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何炅流泪回忆童年经历:“不许哭!”,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原来这么大!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2-08 07:37

正文



陪娃这么多年,最最让人头疼的一定是娃他又双叒叕哭了!


尤其是这段时间不能出门,天天关在家里,哭的频率上涨了不少有木有!


吃饭饭菜不合胃口,他也能哭;

看到路边受伤的小动物也会哭;

甚至不给他穿指定的衣服同样也哭给你看。



不少家长被这个爱哭的小家伙折磨到崩溃,同时心里也十分地担忧。


因为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娃太爱哭并是一件好事情,女孩子爱哭会养成太过脆弱的性格,男孩子爱哭就是没有男子气概。



所以每当娃哭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阻止,我经常听见有家长对自家娃说:


“一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

“动不动就哭,没出息”

“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


其实,爱哭并不是一件坏事,真正对娃造成伤害的,反而是那些拼命阻止他们哭泣的大人们。




也许在我们看来娃哭起来莫名其妙,然而在娃的内心往往是因为各种负面情绪堆积才会哭泣。


1岁以前的娃哭闹, 可能只是因为饿了,困了又或者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要怎么告诉妈妈,所以只能通过哭泣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2岁的娃哭, 可能是他在为内心渴望独立,而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做好的现实感到焦虑;


3-5岁的娃, 可能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而感到沮丧苦恼。

……



娃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 如果家长没有了解背后的原因,只会通过暴力行为来止哭,当然没有用!


而且表面来看,不许娃哭好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但是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娃的问题却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解决。 相反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反而会让娃的悲痛和难过翻倍。




娃爱哭其实有时候不是一件坏事,他们只是情绪更加敏感而已。如果我们好好引导,反而会让他们拥有更强的共情能力!


著名主持人何炅曾经自己爆料说:


自己小时候特别爱哭。



每次跟哥哥闹矛盾,父亲总会偏袒哥哥,因为他觉得男孩子不可以哭,但自己每次都会哭。


父亲越说“不许哭”,自己哭的更厉害,所以在兄弟争吵中,自己从没占到过优势。


长大后,何老师依然还是那个感性的容易哭的男人,但却依旧没有影响他成为优秀的主持人,相反他的敏感让他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这种共情能力让他在主持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在娃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那么成熟的时候,经常会通过哭闹来吸引我们的注意,父母这个时候如何处理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感受娃内心的需求,而不是粗暴地制止娃哭泣,强迫娃顺从我们的意思。




娃哭的时候,我们最先做的是要接纳娃这种情绪,先让他们把内心的悲伤发泄出来,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千万不要想着这个时候跟娃讲道理,因为他这会儿内心还在为自己的小事情难过,根本没有心情听你讲道理。



也不能他们一哭我们就烦躁,然后大嗓门儿地吼娃。


这样做不但没有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他会觉得你跟他不是一条战线,自己这么伤心难过,爸爸妈妈居然不能体谅我的心情。




当然,接纳娃的情绪,并不是意味着要放着娃一直哭,我们可以在他们哭泣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抱抱,或者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膀和背,帮他缓解情绪。


如果孩子是因为失败、遭遇挫折哭泣,我们可以告诉他:


没有关系,爸爸/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哭出来就好了,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你给予娃情绪的安抚往往能够让他们更快平息悲伤,因为知道有父母陪伴,内心得到了足够的安抚。



当然,如果娃是无理取闹地哭闹,那就站在一边静静地看他表演就好,等他们发现哭泣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慢慢就会平静下来。




娃哭完了不能就完事了,咱们要了解他们为什么哭?


可以问问娃刚刚为什么哭?可不可以告诉妈妈?


在娃告诉我们原因以后,咱们要帮他解决问题,避免下次再因为同样的事而哭泣。


同时,这也是在给娃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


心里难过可以用哭宣泄自己的情绪,但不可以把哭当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娃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娃情绪表达的正常途径,也是娃成长的一部分。


咱们当父母的要学会尊重娃的情绪,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会他处理自己的情绪,给予他成长的机会,锻炼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