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柴知道
用简明可爱的方式,聊一个有价值的知识。
51好读  ›  专栏  ›  柴知道

5G能快速取代4G网络吗?| 柴知道

柴知道  · 公众号  ·  · 2019-09-09 22:12

正文


这是一部300多G的热门美剧,在你用的 4G 网络下,需要 4天4夜 才能下载完。



但如果连上 5G ,在你看完第1集之后,剩余8季72集的资源就全都下载好了。


5G能不能快速取代4G网络呢? 你真的能够随时随地连上5G吗?


视频版


图文版


如果把 2G网络 比作 走路 ,把 4G 比作高速路上的 小汽车 ,那么 5G 就相当于一枚射向太空的 单级火箭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在传输速度上比4G快了近百倍。


移动方式越快,所需要的道路就越宽,这在通信领域也一样。 想用上更快的网速,就需要更宽的频段带宽。


移动通信的本质是电磁波的传输。把各类电磁波按照频率高低,横向拉出一张频谱图,两个频率之间所覆盖的的频率范围,就是所谓的 带宽


根据香农-哈特利定律,在信噪比不变的情况下, 带宽越大,传输效率越高,网速也就越快。


但带宽足够的频段并不好找。以中国现行的无线电频率划分标准为例,从800到2400兆赫兹的优质频率区间里,除了三大运营商各自的2G到4G通信频段之外,还挤满了航空导航、无线电定位、固定通信等各种其他无线电频段, 腾不出足够的带宽来给5G使用。


没办法,5G只能在更富裕的频段里钻空子。


于是在2017年,5G标准制定机构3GPP 在比现有通信频段更高的频率区间里,划分出了 两块专属于5G的移动通信频段 ,分别是 7 100兆赫兹以下的厘米波 ,和 24吉赫兹以上的毫米波。


相比于2到4G所采用的分米波频段,使用厘米、毫米波频段的5G 有着更大的带宽,能承载更多的流量数据,所以也就提供了更快的网速。


好了,重点来了: 所有人都知道5G速度更快,但你得清楚,这是有代价的。


如你所见, 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波长更短,根据物理规律,这意味着它在传播的时候更容易衰减,基站能覆盖的信号范围也就更小;


同时,更短的波长也意味着 更弱的绕射和穿墙能力 ,所以一旦短波受到建筑物、树木甚至雨水的遮挡,信号质量就会急剧下降。


可以说, 更快的网速,是以更弱的覆盖能力为代价换来的。 所以很多人在体验5G时会发现,只要稍微多走几步,刚才好不容易连上的5G信号就消失了。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 目前大多数实现5G商用的国家,使用的都是厘米波,而不是媒体们常说的毫米波。 这一来能降低技术难度,二来覆盖效果更好,节省了成本。 不过代价就是,网速也没有传说中的毫米波那么快 了~


但即便是厘米波的5G,和现有的4G信号比起来,覆盖范围也还是不太够用。


比如要给 清华大学 这么大的地方覆盖上 4G信号,只需要6座基站 就足够;但如果覆盖的是 5G信号,那至少需要40座基站 才行。


要想有更好的5G信号,光是增加基站数量还不够,还得 增强单个基站所发射的信号强度。



传统的2G到4G,只需要一根天线发射、一根天线接收就能完成信号传输;



而5G使用的是 「相控阵天线」 ,通过把多根天线排成阵列,利用 「多入-多出」 技术,保证每一次传输都至少有4根天线同时发射信号,再利用干涉现象,实现 「波束成形」 ,以此在特定方向上提供强度足够的信号,完成传输。


总而言之,为了增加覆盖范围,5G需要用到 各式各样的新型技术方案 ,来克服波长太短的天生缺陷。


而每一种技术,都意味着 成本的提升 。根据相关行业人士的说法,光是建设基站,5G的成本就是4G的三到四倍。而且运营商们还需要支付更高昂的电费和运营成本,总之就是一个字: 很贵。


所以为了省钱,在5G发展的初期,运营商们更多采用的是 非独立组网方案 ,也就是通过改造现有的4G基站,让5G依附在成熟的4G网络上,实现 联合组网,降低成本。


而更能发挥5G性能,被称为 “5G终极形态”的独立组网 方案,却因为建设时间长、设备成本高、实施难度大,所以在 短期内还很难用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