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RT一点
从杭州出发,艺术在等你(ART一点是国内最资深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平台之一,在京沪杭等核心都市拥有广泛关注度,创建于2013年,粉丝100000+,领先分享国内外重磅艺术信息,独享杭州艺术地图菜单、浙博杭博掌上艺术馆、中国美院南山书屋八折优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CA  ·  元宵夜的月华 ·  2 天前  
康石石  ·  香港科技大学的交互专业毕业就能当leader ·  2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Georgina ... ·  3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Georgina ... ·  3 天前  
康石石  ·  设计考研复试作品集,准备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RT一点

八百年后,曾与南宋对峙百年的王朝,带来120件奇珍|南宋官窑博物馆特展最后三天

ART一点  · 公众号  · 艺术  · 2018-03-20 19:40

正文


© 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优质艺术活动信息,欢迎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南宋官窑博物馆

· 源: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藏文物展

本文特约编辑 付玉婷 邓菲 薛晶

图片来自南宋官窑博物馆



金庸小说 《天龙八部》 里有这么一段故事,说萧峰为了救阿紫的命去长白山寻人参,哪知被困雪地,还好遇到一个女真人来此处打虎才得救。

那个女真人,名叫 完颜阿骨打 。后来萧峰被困大辽,也是完颜阿骨打率领众女真族人前去支援。

虽是小说,但历史上确有“完颜阿骨打”的存在——他正是 金朝开国皇帝

这个女真族建立的王朝,曾占据大半个中国,更与南宋对峙百年,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迅猛。


完颜阿骨打

女真部落演变表至南宋


今天,人们将金代文化起源称为 “金源文化” ,一种以 金上京都市文明 为核心,进而出现的复合文化现象。

然而,当我们试图探寻历史上有关金源文化概貌时却发现,文献记载几乎寥若晨星。

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地上、地下遗存,从丰富的考古学资料看来,金代的金源文化是如此灿烂辉煌。

八百年过去,南宋与金再度相遇——来自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120件(套)金代早期文物 ,正在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展出。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就位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南傍金太祖陵园,是中国唯一以金源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展馆。

这些金源文物,从北方来到西子湖畔,带你重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为你讲述金国开国的故事,探寻女真族崛起的奥秘。





展览现场

从一幅长卷说起

金与南宋的百年战争


800年前,女真人崛起于 “白山黑水” 之间——我国 东北疆北部 ,即现在 黑龙江阿城 的位置。

这里历来是兴王之地, 女真人先后征服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又伐灭了辽国和北宋,与南宋对峙了百年。

时间定位在公元1125年,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在向北行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皇帝,却已是一副阶下囚的打扮,他就是 辽代末代皇帝天祚帝 ;仅仅 隔了两年 ,又一支队伍向北行进,规模比之前更为浩大,十数万人正押送两位皇帝,一位是 宋徽宗 ,另一位是他的儿子 宋钦宗

这两支队伍都押送着皇帝前往同一个目的地—— 金朝的上京 ,听候一个人的处置——金朝第二位皇帝: 金太宗完颜晟 。连续灭亡两个王朝,是这位政治家在位十二年为金朝所做的最大功绩。

接下来,便是与南宋长达百年的对峙。


仪卫图(摹本) 辽(907-1125年)
来自《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内蒙古卷


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张明摹宋绘的《胡笳十八拍》长卷 ,画的就是金朝与南宋的百年战争, 《胡笳十八拍》 原是东汉蔡文姬的诗作,讲其流落匈奴之事,在此画中借古喻今。

徐徐展卷,身着南宋女子服饰的 “蔡文姬” 被押送到女真首领面前,兵士们正在劫掠她家中的财物。门口堆放着的成捆财物中,一把南宋典型器物——青瓷注子,和茶盏一起滚落在地。


明人摹宋绘《胡笳十八拍》局部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我们跟随她一起进入 “胡地” ,在十二世纪的风沙中一直抵达金都城上京。

作为都城的上京会宁地区,是金代女真的肇兴之地,也奠定了整个金王朝的发展。

最早,上京还没有城池殿宇,皇帝与百官都扎寨分散居住在草地上,住所称为 “皇帝寨”、“国相寨” ,从画中出现的 女真大营 ,我们还能依稀推测当年 “皇帝寨” 的样子。

此后,金人在这里 定都建城、改造工具、创立文字 ,吸纳辽、宋文化,以先进的中原文明为学习对象,最后实现了从游牧生活到商农并重的封建都城生活的转变。


金上京地理位置及交通

图片来自王绵厚《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金上京 会宁府城址图


金上京 宫城遗址平面图



崇金爱银

用最大的铜镜,穿最美的貂


在画中“行走”,女真服饰的特色清晰可见。

据考,金人 穿衣爱好白色 ,富者春夏季用丝,间或用白细布,秋冬则用 貂鼠、青鼠、狐皮、羊羔皮 ;贫者用牛马、猫犬、獐麋的皮为衫裤, 所穿的袜都用皮 。妇女多穿“大袄子”的无领上衣,状如中原男子的道服,下衣曰锦裙,并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

发型同样很有特色, 男子发式是 剃头顶发,留颅后之发,系以有色的丝条,耳垂金银环 女子多辫发或者盘发髻,侵入宋境之后,有裹逍遥巾或者头巾。 比如画中女子的帷帽,可以说是唐宋女子防风沙必备单品。


明人摹宋绘《胡笳十八拍》局部


金·张踞《文姬归汉图》局部

吉林省博物馆藏

阿城亚沟石刻图像。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镇以东5公里的一处山崖岩石上,图像为两人.左为女真男性武士像,头戴战盔,身着圆领窄袖袍,足着尖靴,收执短刀;右为女真女性,头戴帽,衣左衽,双手合袖,盘膝而坐。


金人劳作图
来自《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山西卷
1999年山西省屯留县李高乡宋村金墓出土


《六骏图》局部 金·赵霖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金合约 订立后有一段较长的和平时期,上京的规模在此时慢慢扩大,到 12世纪中叶 ,上京已成为了 东北地区经济最为繁华的城市 ——虽不比临安城的繁华,但也是 “汇八方珍奇,繁荣喧嚷”

彼时,住在金上京的城市居民,大部分是在金灭掉辽、宋以后,迁入上京地区的契丹人和汉人,他们当中有身怀技艺的工伎之民,也有商贾文人。

文化的融合,也逐渐从早期的粗糙、实用,蜕变为后期的精致、奢华。

金朝上流社会,就非常偏爱金银器、铜器作为日用品。 考古发现,在金上京遗址北城中,有用于冶炼的铁炉遗址和制车作坊遗址; 1978年发现一处金银店铺遗址,出土了大量银锭、银杯、银酒盏、银香炉以及撮形银器,有的上面还墨书女真文字。

金半圆形金饰件


金·葵花形银碗


金·银撮(墨书)


金·银酒杯


此次展览中,可见一面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双鱼镜 ,尽管本次展出为复制品,但依然可以直观感受到它的非同一般——镜身直径43厘米,重12.4千克,为迄今发现的 中国最大、最重的铜镜 ,是国家一级文物,被称为铜镜之王。

双鱼 ,是金代铜镜中采用最多的纹样,双鱼镜更是金代典型器物,出土较多。

一般镜背面都会布满水波纹,或波浪汹涌,掀起浪花,或层层波浪,卷起细浪;钮两侧各有一条鲤鱼,同向洄游,逐浪嬉戏。既体现了女真族身为渔猎民族的生活情感,且有多子多孙的祝福含义。

金“警巡院”双鱼纹铜镜


金八角形童子缠枝纹铜镜


金单龙纹铜镜


金“寿司博野宫”“肃宁县官”款菱花边仙人纹铜镜


由于与汉地的交流融合,金国流通的货币与宋代大致相同,有 铜币 交钞 两种。

金在铜钱制式上仿效北宋,圆形方孔钱,兼用宋、辽和伪齐铜钱。其中, “正隆元宝” 是金代最早的金属铸币,而展出的一枚 “大定通宝” 钱币,是金国金世宗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铸造的钱币,钱上字体仿瘦金书,造型简洁。除此之外, 还有“银铤”作为最早的称量货币使用

清代学者赵翼 所说: “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

金朝的转变,在这些遗留至今的器物上得到充分显现。

金·承安宝货(复制品)


金星云纹地螭龙纹錾刻银盘



两件踞坐龙

一段金朝兴亡史


金朝的兴起几乎是一个传奇,如飓风从北方刮来,迅猛崛起,迅速强大,快步融入先进文明。

但它又何其短促,刚刚巩固好的根基,居然一败再败,最终化为一股青烟,在历史的时空飘然远逝。


展览中的一座 坐龙雕像 ,于1956年出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如今已成 哈尔滨标志 ,原件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被视作镇馆之宝——这也是目前所见近代最早的龙造型文物。

这件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集合龙、麒麟、狮子、犬形象特点于一身,呈坐式,有金源神龙的美誉。女真人是狩猎民族,打猎往往带着狗,于是,被视作忠实伴侣的狗,才被塑造入龙形。


铜坐龙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铜坐龙 北京市白纸坊出土


2013年首都博物馆举行的“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别展”中也有一件铜坐龙,虽仍呈踞坐式,但更多地吸收了中原地区的龙型特点,加上了羽翼。

此时在位的是开创了 中兴之世 金章宗 。他吸收大量中原管理理念,在位的二十年间, 正礼乐,修刑法,改革官职 ,金朝似乎达到了鼎盛,但危机也同时酝酿——整个朝野开始不思进取,社会更是奢靡浮华。

不久,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蒙古首领 窝阔台 继位大汗后,发动了对金朝的最后进攻。在河南禹州境内三峰山,金军的主力被蒙古军打败,百年金朝大势已去。

在展出的文物中,你会看到一些女真兵器,包括一对随葬的铜马镫。 据说,女真人及其重视坐骑,死后要有马镫随葬。


这个马背上的部族,带了来一个乾坤急转、荣枯骤变的朝代。

它“辉煌得迅猛,灭亡得也疾速”,余下这些近千年前的遗存,供我们凭吊。




金 铜马镫


金树叶形玛瑙佩饰


金寿字琵琶形铜印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