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民微分享
“赵民微分享”是赵民的自媒体频道。以长期的读书阅世经验,为您分析行业动向,判断经济大势,点评最新时事,指点心中迷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赵民微分享

宇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循环?

赵民微分享  · 公众号  ·  · 2018-09-09 14:48

正文

文章来源: 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ID:huanqiukexue)

作者:吴非


138亿年前,大爆炸拉开了宇宙演化的序幕。但这就是时间的开端吗?在大爆炸之前、在现在的宇宙终结之后,还有另一个宇宙存在吗?在一篇最近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的论文中,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像中的一类图案,是比大爆炸更为古老的黑洞的遗迹。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成为循环宇宙说的有力证据。



“原初引力波”乌龙


彭罗斯的最新研究,要从2014年的一起乌龙事件说起。


冰封的南极大陆人迹罕至,成为备受物理学家青睐的天文观测场所。南极干燥的空气、极高的空气透明度,使得从这里接收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信号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点都清晰。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 第二代BICEP南极望远镜, 就建在地理南极点附近。


BICEP2南极望远镜(图片来源:哈佛大学)


2014年3月,BICEP2团队宣布了一项在当时震动了整个科学界的发现: 他们在CMB图像中找到了原初引力波留下的印迹。


在CMB图像中,研究团队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或沿顺时针,或沿逆时针扭曲的偏振信号,此类信号被称作“B模式偏振信号”。要产生偏振,一定是宇宙中的光子受到某类波动干扰。此前科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宇宙尺度上, 这类信号只可能来自一种情况:宇宙暴胀时的原初引力波。 也就是说,如果B模式偏振信号被证实,那么我们将首次为暴胀假说找到直接证据。



原初引力波的发现意义非凡,不过好景不长,仅仅两个月后,就有宇宙学家对BICEP2团队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研究中的方法出现了错误,他们得到的所谓“B模式偏振信号”,可能只是受银河系尘埃干扰而产生的噪音信号。


随着普朗克卫星的数据不断传回,在发表最初结论半年后,BICEP2团队在论文中承认,其信号 “很可能来自星际尘埃”。 至此,这项曾轰动一时的“重磅发现”逐渐归于沉寂。


不过,并非所有物理学家都认同这一解释,彭罗斯就基于BICEP2团队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循环的宇宙?


现年87岁的彭罗斯是当代最近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除了与霍金共同证明奇点存在的条件,并提出了著名的宇宙监督假说,他还贡献了一些看似脑洞大开、极富争议的想法。 共形宇宙循环学说(CCC) 就是其中之一。



罗杰·彭罗斯(图片来源:wikimedia)


2004年,彭罗斯与其他几位理论物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这一学说。随后,这一观点随着彭罗斯在2010年出版的著作《时间轮回:宇宙的新观点》(Cycles of Time: AnExtraordinary New View of the Universe)开始为人所熟知。传统的宇宙学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而在此之前,所有的物质都集中在一个奇点,“时间”这一概念也不存在。与此相对的,是一批认为时间没有开端的理论:在大爆炸之前,就有另一个宇宙存在。前一个宇宙在经历一场坍缩后,密度达到最大点,进而触发138亿年前的大爆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