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谈心社
网易新闻原创栏目《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谈心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大风蓝色预警!多地最高气温降幅达10℃! ·  19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红色内裤引发投诉,胖东来致歉!业内人士:别过 ... ·  19 小时前  
河南市场监管  ·  假日不放松 监管不打烊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谈心社

坐一趟京沪高铁,比纽交所炒股还刺激

谈心社  · 公众号  ·  · 2024-08-02 12:4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京沪高铁上独特的商务精英氛围,经常打工的人对它的感受尤为深刻。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京沪高铁成为打工专线的现象,以及其给打工人带来的便利和挑战。文章中涵盖了京沪高铁的特点、乘客们的反应以及打工人心态的变化等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京沪高铁的商务精英氛围

京沪高铁因商务精英氛围浓厚而备受关注,列车上充斥着一种紧张的工作氛围,乘客们经常在工作中度过旅途。

关键观点2: 打工人对京沪高铁的依赖

由于京沪高铁的高效和便捷,越来越多的打工人选择乘坐这趟列车往返于京沪之间。这也使得这趟列车成为他们展示自己工作效率的舞台。

关键观点3: 乘客的反应与心态变化

乘客们对于在列车上工作的现象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将其视为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则感到压力和不适应。

关键观点4: 京沪高铁的特点与便利

京沪高铁具有高速、准时、配备齐全等特点,为打工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配置到氛围,京沪高铁早已成为打工人展示自己职业素养的舞台。

关键观点5: 自嘲与感慨背后的真实情感

许多人在自嘲乘坐京沪高铁是打工专线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奔波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反映了现代人生活的压力和追求成功的渴望。


正文


经常打工的人都知道,上班容易下班难。

怕快到下班时,空气突然安静,群里突然领导关心,呼叫一会再来开个会;

怕好不容易离开写字楼,又有紧急加班任务,随时随地翻出电脑就得开始干活;


怕人在外地,还在路途上奔波,还得腾出手来处理工作……


更怕一个不小心,就把以上环节集齐了并成为日常。

就在最近,传说中 京沪高铁上的打工专线 走红网络,原因无他,实在是 班味太重 了。

图源: 小红书@@可夏♥,已获授权


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有的人看着已经休假了,实际他在上班;有的人身在商务座、一等座,好像已拥抱诗和远方,实际“ 味儿常伴吾身 ”。

第一批传说中京沪线上的“商务精英”,已经现原形了。

早在初中时, 地理 课本上便会提到: 串通中国最重要两个城市的铁路线路,京沪线,是中国铁路大动脉之一。

而提起如今它的繁忙程度,你可能很难想象:最快能到 4分钟 一班列车,堪比早高峰地铁发车一般的频率。


是目前国内最忙碌的高铁,也是中国最赚钱的高铁之一,2023年营收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10%。/图 源:12306


发车快,还只是它的优点之一, 传闻中人气最高的几趟列车 还以准时著称。


如G21/G22车次的列车,‌均采用复兴号动车组,沿途仅停靠南京南站,‌全程1318公里最快仅需要4小时18分钟。


平时就够快了,关键时刻它还能更快——一旦误点,列车为了追时间,可能直接将时速提至 每小时350公里。

风驰电掣不说,如果与其他并行线路与它冲突,就需要停下来等它驶过后再走。

不仅如此,列车上还专门增加了充电插头,设置了免费WiFi,方便大家乘车使用。

网友:什么东西嗖一 下过去了?

从速度到配置,京沪高铁的privilege已经尽数体现,可以想象,乘坐京沪线一路旅行该是多么便捷舒爽。


然而事与愿违,京沪高铁是快捷的,方便的, 也是不知道怎么就成了“上班圣地”的。


一旦登上G21/22或G1/G2等车次,难免感觉氛围“暗流涌动”,没有度假的喜悦,没有旅途的喧嚣,一切显得那么平静……


静到有些让人发怵。

图源:抖音评论区

据乘坐过的网友前方发来反馈,身在列车上,眼前总离不开一个画面:


在座的大家都穿着衬衫、西装、Polo衫,有时正襟危坐,有时眉头紧锁。

就像酱婶儿 / 图源:灵动指尖胡永刚(小红书@藤子F不二雄),已获授权

他们面前都摆着笔记本电脑,手指翻飞,精英范十足地…… 在办公。


“走过一节车厢你能路过二十台苹果、十 五台Thinkpad。

平均每节车厢,能看着二十杯瑞幸、十杯星巴克,还有上海旅客带上来的 manner。


当然了,也会有我们办公人士必不可少的茶杯。/图源:小红书@北漂小杨,已获授权

此情此景,如果不是看到窗外的风景、车上的座位,恍惚以为是在哪家企业工位。

从配置到氛围,京沪高铁上早已工作氛围拉满,以至于初次乘坐的乘客有时难免局促: 这给我干哪来了?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有人十年间未曾听到的标准美音,也可以看到有人在用小众语言收发邮件。

图源:抖音评论区,下同

更能看见前边的人在精准赋能,后面的人在建构矩阵,左边的人在捕捉行业痛点,右边的人在对齐颗粒度。

不免感叹:精英,这就是精英吧!

有人将这趟列车称呼为“精英列车”:不论是乘客们分秒必争的工作习惯,还是 效率高于一切 的做事准则,都无不让人心头一震。

虽然不是来自同一家企业、甚至都不是一个行业,但大家的作息都出奇一致——


9点之前,普遍在闭目养神,抓紧休息; 9点一过, 紧锣密鼓开始处理工作事务,氛围突出一个乱中有序。


图源:小红书@@可夏♥,已获授权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 甚至,大家工作的样子都很一致。
看电脑的身体前倾,有时嘴里念念有词,手上的不是待交的报表,就是需要回报的PPT;


接打电话的无线耳机不可少,嘴里说的都是办公敏感词,不是“需求是什么”,就是接连不断的 “好的”“马上”“等下发您”。


这趟车便是G2/图源:灵动指尖胡永刚(小红书@藤子F不二雄),已获授权

一般而言,一趟高铁的票先是二等座卖完,再是一等座、商务座。

但京沪高铁是个例外,没票的一般是一等座和商务座。

图源:12306

相信很多人也发现了,在这张售票图中,还多了一种 “优选一等” 座位。

这是在G开头数字28以内的京沪专列上(最多中间只停靠四个城市的快速专线)专门开通的。

据介绍,相比传统座位,优选座的空间更宽敞,配备阅读灯、折叠桌等,还可通过触摸式面板调节椅背角度,同时乘客可使用专区进站候车——

每一项,都很方便在线办公。

以至于在类似氛围的影响下,有乘客表示:不干点什么,都不好意思坐这一趟高铁。

有人发现隔壁拿出两部手机一台笔记本,此时看一眼包里的鸭脖都觉得“不合时宜”;

图源:抖音评论区

有人本来想吃柠檬凤爪小水果,结果看身边的人一路英语、日语不同开会,硬是战战兢兢看了一路网课;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下同

那种感觉,好像时时刻刻有人在耳边提醒: 你这个时候,你怎么睡得着/吃得下/玩得进去的?

当然,面对京沪高铁如此场面,不乏有人将思路打开:这可不是一辆简单的列车,如果你拿着简历来到商务座——

有没有可能,这里才是真正的BOSS直聘或者寻找合作机会的最佳地点。

在最近的网络传说里, “京沪高铁精英范儿多足,一般人你都不知道” 的feel盛名在外。

然而还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经常打工的人都知道, 打工人在哪,哪就是工位。

当真正成为一名京沪高铁的“商务精英”乘客,恐怕个中滋味,才能真正明白。

“京沪高铁更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要知道它还有一个称号: 高级吗喽运输车。

以前京沪之间要么飞机,要么火车,总归要一天才能到。 但是现在,京沪之间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被压缩到4个半小时就能抵达。

要是规划合理,甚至可以当天打来回。


这样的高效率,对于“打工喽”来说,意义毫无疑问是重大的:


可以让你迅速在领导或客户面前装孙子,还是 风雨无忧,日 夜兼程的那种


要是时间选得好的话,早上犯的错,中午就能挨骂了。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下同

同时,京沪高铁可以让你迅速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摸鱼,使命必达。

“从上海到南京,本想休息一下,结果领导说坐车时间正好能赶一个报告。”

“我们的目标是是?把打工人的效率值拉 极致!


而经过长期摸索总结,还 有人总 出乘坐 特定班 次,保证不会浪费打工人一点时间:

乘坐G1,正好陪甲方爸爸在午饭应酬; 乘坐G11,正好陪甲方爸爸晚饭应酬; 坐G21,正好陪甲方爸爸夜宵应酬。


董事会没有你的席位, 这列能装满1000多个“ 打工喽 ”的列车,你可以有一席之地。


冷知识:京沪高铁提供月票服 务,甚至可以包月购买。


为了方便工作和应酬,频繁往返于京沪、乘坐京沪高铁成为打工人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有人好奇 高铁票也不便宜,为什么不 干脆 坐飞机,不是更方便?


答案或许是:飞机还要跑到郊区奔机场,候机时间也长,也有可能误点,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


商务座要接近2000块,我有次问同事为啥不买机票只要900多,她说 飞机上不能开会。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