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财经新媒体,拥有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一类)。以手机客户端(APP)等为主要传播平台,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传播财经资讯、解读经济政策、讲述商界故事,打造精英的财经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新经纬

车企离“芯片自由”还有多远?

中新经纬  · 公众号  ·  · 2021-03-09 16:29

正文



汽车芯片或在未来1年内都会处于一个供需相对紧张的局面。


文 | 付玉梅

编辑 | 赵佳然

审校 | 罗琨

封面导语图来源 | 包图网


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汽车“缺芯”问题持续发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汽车芯片国 产化也成为车企代表关注焦点,有代表提出,要推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敢于使用国产汽车芯片。 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也了解到,目前产业链上下游已在逐步达成共识,国产半导体在未来2-3年内将迎来窗口期。

jwview

车企代表就“缺芯”问题建言

“芯片”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车企代表议案中的高频词汇。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议案中提到,中国汽车要强国应先“强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两个不动摇,分别解决长期和短期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提到,目前国产车规级芯片仍然存在整车应用规模小、车规认证周期长、技术附加价值低、上游产业依赖度高等问题。而单靠市场一股力量很难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需要形成政府牵头,整车企业联合,针对头部芯片企业开展重点扶持的策略。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建议,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弥补空白芯片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则建议,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jwview

如何架起供需桥梁?

在加强建设国产汽车芯片产业链的需求下,工信部近日有所行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日前表示,已指导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编制《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下称《手册》)并发布,以加大产能调配力度。中新经纬了解到,《手册》编制背后,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长期面临着供需对接瓶颈,而在“缺芯”潮倒逼之下,国产芯片的窗口期也将到来。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邹广才全程参与了《手册》的编制工作。他向中新经纬透露,编制于2020年6月启动,先是用6个月进行前期摸底,梳理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企业与下游的汽车企业与零部件厂商信息,随后就供需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手册》收录了59家半导体企业的568款产品和26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1000条产品需求信息。

在调研过程中,邹广才发现过去汽车企业和芯片企业之间的对接,多是自行在网络上检索或是熟人引荐,导致供需信息不对称,获取的信息也非常碎片化。

而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极为重要。“从芯片的供给侧,也就是上游的芯片设计企业来看,他们最大的诉求就是产品能不能在下游用起来。芯片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通过产品迭代来实现性能提升,但迭代必须通过应用,结合实际场景才能进行优化整改。因此,下游企业对自主芯片的选用很关键。”邹广才表示。

不过,邹广才也提到,目前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还十分有限。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汽车芯片市场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中国汽车芯片市场整体自主率仅占5%-10%。

中新经纬注意到,也有两会代表为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使用率作出建议。陈虹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朱华荣也建议,应推动和鼓励主机厂敢于试用或大规模应用国产汽车芯片。

车企对使用国产芯片的顾虑在哪里?邹广才认为,要让上下游真正能够衔接起来,在对接层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首先是标准问题。

“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关于汽车芯片的标准,特别是测试标准。这个标准为什么重要?上游企业只有知道下游使用哪些测试标准,才知道要如何去设计产品,下游也只有掌握测试标准,才知道按什么标准去选用芯片。应该说标准是衔接上下游的一个统一的技术语言。”邹广才谈到。

此外,邹广才坦言,虽然已有越来越多企业在推进汽车芯片设计工作,但大部分仍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试错和积累。”他还指出,芯片的测试和评价体系也未完整建立起来,而这是保证产品使用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的关键。

“我们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梳理,发现不仅要在芯片层面做测试工作,在电控系统层面和整车层面都要分别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评价工作,这样才能让下游放心使用。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车企现在在使用国产芯片时会相对谨慎。”邹广才表示。


jwview

“缺芯”潮何时才能缓解?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车企以战略投资或合作的方式积极布局芯片产业,如上汽、北汽、长城、吉利等。邹广才认为,这样的趋势显示出车企已经对芯片愈加重视,意识到其无论是对保证供应链安全,还是抢占智能汽车产品制高点来说都起到关键作用。而通过布局芯片企业,车企可以迅速绑定资源,加强产业协同。

车企两会代表也就国产芯片发展方向建言献策。陈虹建议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第一步是由主机厂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扶持重点芯片企业,帮助芯片企业首先解决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第二步主要由芯片供应商推动,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