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略音乐产业
监测音乐市场动态,专注音乐产业研究! ——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日报网  ·  中国音·中国乐·中国年 | ... ·  20 小时前  
直播贵阳栏目  ·  今晚!贵州音乐作品将亮相央视元宵晚会 ·  昨天  
万安夏港  ·  【重要通知】公开招募! ·  2 天前  
万安夏港  ·  【重要通知】公开招募! ·  2 天前  
l 看齐 l  ·  周杰伦,突传新消息! ·  3 天前  
l 看齐 l  ·  周杰伦,突传新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略音乐产业

他曾是“魔岩三杰”幕后推手之一,如今布局全产业链,做独立音乐人服务

道略音乐产业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6-16 23:46

正文

贾敏恕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此前也很少出席活动,但是近些年街声的全产业链布局雏形初现,他表示自己很愿意去跟人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生态的想法。

贾敏恕是谁?如果你爱听华语音乐,你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作为资深的音乐制作人,你可以在无数个知名华语歌手的专辑文案里找到这个名字。喜欢华语摇滚音乐的朋友也往往会把贾敏恕、张培仁和“魔岩三杰”、唐朝乐队以及中国摇滚乐早期的“黄金时代”联系在一起。

入行三十多年,无论音乐产业是繁荣还是没落,贾敏恕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如今贾敏恕是街声的总裁,简单生活节、《大事发声》这些优秀的项目都是他和张培仁一手操办起来的。6月12日,贾敏恕在百忙之中出席了“音乐中国”博览会,讲述了和张培仁共同创办街声的初衷和街声全产业链布局的思路。

做好音乐人,是核心中的核心

贾敏恕认为做好音乐人这件事情,是核心中的核心。

有人这样说:张培仁和贾敏恕在缔造了“魔岩三杰”这样的神话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中国摇滚音乐的春天来了,但没想到的是,那竟是中国摇滚音乐的巅峰。

音乐产业从2000年以后迅速走下坡路。互联网开始大幅度摧毁传统的产业体系。这个时候贾敏恕进入到了滚石移动,负责网络部的相关工作。通过几年的观察,贾敏恕已经意识到了音乐产业必须要去适应新的环境,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2006年的时候整个唱片操作模式是毁灭的,没有人愿意去投资新人。踏上最后一班列车的是周杰伦那一批歌手,之后似乎并没有人特别发光发热。在音乐人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作为传统唱片音乐过来老兵们,贾敏恕等人就开始为音乐人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同年,贾敏恕和张培仁推出了一个UGC网站,叫街声。 他们希望年轻人能够借着社交媒体和身边的朋友,把音乐推广出去。早年在台湾,几乎所有原创音乐人的新作,都是在街声首次发布,有的只是小样,但还是会因质朴、真诚得到各式各样的鼓励和赞誉。

徐佳莹、卢广仲、韦礼安、白安……这些最初在街声上传自己作品的音乐人现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他们制作了录音室版本的正式单曲后,还是有很多乐迷对最初街声版本的质朴念念不忘。街声成功的起到了原创音乐孵化器的效果。

一些音乐人把作品上传到街声之后,渐渐收获了粉丝,当粉丝有两三百的时候,贾敏恕就把他们组织在一起,举办小型的活动。贾敏恕说,在当时的环境下,过去传统媒体推广艺人的操作方法是不适用的。他发现街声很多音乐人都有独特的理念。于是将思路回归到了最传统的线下,就在2006年贾敏恕和张培仁把所有音乐人聚集在一起,同时也邀请了一些爱好设计、对生活上有想法、有理念的年轻人加入,让他们一起交流和创造。这便是第一届简单生活节。

之后,简单生活节每两年在台湾举办一次,延续至今。2014年,简单生活节登陆上海,每一年举办一次。2016年的简单生活节3天吸引了7万人购票参与,微博1.7亿的话题阅读量。

从平台出发,做全产业链的布局

街声自2006年开始,就在谋求深入产业链的布局。除了简单生活节,2009年贾敏恕他们在台北开了一家名为“Legacy”的 Live House,设备和体验都很好,如今在台湾也十分有名气。2014年街声开始做派歌服务,2016年和腾讯视频合作的《大事发声》为中国第一个录音棚直播现场视频节目。

街声深入到音乐产业的各个环节,而贾敏恕、张培仁的布局也恰恰在独立音乐人浪潮来临之时走向成熟。 贾敏恕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此前也很少出席活动,但是近些年街声的全产业链布局初现,他表示自己很愿意跟人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生态的想法。

在2017“音乐中国”博览会上,贾敏恕说,街声创办了以后,他一直在想如何去服务音乐人,参考了此前各式各样的模式并结合经验,找到了比较规范化的方式。因为考虑到一些独立音乐人没有音乐版权,也没有更多垂直的社区,于是便在平台和线下演出之后,做了版权的服务。

街声推出的派歌把音乐同步到全球知名的APP里面,让音乐人受到更多的瞩目。

在音乐产业资深人士看来,“音乐的产业链变迁巨大,传统唱片业时代,资讯相对封闭,传统唱片公司内建制作体系,用广告与通告等相对单纯的手段,面对有限而封闭的媒体环境,以及高度同质性的消费群体”,“ 但是当资讯浪潮来临时,音乐人不需要唱片公司的制作部也能自行创作,制作人不需要唱片公司就可以自行成立厂牌,此时他们面对的是无限多的媒体环境以及受各种潮流影响的消费者。 这个时候,产业链就彻底改变了,相对的,音乐公司也需要跟着做出调整”。

贾敏恕希望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可能的专业化,为独立音乐人打造一个真正专业的发展环境。在越来越多音乐人选择独立经营的情况下,专业分工显得愈发重要。

首先,独立音乐人需要有好的现场环境去表演,比如Livehouse和音乐节,其次,他们需要有专业的视频节目,让声音和表演得到最好的传达,还需要有专业的版权管理,协助独立音乐人处理他们不熟悉的版权知识,制定专业的发行策略,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我们当年在北京做‘中国火’的时候,其实就是做这个工作,把爆发的文化力,透过专业的工作传递出来,为青年创作创造最大的价值。 20年之后,我们又走到了青年创作力再度开始爆发,听众也开始需要的时代,政府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收费模式更加普及,就可以为每个环节的音乐工作者创造合理的收入。 我们看到这么多充满热情与才华的年轻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推动力。”贾敏恕说。

尊重劳动成果,让独立音乐人更优秀

街声APP至今还保持着一个独特的格调,也并没有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播放器。当然这也不是张培仁和贾敏恕的理想。他们建立的生态系统如今初见端倪。简单生活节已经成为大家每年都十分期待的音乐节之一。2014年街声打造的派歌也做出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2017年金曲奖的入围名单中,派歌代理版权的音乐人入围的奖项一共34项。而传统唱片业巨头索尼音乐旗下音乐人,拿下21项入围。

34比21——一边是不怎么被大众熟知的“小”公司,一边是音乐产业的“巨兽”。这是对街声极大的肯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