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六一儿童节
不知道该给娃买点儿什么礼物
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不是么
借此机会回忆一下
兄弟俩是这样长大的
那年,我家相差3岁的两个娃,上了同一个幼儿园的同一个混龄班......
童年留下了珍贵美好的回忆自不必说,然而学习咋办呢?凉拌呗。哈哈。
其实真的不用那么焦虑,孩子应该拥有玩耍的童年,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这个世界。
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欧拉数学苑”数学思维课程设计人娄文老师曾说过,数学启蒙的原则是用不像学数学的方式浸润数学,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指导孩子。至于如何浸润,最常用的是阅读、游戏、数学教具、生活常识这四种方式。
集合与对应
吃之前先要思考人生,孩子们的世界不简单啊......
生活中可以进行幼儿数学启蒙的机会和内容,多的超乎你的想象。
分类与排序
从小区里捡回来的树叶怎么玩?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种类分?看小朋友喜欢哪种喽。
你见过这么吃葡萄的么?你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了么?娃学的开心,吃的也很爽啊哈哈。
数、数字、计数和数的运算
出门散步的时候,看到小区有一棵椿树被砍掉了。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开始叽叽喳喳讨论自己的发现:
“这棵树上好多叶子呀。”
“我们来数数有多少片树叶。”
“1..2..3..4...20...21...25...哇~有28个诶。”
“给我一个,让我也数数。”
“1..2..3..4..10..15..22..30..31,我有31片叶子!!”
......
小娃们只有先理解了数的真正含义后,才能和抽象的数字符号连接起来哦。
这么多花生,一个一个数太累了,如果两个两个数或者五个五个数会不会更快些呢?
观察观察再观察,横着看,竖着看,再看我就把你吃掉!哈哈。看来看去会发现,进位也没有那么难。
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
生活中的常见量:多少、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远近、面积、体积、容积等,这些可都在数学启蒙的范围内哦。感谢科技节上热心耐心的的给娃讲解的志愿者小哥哥。
让孩子发现测量的奥秘,用身体去感知、去探索。
形、几何图形、等分
“老师,老师,你看我的树叶好整齐呀。”
“老师,这个对称图形好看吗?”
“我要盖一个三角形的房子。”
“我要盖一个方形的房子。”
......
玩树枝树叶中,孩子们回忆着以前认识的图形,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所描述图形。
孩子们在听完绘本《美丽的螺旋》后,
他们发现了,
雨后,湿漉漉的树林里,在散步的螺旋。
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数学老师,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数学的神奇。
小朋友们大爱的光头辛老师,常随手就能以身边的各类材料,进行有意思的图形认知和数学游戏!
孩子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可真心不是坐在课堂里听讲学会的哦。这是我家娃一年级的时候做的“最短路径”问题,一开始也不太理解,怎么办呢?
没关系,后来他想起来了他小时候在家玩过的“王子救王子”和在幼儿园玩的“王子救公主”的游戏,就很容易理解啦。任何数学概念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小孩子,让他们用身体去学数学吧。
各种益智玩具都是娃成长过程中的标配,我最喜欢囤那种老幼皆宜的玩具,这样自己也可以玩。类似于“伤脑筋十二块”之类的,我家塑料版的都被娃玩坏了。
相对而言,我家娃玩的最多的当属磁力片啦。各种用途数不胜数啊。
记得几年前有个初三学生的妈妈咨询我,说她家孩子数学题目中唯独正方体展开图的那种类型就是死活想象不出来怎么办呢?说实话,这事儿还真不好迅速解决。小时候缺失了各种搭建玩具的环节,没有形成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后续靠刷题是难以弥补的。
蒙台梭利指出:“大多数人对数学都有一种‘心理障碍’,认为数学抽象又难学”,其实,“幼儿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因为数学的抽象,而是成人提供的错误方法所致”, “如果把它深深扎根于吸收的心理之中,那么都将迎刃而解了”。因为幼儿一出生便具有吸收知识、经验的能力,只要给幼儿准备一个有利于学习数学的环境,他会像学习语言一样主动学习数学。
所以,既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想让孩子拥有游戏的童年,其实是可以两全其美的哦。只要玩对了方法,孩子每天都在过儿童节。
前不久,那个9岁男孩吴耀杰的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内心的压抑,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愿每一个孩子都有过幸福快乐的童年。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好友子曰老师的店里正在搞磁力片(含3册配套数学辅导书)和实木俄罗斯方块益智拼图的团购,妈妈们可以去看看。
仅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儿子们。愿你们在拥有快乐童年的同时,也具有让未来人生继续快乐下去的能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数学爱好者俱乐部(ID:maths112358),感谢童语自然幼儿园提供的生活照片。
以数学学习为主题,以传播数学文化为己任,以激发学习者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标,分享有用的数学知识、有趣的数学故事、传奇的数学人物等,为你展现一个有趣、好玩、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