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良好的家庭关系?
良好的家庭关系有以下几个指标:
➀
家庭的界线清晰,父母彼此尊重:
大家要想一想,如果孩子已超过三岁,先生或太太是否有一方跟孩子太近?如果是,这个状态就不对。
➁
家庭的功能要完整:
首先经济功能,这并非要求你很有钱,而是尽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贫穷和匮乏感。
其次是养育功能,父母要有基本的生理、心理知识,让孩子身心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
家庭还要有缓冲功能,氛围要包容。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情绪、犯错误。
➂
家庭或者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体验和能力:
这种家庭容易给孩子带来开朗的性格和较高的情商,反之孩子比较容易退缩。
总之,父母恩爱,孩子性格就容易轻松开朗,更有安全感,性格更稳定,抗压能力更强,不易多疑和焦虑。
恩爱夫妻的孩子,会更好地跟人相处、合作。我们在职场中判断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也会特别关注他的婚姻家庭。
-03-
大部分家庭关系都处在“灰色地带”
夫妻关系说不上好,也没到离婚的地步,这就是 “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下,经常相互指责的父母,会培养出爱推卸责任的孩子;“搭伙过日子”的夫妻,把孩子当成家的维系,会导致孩子自私任性。
母亲特别强势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有些母亲,总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这样培养出的孩子特别容易懦弱。
灰色地带下的问题家庭模式我们也分为三种状况:
❶
母子结盟。
这种现象很常见,孩子过度依赖母亲。男孩长大后会比较幼稚,有可能还会喜欢年龄比较大的女性,来满足内心对母亲的欲求。
对付这种情况,你一定要明白:天下只有一种关系是指向分离的,那就是亲子关系。跟孩子保持一个慢慢推开的过程,特别是6岁以后,帮助孩子适当脱离家庭,寻找伙伴。
父亲角色的缺失,容易使男孩成为“妈宝”或者“小丈夫”,女孩子则彪悍、蛮横。爸爸的陪伴是女孩温柔、男孩勇敢的秘方。
❷
孩子被夹在中间,成了父母的“传声筒”。
这样的孩子用早恋来逃离原生家庭。而当他们真正和人相处时,又经常受挫,导致晚婚。
❸
一家人纠缠在一起,与外界封闭。
这会导致孩子的社会功能退缩,拒绝成长。被溺爱或过于封闭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易得肥胖、皮肤过敏,易患支气管炎等身心疾病。
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其实并不难。比如父亲需要增加高质量的陪伴,哪怕一天五分钟专心地陪孩子。出差的时候可以来个五分钟电话。
把孩子夹在中间的夫妻需要自己沟通,至少别给孩子传递对方的不好。纠缠在一起的家庭比较难办,建议借助专业的治疗和意见。
-04-
夫妻离异了,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研究发现,破裂家庭的孩子经常出现冷漠、不安、抑郁等症状,靠后期干预效果并不太好。这里请大家记住,离婚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做才会让孩子受到最少的伤害。
离婚之前,大多数都有一个漫长的婚姻动荡期。这个过程从对抗到分居,再到父母离异再婚,对于孩子来说,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在对抗阶段,不要有过激行为;分居阶段,也不要让孩子只接触母亲一方。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跟成人不同,抵抗能力也不同。
离婚前后,家庭往往一片混乱,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少,孩子容易陷入内疚-自责-羞耻的情绪中,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夫妻离婚之后,要协商好共同陪伴孩子的时间,而且要给孩子一个解释。如前面所说,以13岁为分界,解释方式也不同。
离婚后孩子容易心里空虚,爱粘人,而父母因为愧疚,对孩子过度补偿。关于补偿孩子,建议把握住刚刚离婚后的“安全感恢复期”,不要盲目无限制补偿孩子。
-05-
好的夫妻关系需要以下几种技巧
既然离婚对孩子多少都会造成伤害,那么何不从根源开始,维护好夫妻之间的关系?
➀
首先,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允许两个人存在分歧,
学着彼此分享和并存
。关注的对方的善意和长处,不要总在挑毛病。
➁
了解对方而不是评估对方
。夫妻要了解对方的成长背景和行为动机,而不是去想象对方应该做什么。
➂
你感觉不到对方的爱,
并不代表对方不爱你
,有可能是自己的感受能力有问题。
➃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正确的思考方式是:婚姻走到今天,
我应该负有什么责任?
这个思考会促进你婚姻往好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改变。
➄
先解决心情再处理事情。
咨询师在处理夫妻关系时有两个步骤:先把两方的情绪尽量降到同一个级别;再关注两个人的目标是否一致,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婚姻才能更好。
其实婚姻就像钟摆,时好时坏才是常态。
孩子也是一样,成长过程难免磕磕绊绊。所以聪明的夫妻都会拉着手吵架,我们也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