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畅谈天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技日报  ·  “毒蛇”顺利交付! ·  昨天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火系法师妹子的一点小小表演 ·  6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唐僧口中的“女菩萨”和“女施主”有区别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中国核聚变获重大突破,燃烧温度比太阳都高破纪录!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公众号  · 军事  · 2016-12-10 06:08

正文



    
 在合肥董铺水库一座伸向水中的安静和风景秀丽的半岛上,物理学家最近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他们制造出比太阳中心温度还要高的氢等离子体,并且稳定燃烧了1分多钟。

 

  核聚变研究人员让电离气体稳定燃烧了两次,持续时间和四年前用同一座反应堆创造的纪录一样长,这座科学岛上有中国一些最大型的研究设备。

 

EAST(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科学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广南教授说,先前的一些聚变实验持续了100多秒,但它们就像“骑一匹烈马”,难以控制不稳定的等离子体。不过,8月在EAST上进行的实验更像是一次盛装舞步表演,处在被极强电磁场屏蔽的一个环形室中的等离子体被控制在一种高效稳定态H-mode(高约束模式)。

 

  罗广南说:“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增强了人类利用核聚变能的信心。”


  物理学家认为高约束模式是未来核聚变电站的最佳工作状态,而这1分钟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政府近年来对聚变研究的大量投资。

 

  虽然仍远远达不到使这项技术商业化所需的持续时间——以几十年而非几分钟计,但科学家说,这项突破显示中国聚变研究的发展速度把其他国家远远落在后面。

 

  报道称,这还会有助于加快政府批准建设世界第一座核聚变电站——拟建的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的速度,中国在合肥启动强流氘氚聚变中子源(HINEG),目标是用核聚变技术生成世界最强的中子束。

 

  当两个氢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氦原子时就发生聚变,在这个过程中,少量的质量转变成巨大的热量。问题是要能控制这一能量。为解决聚变控制问题,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聚变实验装置,在建的最大设施——法国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预计将在2025年点火,产生第一束等离子体。不过,此类设备都相对简单,都不能把聚变能变成电能。

 

  拟建的CFETR将在2030年投入运转,最初的发电量为200兆瓦,在随后10年把发电量提升至1千兆瓦左右,超过大亚湾所有商业裂变反应堆的发电量。

 

  中科院知名的聚变研究科学家万元熙上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一次国际聚变科学会议上说,希望CFETR的建设计划能在未来5年内获得政府批准。

 

  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使EAST团队能够在过去几年进行一系列重大升级,也使在ESAT上的1分钟H-mode突破成为可能。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lcator C-Mod托卡马克聚变堆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削减预算而在9月关停。该反应堆在运转的23年中曾创下众多世界纪录,在运转的最后一天,创下最后一项世界纪录——最高等离子体压强。

 

  世界各地的核聚变科学家被中国的资金和机会吸引过来,他们渴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许多美国研究人员参与了EAST1分钟H-mode实验。罗广南说:“近年来在我们进行的每一次实验中,参与的外国研究人员数量都经常超过100人。”他承认,没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不会取得这么快的进展。

 

  然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心。它们担心,如果中国成为第一个实现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国家,那它将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取得优势。ITER项目的其他6个参与方——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印度和欧盟——甚至讨论要把中国踢出这个项目,因为担心中国将利用从ITER获得的知识加快CFETR的建设速度。

 

  可是,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被多年的延迟和大大超支困扰的ITER将无法继续下去,而且近年来中国在该项目中的影响力显著提高。ITER的中国籍雇员人员最初在7个参与方中是最少的,如今已经是第二多的,仅次于欧盟。


  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院长、前英国卡勒姆聚变中心主任史蒂文·考利教授说,对其他国家来说,最好的选择是接受甚至支持中国领导聚变研究。

 

  报道称,但中国政府可能有其他考虑。虽然尚未公开CFETR项目的估计预算,但建设一个聚变堆的费用很可能大大超过商业裂变堆,而且仍存在许多技术障碍。

 

  例如,最近的EAST实验不得不中止,因为研究人员担心实验时间过长可能对设备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

 

  报道称,中国还着手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常规核电站建设计划,大量的投资可能造成CFETR这样的大型实验项目能获得的资金减少。

 

    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近日再获重大突破,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近日,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第十一轮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类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运行条件下,获得超过60秒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该研究成果在第26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以特邀报告形式进行了发布。国际磁约束聚变资深专家、日本那珂核融合研究所先进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部主任镰田裕在聚变能大会总结报告中,高度评价EAST此次实验成果,认为其对未来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具重要意义。在纯射频波加热、钨偏滤器等条件下,实现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放电,是ITER的基本运行模式之一。

 

2012EAST物理实验曾创造32秒高约束模世界纪录。为进一步发展稳态高约束模,近年来,EAST相继完成了辅助加热、钨偏滤器、等离子体物理诊断等系统的升级改造,克服了加热与电流驱动、分布参数测量等关键技术难题,深入研究和基本解决了射频波耦合、高约束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低动量条件下加热和电流驱动下输运等一系列物理问题,为实现长脉冲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成果连续5年被《核聚变》评为亮点论文,另有多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


10月中旬,EAST团队本轮实验获得的超过60秒的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放电,不仅在等离子体参数、约束性能和维持时间长度上全面、大幅度超过2012年结果,而且实现了完全的非感应电流驱动(即稳态、环电压为零)。同时实现纯射频波加热的高约束模加热模式。此外还取得了实现全程无大幅度边界局域模,实现等离子体运行软着陆等重要成果。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ITER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这一计划的参与国之一。

 

EAST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于2007年通过国家验收。它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实验成果,其科学目标是为ITER计划和中国未来独立设计建设运行核聚变堆奠定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据了解,ITER将采用射频波主导的低动量注入运行模式以及主动水冷的钨偏滤器结构。EAST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备这两大特色的且具有长脉冲运行能力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其稳态运行模式将为ITER和未来核聚变反应堆提供重要参考。

 

  近年来,EAST相继完成了辅助加热、钨偏滤器、等离子体物理诊断等系统的升级改造,克服了加热与电流驱动、分布参数测量等关键技术难题,深入研究和基本解决了射频波耦合、高约束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物理、低动量条件下加热和电流驱动下输运、杂质输运和控制等一系列稳态运行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为实现长脉冲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