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经
"钱经"专注于钱的经营之道。钱生钱、利滚利,时间是您的最佳理财经理。K线语言会说话,它会告诉你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我们要学会使用它与资本市场进行对话。教育启示、人生经验、思想智慧、哲学哲理,健康养生:无价之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钱经

疫情之后,中国或成世界最大赢家!

钱经  · 公众号  ·  · 2020-02-28 07:17

正文


做财富的传播者, 路同行,一起成长


疫情之后,中国或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赢家:

1: 在威慑力方面

中国借助这次疫情,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举国动员能力:空运能力和铁路运输能力都是日本的数倍,一周可建上千病床的高等级战争医院,人员和物资可闪电般往前线调动,数千万人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这是举世无双的战争动员能力。

表面上停下来的中国,其实进行了一场史诗级的战略物资配置。 于是这让个别国家对中国充满了敬畏,从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真是上兵伐谋!

2: 在金融方面

这次疫情虽然最先在中国发生,但是中国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疫情控制住,并且进入收尾阶段。中国启动宽松的财政政策,股市一路上涨,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

而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疫情却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个各国金融震荡,资金外逃……

于是,中国顺理成章的成了资金的避风港,成了背后真正的赢家。


3: 在价值观方面

人们关注的不再只是创富的故事,而是疫情中的各种英雄事迹;


人们渴望的不再只是赚钱,而是更加真正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人们关注的不再只是大人物,还有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小人物,比如医生、护士、小商贩、快递员、司机等等。


我们有多久没有感受到这种美德散发的光芒了?



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变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境界的智慧。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态好多了,那么,疫情对当前中国经济究竟带来哪些影响? 接下来 听听权威专家的分析。

一问: 经济基本盘能稳住吗?


  • 短期干扰不影响中长期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属于短期外部冲击,对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影响不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表示,一般而言,一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必然会对短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不会对中长期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 待冲击平息后,经济社会活动将一切回归正常。

专家分析认为,从产业来讲,短期内对2月份、3月份的服务业影响较大,其中 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和航空业受影响最大 ;由于快递畅通性下降,包括网购在内的 商业零售业会受到较大影响 。对于工业和建筑业来说,一季度稍有影响,主要体现在2月份,3月份可恢复正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立强表示,“封城”、限制人员流动、企业停产停工等举措会使我国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冲击,但这些举措有利于防控疫情。 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将在疫情过后集中反弹,带动经济回升,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逐渐回暖。 从中长期看,疫情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

“此次疫情可视为一个短期的经济冲击,使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有一个短期平移。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冲击将逐渐减弱, 经济增长终究还是要回到原有的轨迹。 因此,长期内不影响经济向好的根本趋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琛伟说。

二问: 中小企业能撑住吗?


  • 中小企业将承受较大压力


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受限、各地延迟复工,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消费需求短期内下滑,已给不少地区的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造成明显影响。专家普遍认为,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正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杨立强认为,消费需求下滑可能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因缺少订单出现现金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人员流动受限还直接或间接导致全国物流成本上升,在短期内推高物价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供应链和节后返工受其影响,抬升企业生产成本。王小广则认为, 一些小微服务型企业或因难以承受短期冲击,可能出现倒闭的情况。

此外,疫情期间的外贸出口和投资活动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王琛伟表示,客观来讲,一些国家可能会因限制疫情传播,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限制条件。与此同时,投资活动可能会放缓步伐,由于近期很多经济活动都会受到限制,投资项目前期报建手续可能推迟,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进度。


  • 重点帮扶困难中小企业


“在当前经济承压下行的大背景下,政府亟需出台一些针对性的举措,尤其是需要对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在税费、金融和社保等方面给予支持性政策,帮助特定企业、行业、地区、人群渡过难关,以减小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王小广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盛朝迅认为,一方面,银行要让利给实体经济,通过降息降利减少企业财务成本。无论对于个人贷款还是企业贷款,都要 给与一个特殊时期的延期 ,避免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或个人破产倒闭潮。另一方面,不要饮鸩止渴。 坚持“房住不炒”政策不动摇。

杨立强表示,疫情结束后, 建议采取减税、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刺激消费,扶持和帮助受影响的服务业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疏解就业压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措施,扶持受影响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和外贸企业。

三问: 如何在疫情中化危为机?


  • 应看到其中潜在的积极因素


虽然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但不能过分夸大其负面影响,我们 应当看到其中潜在的积极因素 ,比如一些行业正在努力化危为机。

“在疫情影响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居家办公、虚拟会务/商务、线上教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杨立强认为,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向大众生活、企业经营、政府管理、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渗透和扩展。他指出, 疫情结束后疫病防控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疫情过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早在2003年防控SARS阻击战中,就有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不少企业为了‘活命’被迫自我进化,最后冲破困境化茧成蝶。”王琛伟表示,疫情在给一些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未必不是行业整合、升级的一个时机 。“只要这些企业没有在疫情中倒下去,那么疫情过后一些‘憋了很久’的经济活动将集中暴发。疫情过后也会有较强经济反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