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8年世界杯被比利时逆转后,日本拍了一部叫《罗斯托夫的14秒》的纪录片来总结失败的原因,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拉上了比利时的球员一起参与...
不知道,今年的奥运会之后,日本男篮会不会出新片,名字我都帮他们想好了:
《巴黎奥运会的16秒》
面对东道主法国男篮,在河村勇辉两罚全中以后,日本男篮建立了4分的领先优势。
剩余时间,16秒。
按理说,这需要两个进攻回合才能追回来,
除非,3+1...
怕什么来什么。
别忘了,这是在巴黎。
不用纠结和讨论,这一球就是有主场哨的成份在,裁判帮大忙了。哪怕河村真的有身体接触,那也是体毛哨。
但没办法,裁判就是吹了。
打加时的话,什么结果,大伙心里有数,八村早早被罚下,文班天赋压制。
日本男篮输掉了队史上最遗憾的一场世界大赛。
我相信,在多年以后,日本男篮球迷也都会回想起差一点运气能赢法国队那个遥远的夜晚。
这种感觉,屏幕前的你我早就有过。
就像咱中国球迷回忆08年王治郅那个踩线三分的那样。
所以,我不确定这是日本篮球的起点,还是巅峰。
但是在今天凌晨,我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说不羡慕,说不酸,那都TMD是假的...
一支来自亚洲的男子篮球队,竟然能和奥运会的东道主、具备夺牌竞争力的法国、拥有史诗级天赋的文班亚马带领的球队,战至终章。
承认对方的优秀,认可他们的能力,对于我来说并不难:
日本男篮,就是亚洲之光,就是亚洲最强球队。
所以,不要研究咱们能不能赢,要思考的是输多少分的问题。
更可怕扎心的一点:日本男篮不愿意全主力和我们玩那些没啥意义的比赛,比如亚洲杯...
他们的眼光,是世界杯,是奥运会。
日本输法国,这是莫大的遗憾,但仔细一想我们自己,甚至被虐的机会都没有...
羡慕以后,是心酸。
从去年世界杯击败芬兰,再到如今把法国逼到绝境,靠主场哨才赢球,可以这么说:
小日子过得很不错的日本男篮,算是扒下了某支球队的底裤,把差距很直观地暴露。
你说人种问题,没法像老黑那样蹦蹦跳跳,这不假。篮球确实是一项很依赖身体素质的运动,南苏丹“人均杜兰特”,就是更适合。
但是,人家日本男篮的选手,和你正经没区别,黑头发黄皮肤。如果你非得钻牛角尖,说他们有混血有归化。
试问一句:咱就没有么?
你说后卫线,人家的主控,1米72,条件就好了?
河村勇辉也就庆幸他出生在日本,否则他可能都进不了大学校队,老老实实找个班上吧。
可如今,他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控卫,面对法国29+7+6,这是我看过的,亚洲的黄种人1号位,在世界大赛舞台上的最强表演。
多说一句,河村这小子,除了身高和爆发力,都是世界级。
速度、核心、力量、视野、投篮都很好,尤其是控球和脚步的速率,太强了。
这不是昙花一现,去年世界杯,
逆转芬兰,拿了25分9助,击败委内瑞拉,拿了19分11助,击败佛得角,14分8助攻。
咱中国男篮,哪个明星后卫能做到?
不夸张地说,
我们的控卫,先慢慢把球过半场在原地不动,在用手指你头顶上转一圈队友慢慢的跑战术就这种打法,落后国际至少20年。
这句话,我加红加粗,欢迎反驳。
做不到,有差距,就老实承认。
什么是基本功?能在这种大赛里发挥出来的,那才是基本功。
咱的一号位,过半场都费劲,5米没人的大空位都不敢投,连罚球都让球迷提心吊胆,河村把对面的一众NBA球员当猴耍,管你是亚马还是冠马,该军训军训。
练就有效,这种浅显的道理,隔壁家的小学生都懂,但真正做到却很难。
和世界顶级天赋相比,亚洲人从事篮球运动,都属于“笨鸟”,有几个人能做到像河村那样笨鸟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