起来
未来我更多的AI应用体验会首发在野生运营知识星球,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蹲守一个!
2024年,是你我的AI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