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匠心,
垃圾也能变宝贝。
可以“穿”的剩菜
“你堂堂一个大学生,
竟然喜欢捡垃圾?”
26岁的Eric蹲在垃圾桶旁边,
仔细地翻找着快要腐烂的蔬菜瓜果。
身后传来收摊的大爷,
有些痛惜地责问。
Eric转过头笑了笑,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人质疑了。
毕业于香港公开大学环境学理系的他,
放着香港高薪稳定的公务员不当,
非要“沦落”到菜市场,
翻捡着世人眼里的垃圾。
品相不好的紫椰菜,
有些腐烂的白菜叶,
脏兮兮的洋葱皮…
这些又臭又烂的蔬菜瓜果,
在我们看来唯恐避之不及,
可在Eric的工作室里,
全都变成了宝贝!
茄子的紫,菠菜的绿,
胡萝卜的橘红…
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
在
Eric的设计下,
竟然变成了彩色的天然染料。
紫薯染出的紫
红菜头浸出的红
橙皮和西柚皮混搭出的粉橙色
然后用这些颜料染布,
最终变成独特美丽的衣服。
如此大胆,
如此异想天开的做法,
简直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7年来,Eric和他的伙伴们
总共把
6吨厨房垃圾,
变成了美丽的天然染料,
轰动了整个香港。
放弃公务员不做,
非要和烂菜叶打交道,
Eric说自己不为挣钱。
粮食的大量浪费,
才是他决定投身于此的原因。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有2/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1/4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合适的场所堆放垃圾。
在这其中,食物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香港,每年有超过3600吨食物被丢弃。而到2018年,香港的三个垃圾堆填区将相继爆满。
想一想那3600吨食物垃圾,
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吗?
难道这些废品,
只有这个宿命?
2010年的某一天,
Eric参加一个回收婚宴剩余食物的活动,
跟着小伙伴儿们回收食物,
他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过,
厨房垃圾能变成染料,
立马来了灵感。
“假如我把厨余变成染料,
不仅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还能让它们物尽其用,
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于是,Eric和小伙伴儿只要一有空,就跑到菜市场去蹲点。为的是捡一堆烂菜叶子,一堆卖不出去快要腐烂的水果。
有时候看见垃圾堆里有被人扔掉的瓜果皮屑,Eric和小伙伴儿总是不顾腐臭,用钳子从垃圾箱里把瓜果翻出来。
烂菜叶子能当染料?对于很多人来讲,这简直是开玩笑。
菜市场的大叔大婶都认识Eric,他们问Eric:
“都是念大学的人了,还相信烂菜叶子能当染料,这谁告诉你们的,你们怕是疯了哦。”
想法很美好,
现实很骨感。
虽然Eric面对质疑十分坚持,
但也着实碰了不少壁。
将这些从垃圾堆扫荡来的厨余,
好好清洗消毒之后,
该怎样变成能染料,
绝不是把它们碾碎榨汁这么简单,
在Eric所能接触的环境里,
从没有人做过厨余变染料的研究,
一切对于他都是空白的。
加点醋和盐,
倒点水和酒,
开起温火锅里煮一煮,
Eric没有太多参考的资料,
只能自个儿捣鼓。
“失败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因为香港关于厨余染料的资讯特别少,
外国的相关资料也不能尽信。”
这些食物之所以能变成染料,是因为它们含有天然的色素。可是如何将天然色素提炼出来,却是一个难题。
有时候,气候和食物的微小区别,制作的时间把握不当,制作程序的一点点遗漏,都会导致失败。
轻则串色,重则发臭,这都是常常会遇见的事情。
但千余次的失败,
并不能阻止Eric的脚步,
在反反复复的实验中,
Eric终于琢磨出了方法。
比如想要蓝色,
就要先把紫椰菜切碎晒干,
加入葡萄糖,用搅拌机打碎,
真空保存180天。
等“厌氧发酵”让紫椰菜变成糊状,
使用时兑上水,
就变成了蓝色染料。
想要黄色,
Eric从法国料理中获得了灵感。
法国有一道菜叫洋葱汤,
洋葱汤会呈现暗黄。
Eric便在洋葱主料之外,
加入咖喱、姜皮、金盏花,
这些颜色较为明亮的食材。
而每一样东西,
都是从“垃圾”里淘来的。
姜皮、金盏花、洋葱皮来自垃圾堆,
咖喱则是茶餐厅用剩的。
Eric坚持原料一定要是垃圾,
他说,曾经发现一些坊间,
声称自己用厨余来染布,
可他们使用的却是新鲜的食材。
“这样怎样能叫做厨余,
怎么能叫做废物利用呢?
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
是令我最生气的。”
反反复复,不改初心,
坚持垃圾变染料的Eric,
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才把各种各样的颜色调制出来,
实现了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
而为了染出好的作品,
Eric专门飞往日本奈良的染布坊学习。
比如这一日,
Eric学习用“板染法”,
用紫薯片染制日本服饰“甚平”。
在浸透的衣服上放上圆木板,
用夹子紧紧夹住。
把衣服放在染液和温水里,
细细地揉搓,
直到染液均匀地渗透布料。
当圆木板被取下来的时候,
没被染料浸染的部分,
就变成了白色圆圈。
清水冲洗、晾晒风干,
一件紫色的“甚平”,
就在晾衣架上飘扬啦。
有时候,
也会是水磨石地砖,
通花铁闸的花纹。
有时候,
则会将就菜头菜尾,
蘸上染料直接往布上一压,
一朵鲜花便在Eric的手中绽放。
虽然有时候染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