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杏仁医生
在杏仁,中国最优秀的 42 万医生,给你值得信赖的健康答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台新闻910  ·  短视频“刷”成2300度近视?这些习惯需要改 ·  昨天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筹备组征集公告 ·  昨天  
Z Finance  ·  速来火山引擎白嫖满血版DeepSeek,邀请 ... ·  3 天前  
Z Finance  ·  速来火山引擎白嫖满血版DeepSeek,邀请 ... ·  3 天前  
一口老井  ·  董小姐的棋局,是妙招还是险棋? ·  3 天前  
一口老井  ·  董小姐的棋局,是妙招还是险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杏仁医生

医生:我为何剪你的衣服,因为生死只在分秒之间!

杏仁医生  · 公众号  ·  · 2017-09-28 20:15

正文

近日,被一件新闻刷屏。 患者心脏骤停,医院立即在持续心脏按压下给予抢救,为了争取时间,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剪开了患者衣物并放在一旁。人救活后家属带着警察到了医院,医护人员凑钱赔了1000块。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热议。且不论医院是否有责任赔偿。单就当时的病情险情来看。患者被送往医院时, 心脏已经在不间断地停跳,所以在查明病因前,必须通过人工心肺仪维持生命体征,为诊断赢得时间。而插入人工心肺仪需通过大腿根部穿刺。所以直接剪掉身上的衣裤是最节省时间的办法。

并且一般认为,心脏停止超过5min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所以这位患者的命可以说是被医生们拼死抢救回来的。

其实突发心脏骤停的案例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有些因为及时抢救而幸免于难。有些却

没有那么幸运!并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就在近日,9月23号,在新加波金沙举行的首届亚洲格斗冠军赛。年仅32岁的世界健美健身协会会长帕迪,在打了一场明星泰拳比赛后,因心脏骤停和呼吸衰竭猝死。第二天就火葬了。

也是在前段时间,在美国行医的华人医生,甄博士在洛杉矶行车时,见一身穿运动裤,运动鞋的东方男青年躺在地上,几个人围在旁边不知所措,急忙下车查看后,发现躺在地上的年轻人无呼吸,无脉搏。他当机立断,喊旁边的人拨打911救护中心电话,同时立即对男青年实施心肺复苏,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三分钟过去了,患者没有复苏迹象。在一名路过的护士帮助下,甄医生继续抢救,经过将近10分钟的不懈努力,患者终于有了自主呼吸。


9月14日,广西柳州一男子打球时突发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刚好几位心内科医生在旁边打球,见状立刻上前轮流对其实施心肺复苏。因救治及时,患者目前病情稳定。


在中国公布的资料中,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死亡。

而中国每年猝死的中青年多达55万人


”猝死“:无从防范的夺命飞刀


WHO定义猝死:平素身体健康或看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6小时之

内)。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且死亡者多为心脏性猝死,也称心源性猝死。

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有关心脏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

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

之内。”


而在普通人印象中,说到“猝死”首先想到的是心梗,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90%是

由于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而猝死主要成因就是冠心病。

而导致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有一下几方面:

一,过度劳累

过度的体育活动,连续紧张的劳累等,都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

二,激动

有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是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据报道,美国有一个州,平均每10场球赛,就有8名观众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三,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塞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国内外都有资料说明,周末、节假日急性心梗的发病率较高。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易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猝死“之前,有哪些危险信号?


关于“猝死”前的危险信号,请记住2个关键字:胸痛和大汗。它可以帮助您迅速判断是不是心肌梗死。


男性:持续胸痛(67%)和大汗(70%)

女性:放射痛,后背痛,恶心,呕吐多,胸痛和大汗则相对少见。

老年人:发作时即使不怎么疼,出大汗也要注意

记住了,胸痛和大汗。



当胸痛发作时,可以含服硝酸甘油,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心绞痛,含服1-3片,可以缓

解。如果不缓解可以再含服一片,最多不超过三片后,胸痛还没有缓解,不建议再含

服。

除此之外,不建议心梗病人服用其他药品。并且建议心梗出现后无论服用药品是否

有缓解都应该尽快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猝死高危人群有以下几种:

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

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

吸烟者,肥胖者,缺乏运动及工作紧张者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预防猝死四大法宝

“魔鬼时间’慎起居

70%-80%的心脑血管猝发都在上午6-12时,因此锻炼最好避开这段时间

饮食清淡

多吃各种颜色的蔬菜,西红柿,胡萝卜。五谷杂粮。黑木耳,黑芝麻每日适量吃。此外,每天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中老年人最好住在城区

以免发病时离医院远而耽误抢救;高危人群单独外出时,应带上必备药物,如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经常给自己减压

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以外的时间,要强迫自己完全放松下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