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先要求律师要熟悉所服务企业的业务。宏观上,了解
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模式、业务端上下游情况、涉及合同类型、合同内部管理流程
等;微观上,要了解
客户需求及关注点、合同签订背景、交易结构、履行风险
等等。
这是因为,
所有合同,本质上都与交易行为密不可分
。因此,审查合同,本质上要了解的是
交易行为背后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示范文本
等,并对交易行为所涉及的
常见法律纠纷
做到心中有数。
没有完美的合同,也就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交易。
诚然,合同审查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企业消除风险,但能帮助客户防控风险,未雨绸缪。防控风险的第一步是
识别风险
,第二步便是“对症下药”,
提出防范建议、给出防范措施指引
。
这正是合同审查的价值彰显之处——发生纠纷时,优秀的合同审查可在事前就起到干预作用,
使合同主体的损失可控或存在救济空间
。
然而,有这类需求的法律人如
民商事律师、企业法务
等,很难通过业务的积累提高合同审查技能的熟练度。对于如何明确这类合同的
要点、注意事项、适用类型
等,需要跟随有经验的资深律师进行深入、高效的学习,找到精进合同业务的“门把手”。
这就决定了,合同的管理,应当是
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
。
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指的是
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
。因而,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合同管理后的管理。
合同管理的系统性,意味着
凡是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
;动态性则要求律师
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
,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因而,针对上述不同阶段的合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比如,
在合同签订前
,审查重心应该放在
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以及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
上。
比如,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
,应当
重点审查合同各主要条款上
——用词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清楚?约定是否明确?对合同条款的审查,既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
签订时应当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应提供加盖公章的授权委托书
;此时,加盖分公司章是否有效?加盖部门章是否有效?部门经理的签字是否有效?
此外还有
担保合同的签订
。哪些财产可以用来做担保?保证人有哪些资质要求?如何拟定?
再比如,
合同履行过程中
,面对可能的风险,
如何制定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
,保证签署后的合同原件、复印件能得到规范管理?
曹志龙老师的课程,将对上述重难点进行细致讲解。他将针对不同阶段的
合同审查要点
,给出不同的
防控策略
,并详细梳理企业合同合规管理的
八大流程、六大要点
,为律师制定企业合同管理方法提供指引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