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网
魔都生活风向标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网

5分钟内几十辆车涌入!上海首条可通行电动自行车越江隧道开启

东方网  · 公众号  · 上海  · 2025-02-17 13:54

正文

离过江隧道开启还有10分钟

入口前方的现场已经排成一列

多位夜间通勤者

如代驾司机、 外卖员等

在静静等待


这是 上海首条夜间可通行

电动自行车的 越江隧道

正式启用前的一幕


△22时50分,现场有多位夜间通勤者如代驾司机、外卖员们等待隧道开启


2月16日起23点至次日5点

复兴东路隧道上层

夜间开放电动自行车通行期间

机动车均通过下层隧道通行


开启前的22时30分,记者分别前往复兴东路隧道浦西和浦东出入口处,看到现场已有工作人员在做着准备工作,有人员在现场放置交通锥形筒,以此来做引导, 夜间上层专门开放给电动自行车通行,禁止机动车进入


一名 代驾司机 告诉记者, 夜晚单子多,以前晚上都是乘轮渡、乘车过江,他是特地来等待隧道开放的。


“以前轮渡停航后,要么绕远路,要么冒险走机动车隧道,还被处罚过。现在终于有了一条便捷又安全的过江通道了。”一位 外卖骑手 专门来体验“合法”骑车进越江隧道的感觉。 “从这里过江比白天等轮渡还快,以后晚上接跨江订单就不用担心了,运费也能赚多点。”


刚开启的前5分钟
几十辆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


22时50分,记者在浦西复兴东路上层隧道入口看到,绿化带其中一段被打开,入口处放置上了黄色隔离栏杆,地上画有醒目的电动自行车的图标,标明23点至次日5点,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内电动自行车可进入隧道。


△22时30分,工作人员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出入口处设置交通锥形桶,引导非机动车通行


现场还新增了不少交通标识,例如入口处新揭开的交通指示牌,提醒市民23点至次日凌晨5点禁止机动车进入上层隧道;电动自行车可在此时间段进入上层隧道,但要遵循每小时15公里的时速,同时自行车全天禁止进入隧道。


值得注意的是, 浦西复兴东路上层隧道入口处还安装有一个红绿灯,当有电动自行车的标志灯变绿时,电动自行车方可进入随道。


△22时45分,工作人员在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出入口处设置交通锥形桶,引导非机动车通行


在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出入口处,也竖起了“电动自行车专用”的标识。记者从现场民警处了解到,复兴东路浦东出口紧接的张杨路,曾经是“无非区”,全天禁止非机动同行。如今,该路段成为了可变车道,每日23点到次日5点,机动车道临时改成非机动车道,供电动自行车进出隧道;同时,增设了可变车道情报板和交通信号灯等多处标识,路政人员也会通过摆放锥形桶,为骑手们引导正确的道路。


23点一到,隔离栏杆打开,第一批电动自行车有序进入隧道。5分钟之内,有几十辆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 现场还有交警提醒骑手要慢行。


△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入口处,夜间过江的骑手正驶入隧道


骑行者的期待和兴奋,反映出非机动车夜间越江的实际需求。 此前,上海的越江隧道均设计为机动车通行,而非机动车闯禁令违法“上桥入隧”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多次酿成交通事故,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痛点。在专业人士看来,复兴东路隧道开放非机动车夜间通行,不仅是隧道功能的拓展和优化,也是城市交通治理思维的转变——上海将持续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满足更加多元的出行需求。


根据通行规定, 目前复兴东路隧道上层将于每天23时至次日5日,仅供电动自行车通行越江,限制时速为15公里。


有市民骑着车专门来“凑热闹”


首次通行体验的人们如何评价?


外卖员蒋龙(化名) 表示,这样一来, 他们夜间也不怕接跨江订单了,意味着可以增加更多的配送收入。 “夜间开放过江隧道对于我们外卖小哥帮助很大,提升了配送效率。我以前一直都不接跨江单子的,就是怕跨江通行不方便。”蒋龙说,跨江订单一般系统不会指派,骑手根据自己意愿去接,跨江单一般都是30公里以上,收入相对更高。


徐先生自称是“拉货的” ,常常工作到深夜,“从前南码头轮渡的末班车是最晚的,23点10分是最后一班,赶不上只能找个地方停车,再打车回家, 现在可以从隧道骑行回家,省时省钱。


❖ 驶出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出口的 张女士 告诉记者,支持电动自行车夜间过江,让她 “多了个来浦东玩的理由”


张女士回忆上一次夜间骑车过江靠的还是“货拉拉”,“那时已经错过南码头最晚一班的轮渡了,我骑车停靠在路边等了将近40分钟,和司机一起合力把电瓶车抬上了面包车。其实整个路程就是从内环高架过江再到西藏南路那边下来,只花了10分钟,但是耗钱又耗力。” 如今仅需骑行三五分钟即可过江,让张女士连连感叹“方便多了”。


❖ 记者在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出口遇见了徐徐驶来的 黄先生 。黄先生看到新闻说夜间开放隧道供给机动车骑行过江,很激动,骑着车来凑热闹。 “隧道内的岔路都有交警值守,有不少指示牌,还有语音播报引导骑手。”


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会沿着张杨路一直开,到巨野路,然后绕一圈去南码头,再从复兴东路隧道过江回家。“南码头到巨野路,这条路我曾经常开,以前女友住浦东,周末我骑着车来见她,下了渡轮就走这个路线。曾经也因为错过最后一班轮渡手足无措,当时有这么一条可供深夜骑行过江的隧道该多好呀。”


民警:出入口标识还将进一步优化


记者在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出入口处看到,尽管隧道出口所在的张杨路浦东南路路口已经增设了非机动车专用的交通信号灯,但是仍有不少骑手按照往常的红绿灯驾驶习惯,会在张杨路浦东南路路口右转通行,现场民警连连劝阻。


现场执勤民警告诉记者, 张杨路曾经全天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只有到南泉北路张杨路口才能转弯,在张杨路浦东南路路口只能保持直行。 开放第一天,不少骑手们驶过隧道后比较兴奋,还不习惯隧道 出口的交通规则。 张杨路浦东南路路口可能还需要增设一个更为醒目的禁止非机动车右转的标识。 ”民警说。


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复兴东路隧道项目负责人苏喆介绍,针对应急突发情况,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在车辆设备布置上,考虑到机动车的牵引与电动自行车不同,在隧道口专门配置了电动自行车专用的平板牵引车,并配备了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第一时间高效应对突发情况;二是针对冰雪天、大风、暴雨、火灾电动自行车事故情况,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已在前期充分开展了应急演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