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投中网(ID:
China-Venture)
作者:
晨曦
疫情之下,酒店、旅游等中小企业纷纷陷入窘境,餐饮巨头直呼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此时,部分保险公司却审时度势,瞄准商机,精准出击。
“每天有10万人购买。”泰康保险经纪人陈然称,泰康爱心保是泰康人寿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研发一款公益产品,人均只需100元,便能买到一份保额为20万元的保险,保险期限为一年。
事实上,不仅仅是泰康保险,太平洋保险、天安保险等较为传统的保险公司,腾讯、京东、小米也都在疫情期间相继推出了针对疫情的保险产品,积极加入“战疫”。
险企蜂拥而至,实际理赔状况如何?截至目前,中国太平保险已完成6例疫情保险理赔;中国人寿完成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险客户理赔,合计赔付511万元;平安人寿完成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险客户理赔,合计赔付71万元。此外,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富德生命人寿等均有完成不同数量的保险理赔事件。
那么,保险公司针对疫情推出的保险产品有何异同,作为普通消费者是否有必要购买此类保险产品,监管部门对此持何态度?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月11日9时18分,全国确诊病例42708例,疑似病例21675例,累计死亡人数1017人,治愈人数3998例。
日趋上升的确诊病例背后,关乎患者的损失,如何降低损失或将损失最小化,保险成为选择途径之一。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期,有互联网公司旗下保险平台近期接到的咨询量明显增加,医疗险销售呈明显上升态势。
“每一次大疫情过后,都会出现投保率增加的现象。”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直言。
消费需求之下,保险公司摩拳擦掌,保险产品应运而生。
1月底,泰康人寿推出一款名为“泰康爱心保”的保险产品,其销售人员陈然告诉投中网,泰康爱心保是泰康人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推出的一款公益产品,消费者只需100元便可购买一份价值20万,保险期限为一年的保险产品,出生满30天~70岁可投保,每人最高购5份。
“没有观察期,24小时生效。”陈然称,泰康爱心保随买随用,但消费者只能为自己的直系亲属购买,不能帮助旁系亲属购买。
“这是一个消费型保险,除了冠状肺炎以外,万一造成身故和高残也是赔付的。”陈然介绍。泰康爱心保赔付的范围为:一年内因意外身故赔20万;一年内因意外伤残比例赔;确诊新型冠状肺炎身故20万。
“每天有10万人购买。”陈然说这是泰康爱心保近期的销售额,购买后,保险公司会把电子合同发到购买者邮箱。
泰康爱心保价格便宜,赔保范围相对明确,相比之下,太平洋保险针对疫情推出的“太享福”理赔范围则相对较广,价格也更贵。
太平洋保险销售人员杨力告诉投中网,“太享福”是太保针对当下疫情推出的产品,产品包含100万到400万保额的医疗报销,住院期间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可提供费用垫付和报销。
另外,针对冠状病毒,“太享福”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医保范围限制,取消免赔额、免赔比例和免赔天数的限制,保单生效就可以开始报销,产品还保障55种轻症、105种重大疾病、轻症豁免保费、特定重疾双倍赔付。
声称是针对疫情推出的保险产品,但在“太享福”的理赔范围内,却并没有明确哪项是针对本次疫情的理赔?
对此,杨力称疫情理赔包含在“医疗”理赔范围内,具体的理赔方案为,按比例赔付,即社保及政府报销完后,剩下的全部由保险公司报销。
泰康、太平洋只是众多推出新款保险产品中代表之二。据投中网统计,目前腾讯微保、小米保险、京东保险等也推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0免赔无等待期保险的保险产品。
其中,腾讯微保的产品名称为“微医保·百万医疗险”承保机构为泰康在线,保费首月3元,次月12元起,包含100种重疾,一般疾病及意外;京东保险产品名称为“平安e生宝”承保机构为平安健康保险,每月217元起,包含一般医疗,恶性肿瘤保险金及恶性肿瘤保险津贴;小米保险产品为“米医保·百万医疗险”,由易安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首月1元,次月22.5元起。
疫情之下,保险产品花样百出,品类繁多,这些保险产品有坑吗,消费者应该买吗,又该如何买?
“有些是早有的产品,就是骗人,瞎蹭热点卖保险。”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王静告诉投中网。王静称,新的保险产品都需要提前报备银保监审批,审批后才能发售,过年期间,银保监不上班,精算师也不上班,这些保险产品如何通过,足以说明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就泰康爱心保而言,其本质就是一个意外险,只是在意外险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型肺炎的赔偿责任。
事实上,部分保险公司在原有的保险产品中,扩宽理赔范围并非不无原因,但若因此以疫情为噱头,称是公司推荐的新款产品,却有欠妥之处。
面对疫情蔓延,2月3日,银保监人身保险部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要优化现有产品理赔标准,适当扩展保险责任。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客户取消等待期(观察期)、免赔额、定点医院等限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目前已有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华夏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君康人寿、长安责任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扩展相关产品保险责任。
但在此背景下,也有部分些保险公司推出的所谓针对疫情的保险产品,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以太平洋保险为例,其销售人员杨力在销售“太享福”时,疫情赔付险种显然不是销售重点,她想销售的是含有疫情赔付的整套险种,但在这整套险种中,疫情赔付险只是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