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RF10-20mm F4 L IS STM,是我用过的除了鱼眼镜头外视角最广的全画幅超广角镜头。
有时它让我觉得很难控制,有时却又极为轻松,这种体验是我设立「TooL Fun」栏目以来从未有过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ZNB8vCp0t7gJyULV5TN1EbicrvuKPtFem8FZaEAVeDBV4Owq8zZ8pGw/640?wx_fmt=png&from=appmsg)
说它难,是因为并非所有场景都适合 10mm 的极限视角去拍摄,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说它容易,则是因为当需要极限视角的时候,它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且高画质的体验。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x1j4qFRRfqg5ffWbmn6vuYGtxG6NhXibfBU2A0rP5FBaias2FqEF27z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会从这支镜头与以往产品的不同之处说起,还会分享一些作品、拍摄经历和心得,让你既能了解这支镜头,也顺便对超广角这一类产品的使用有更好的认识。
- What’s「 TooL 」?
小,是我拿到这支镜头时最先感受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地方。但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好怎样去表现 RF10-20mm F4 L IS STM 的小巧,直到有一天,我在一个咖啡馆拍摄时,点了一杯拿铁。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g6OJvFZPn2qIH2ibkcsNcSeCCeMwghRGhZAhZjx0OxjgArWATswgbZw/640?wx_fmt=png&from=appmsg)
这是一个中杯拿铁,当我把它和镜头同时放在桌子上时,镜头竟然似乎还要稍小一点。
事实上,这支镜头加上 EOS R5 机身的重量,要远小于当年的单反加 EF 11-24mm f/4L USM。这一点佳能官网上也有一个直观的对比: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cOXeUgtar4C9ibQLdgDPNCJHQ8yXIj553AbhicpLERft1aQNeA8gd54A/640?wx_fmt=png&from=appmsg)
这支镜头还拥有过去长焦镜头才有的自定义功能按钮,可以用来定义诸如“景深预览”、“单次/伺服对焦切换”、“驱动模式”等等众多功能。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ymZ9iaIBAO5JlTOe00Ubecib8ghkvJArwKgIJycFQwTgNicBibp6VgDA8A/640?wx_fmt=png&from=appmsg)
由于史无前例的 10mm 的广角端焦距,这支镜头也是 “灯泡” 头。只不过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前镜组虽然会前后移动,但都不会过于突出。
经过测试,我发现 10mm 端最为突出,但也不会超出一体式遮光罩的高度。在大约 16mm 前后的焦段时前镜组收回最深,而 20mm 端则又回再往前一点。
但这种差异其实并不大,从下面的图片就能看出来: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8u1Ny2xv8gwd12UtISPLAibtTOF9IicCL8nNicibKQcqwuVBnazYJUXWCQ/640?wx_fmt=pn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pkm8kg5HtJXrkM58wnUlKACdAMoSb04qjEfD7Pg0rErfJuEOJqvYrQ/640?wx_fmt=png&from=appmsg)
事实上,这支镜头虽然无法加装螺口滤镜,但在使用时我也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一方面遮光罩可以起到一定的 “遮风挡雨” 作用,另一方面,这支镜头的前组镀膜本身具备很好的抗水和抗油污性能,一般溅上点水拿气吹一吹就能吹落。
当然对于需要安装滤镜的用户,这支镜头的后部也有插槽。只不过目前好像还没有配套的产品,不过滤镜厂商推出专用的 ND 或其他效果滤镜,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这支镜头整体看下来,真的是规格和体积重量都很令人满意。
不过,在浏览佳能的官网时,我却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佳能似乎将这支目前 RF 卡口最广的变焦镜头,归到了 “小三元” 系列中: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e4GeFecXHQh0ian1ynsXg5d12xSEZpnYicmkrKxmGh8GjI7bficsHck7g/640?wx_fmt=png&from=appmsg)
这让我有点不太明白,因为 RF10-20mm F4 L IS STM 的焦距是目前全画幅 AF 变焦镜头中最广的,光圈又是恒定 F4,还有 IS 光学防抖,也有 L 级的红圈。
难道只因光圈小一挡,就只能入列小三元么?
这个疑问的答案,在我完成所有拍摄后才渐渐有了一点眉目,不过我想将其留到文章结尾来聊。
下面我更想与你分享的,其实还是用它拍摄的照片。
- How「 Fun 」is it ?
- 它有范儿吗?
啊,10mm,广达 130°25’ 的巨大视角,究竟拍什么才好呢?我想,这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这一镜头时浮现在脑海中的。
我将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分 4 部分聊聊不适合拍什么、适合拍什么、创意人像拍摄和视频拍摄。需要声明的是,我给出的这些建议,并不能说是 “正确答案”,只能算是一种参考。
极广的视角是一把双刃剑
这并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因为 10-20mm F4 这一镜头规格才刚刚出现,还有很多拍摄可能性值得去探索,我可不想列一堆条条框框导致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
10mm 不能怎么拍,又该怎么拍
之所以先讲 RF10-20mm F4 L IS STM 不能怎么拍,主要是因为我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失败,不想让大家重蹈覆辙。同时,我也是想避免有些朋友拿到镜头后随手一拍,说这玩意儿 “变形太大完全没法用”,那未免又低估了这支镜头。“ 作为专业工具,每一支摄影镜头都有其擅长的领域和不擅长的领域。这就像你可以用 85mm F1.2 拍出梦幻般的人像,但是不能用它来拍微距一样。”那么什么场景,或者说什么拍摄角度不适合 10mm 呢?我觉得最常见的,就是建筑外景了,比如说大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HggjdhW6DicWQUU92DVqaYc4VG7ib1YWswlQiaian4xKgMYJ9Ts6SVzqW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这一场景中,由于 10mm 的视角过广,导致画面中 “近大远小” 的透视关系过于强烈,近处桥身巨大,远处特别小,并且镜头稍向上扬一点,就会出现强烈的向后 “倾倒感”。“ 所以站在大桥边上去拍的偷懒方法,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与桥梁类似的建筑也是如此。”
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假如你在拍摄桥梁之类的建筑时,恰好前方有一摊积水,那么利用倒影,将镜头更贴近水面平视拍摄,就可以极大削弱画面的透视变形感,这样的画面会好看很多。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P1NB53eQ08ibg5zQmtnY0ROWpAicBgRx0vbjZNH3DicghoAq2cXicsM9K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此外,如果你在拍摄时希望同时拍到一个人,那么一定要记住不要让他/她位于画面的边缘,因为这样同样会带来人物的剧烈变形: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3MEyWibpwAeXRQbuqp2lPOFG3VNaDljybIzuE3OaolX4ib2pncgSVa2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可以做透视校正啊~ 让我们来看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JGeloIibfiba2iczQDAS39toqEsE5wghHLmVG6avSg17AR8RwqZQMNsK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4SbTU4AfGZbOvpvffgH3AKtsoicQoibIuvQ1EtK33Iu0CrwwlF5ytyv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虽然矫正后大大削弱了 “倾倒感” ,但人物的头身比例也变得有点奇怪了,所以我个人是不太推荐这样做的。
这也说明了仰视拍摄对于 10mm 画面的破坏力更大,而平视拍摄就要小一些。这从下面这张照片也可以看出来: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ic6OkeFaoTxcQpUJGwXQLbF3DSbCOicHRBx86FLxIDZMTgjvEyO5Aibsg/640?wx_fmt=png&from=appmsg)
平视低机位拍摄,降低了大桥的变形感,也突显了浪花的力量。
竖向平视拍摄,也是不错的选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acnKVtfiba0CbpnSbkweiaHbBtVyGKNeNmWj69zYCZPo2sS7aicyo82P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顺便一提,这张照片是直接手持拍摄的,快门时间为 1.3 秒,并且是一只手拿着相机拍,另一只手拿着手机用 LED 灯照亮前景的岩石。
这里佳能 RF10-20mm F4L IS STM 的光学防抖发挥了关键作用,令我非常惊喜,这一点在后文里还会提到。
第二种不适合 10mm 的场景,就是画面中的主体距离过远。比如下面这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ibybgCTqW2BtE6ib8BGhHCjXZkgbLwvRvoPTXxl0tlyxaxf6nCkUictG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桥的下方拍摄,其实能看到很多漂亮的线条和色彩。但是当距离过远时,由于 10mm 所容纳的内容过多,画面中央好看的部分就被大大弱化了。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凑近拍摄,让你想表现的建筑线条结构充满画面: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60ibmPBicUph0NkGHakYmFr5eZDHia1m1IGV9KEJvt5xTulzhcX5hcnm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当距离变近,建筑的线条会以 “爆炸” 一样的方式像画面四周辐射开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这正是 10mm 镜头才能实现的。
顺便一提,这支镜头在 F8 就能获得漂亮的星芒了,F11 时的星芒则更大一些。
看完了这几组例子,你会发现 10mm 的使用确实需要小心,但也绝不是无药可解,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灵活一些,多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发现更合适的视角。而这在下面这部分体现得将会更加明显。
退无可退处,10mm 天下
狭小的空间,在我看来是最适合佳能 RF10-20mm F4L IS STM 发挥其极限视角作用的了。因为这些空间往往是没有后退余地的,除非麻烦的接片,否则要么拍不全,要么拍了不震撼。
就像一开始的这张照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DTggeqpxuhdgxLrJE4sgXLSmGApOGEoeUkfDvWlq5nN6O9njt8htt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酒店中庭,拍摄时只能站在那里向上举起相机。“ 这时如果是传统的 14mm 超广角,那么容纳的画面会少很多,整体的视觉冲击力也会下降不少。”
类似的场景还有螺旋阶梯。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本🐰非常喜欢拍摄螺旋阶梯,以至于我分别在上海、武汉和北京找到并用 10mm 端拍摄了螺旋阶梯。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4RHvjxv9pIozD8AOMVcrk0ovAv1AMJ9hpgkc7xkz5RaNzLJfmPawng/640?wx_fmt=png&from=appmsg)
拍摄螺旋阶梯通常的最佳视角是将相机伸出围栏,伸到螺旋线的中轴上向下俯拍。这同样是无法再后退(上升),一般还只能手持完成拍摄的。对镜头的视角和防抖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从上面的图片你能看出,14mm 拍摄的画面是刚刚好容纳下整个阶梯的螺旋线条,左下角还略有欠缺。而 10mm 则可以更完整的记录下整个螺旋阶梯。
当然,你可能会说周围也取到了更多灰色墙壁,不是很好看。那也很好解决,RF10-20mm 是一支变焦镜头,可以使用 11-12mm 的焦段,或是后期略微剪裁的方式来去掉边角的干扰。
但有 10mm,你就有灵活选择的余地。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CpEiaT2R5ReWvqeI57m5EZGJJwgBian0I9WMxNhfh3BiaaXyWffUr4Id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这处古老的洋房螺旋阶梯里,RF10-20mm F4L IS STM 的威力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因为这里不仅光线较暗,ISO800、F4全开光圈下,也只能获得 1/50 秒的快门速度,这对防抖的压力不小。
同时,窗户射进来的光线很考验镜头的抗色散能力。但好在这两方面对于 RF10-20mm 来说都不成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xmCUyM8QgRJ6fNJz2L9gqRQOk2I7l5mbrydoOVPol9Ile80qICt9Qw/640?wx_fmt=png&from=appmsg)
原片局部放大显示
困难场景下也很令人放心,是用了几天后我对于这支红圈镜头的最大感受。
徘徊在古老的建筑中,看着墙上斑驳脱落的墙皮,此刻我不会去想什么光圈成像更佳,何种快门不会抖动,而是可以用心去体会和记录这里的一切细节。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BlaB4N14kDXicROBtZLIDH1bzmvZZOoR2ZxicIcKqDh4Kw2nxrMrQibJ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Qg6BIM9dJZbwhrl6QOM3BxLCh6qodoUUiavibvKic39lFt4fYkAuBZoL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从武汉回到北京,我又特意去了一趟国家大剧院,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一个螺旋阶梯: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SV5FPzEW6icyOic11y0VGVazrlD6NdTFCRcpHMs7EMfm71vJwEeYz3J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国家大剧院是一个很适合 RF10-20mm 镜头的地方,因为这里不只有螺旋阶梯,还有气势恢宏的建筑结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QJHppaicspHqpicoSdLxBeJmEYMec4ZSDTj9t8OicwsM3ibshJwSvLu45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saHmvY5qVsocTfDCFYxAwZ5ySS587BN3dPpFqoJS2icxnKrELF2twQ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cF1H7krCpjH0pWYv4saJWhJHB74FuawnZKVed3joZqhwBR4mIardI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甚至一些歌剧布景模型也很值得拍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4RYLlF0ugFyLMlyjDWXEV1m4skg9sJIlQ0ibBicr27MEMBnmq4qA8AT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RF10-20mm 变焦到 20mm 端并全开光圈,0.25m 的最近对焦距离也可以让你在近摄时获得主体清晰而背景带有一定虚化的画面效果。
但这还不是大剧院的全部,这里还隐藏着一个人像拍摄的创意可能。
10mm 的人像创意
在前两小节里,我提到了 RF10-20mm F4L IS STM 在拍大桥时可以利用水面倒影,也提到了离近拍摄效果更好。
现在,我将会把这两个此前拍摄的经验,与大剧院的内部结构结合,去拍摄人物。同时,我觉得这也是 RF10-20mm 的一个隐藏技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YCIHZtPlkjnf3qUvEwx3zMSf5LW9tIlhK7CXR1FB5UibVibBk6S88wv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我们过去常会听说超广角不会拍人,因为会导致人物的变形。“ 但如果你让人物在画面中处于一个合适的比例,并用建筑的线条去烘托人物的曲线,那么是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 ‘双赢’ 结果的。”这正是我在国家大剧院里,使用 RF10-20mm 的体会。我邀请一位瑜伽教练朋友出镜,在 10mm 超广视角记录的空间中变换姿态,人物的线条就与建筑的线条相互衬托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5tgY8zc2x8Rrw8o16C0IIayF5DcWbdEo8pkDjGicu8yeLoib14mnBJo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这样的拍摄环境里,你不会觉得 10mm 太广,也不会觉得画面的变形有什么不妥。因为这里的空间正需要这样的视角,这里的曲线经过透视变形反而会显得更有力量。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3dHBicjJ1qOz3iaKS2auiaEdUlaVsXqYibyqqqOVbVjjDJpCyc6wDqLdB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当然,这只算是 RF10-20mm 镜头拍人的一种尝试,应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值得去探索。
视频拍摄
前面有提到,佳能 RF10-20mm F4 L IS STM 的光学防抖很强悍,而当它与 EOS R5 的机身防抖协同时,可以在视频中也发挥巨大的作用。
RF10-20mm F4 L IS STM 的光学防抖组件,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时间原因,我没有去特意拍摄什么短片,只是拿着这对组合边走边拍,像一个随意的游客那样:
由于仅仅是手持而没有用任何稳定器,所以从这段短片中你还是能感受到我的脚步带来的震动,但是除此之外画面并没有太大的晃动,也基本保持在同一高度和视角。除了脚步带来的震动,当抬起或放下镜头时,移动都是非常顺滑的。
而下面这段入夜后纯手持拍摄的视频,则几乎看不到太明显的晃动:
如果有稳定器,那么这支镜头应该还能发挥更好的视频拍摄效果。并且可以想象,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对于稳定器的要求也不会很高。
说了这么多,在文章结尾我想聊聊关于佳能 RF10-20mm F4 L IS STM 可能出现的 “误会”。之所以说是 “误会”,是因为在真正使用它之前,我曾有过很多设想和思维定式,用过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
比如,10-20mm 这个焦段本身并不是让我们在任何场景下都去用 10mm,因为像大桥那样的场景其实更适合离远一些用 14mm。10-20mm 的焦距范围提供的是一个可能性,而不是买了 10mm 就要用 10mm 的规则。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l5VurDJCJkiavfZY5wB7NzchKQTJYavlW5U1vdLU7lfOIwiar4Chico2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10mm 的广阔天地,也只是众多视角选择中的一种。
另一个 “误会”,是这支镜头的定位。我前面曾提到,佳能是将其与 “小三元” 系列放在一起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它也是 “小三元” 呢?
其实不是。
RF10-20mm F4 L IS STM 更多时候让我想到了另外几支镜头: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K9fYVz4kueBM7dZgLicv16EEZjRIWJYhbgLkQYdMFxfDoBticP9WGK5Q/640?wx_fmt=png&from=appmsg)
RF28-70mm F2 L USM、RF24-105mm F2.8 L IS USM Z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RF100-300mm F2.8 L IS USM它们都属于单反时代没有的镜头规格,或者说是单反时代人们想做但因为体积、重量和成本而不能付诸行动的镜头。“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果非要给 RF10-20mm F4 L IS STM 一个名分,应该叫 ‘超三元’ 才对。”并且 “超三元” 所实现的并不仅仅是规格上的突破,还有易用性和便携性上的进步。而这又离不开数字时代的机内校正等算法的成熟与应用。
查看过 RF10-20mm F4 L IS STM 的原始 RAW 文件就会明白,这支镜头在变形和暗角控制方面,是依赖于自动机内校正的。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在数字时代这样的校正很常见,也有它的存在意义,那就是可以让镜头做小。
如果死守着一定要光学 “无敌”,而丝毫不考虑携带性和易用性,那我觉得才是对拍摄的一种 “误会”。显然佳能制造这支镜头的目的是给人去用,而不是作为一个工艺品摆在那里看着。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CyBzUjlCQ2q0eWoicA4Hvcx6demMiagvAgl1UJg9po8bJVjvpbzEGng04K5CLpZWMPbvXQRfUOZYic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一个中杯拿铁,一片广阔天地,多种拍摄可能与全新而灵活多变的视角,就是我使用佳能 RF10-20mm F4 L IS STM 的感受吧。
最后,聊聊这支镜头的选择问题。还是那句话,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谁适合这支镜头
(以题材来划分)
风光摄影:很适合
尽管最近并没有去广阔的地方拍摄风光,但我可以想象 10-20mm 这个焦段在海边或沙漠都能发挥自如。并且它的轻便也不会给户外摄影师带去太多负担。
星野摄影:一般,也看拍什么
这支镜头显然是可以用来拍星野的,但 10mm 的宽广视角很容易造成地景的过度变形,所以我觉得这对于拍摄者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当然,如果你想偷懒,尽可能一张拍全 “银拱” ,那么它很合适。
建筑摄影:适合,但很考验取景
正如前文所说,用 10mm 对建筑外景进行 “怼脸” 式拍摄通常是很糟糕的。需要根据建筑线条做调整,或是运用镜像倒影来减少变形。
但对于建筑内景来说,比如歌剧院、音乐厅、螺旋阶梯等等,10mm 无敌!
人像摄影:需要创意和想法
其实无论是 10mm 还是 20mm,这样的广角在拍摄人像时都很考验摄影师对于画面的把控能力。因为广角人像拍的不仅仅是人,也是景,更是人与景的搭配。如何做到和谐,做到互相烘托,是很考验摄影师的创意和想法的。
RF10-20mm 可以拍人,但或许难点不在镜头,而在摄影师自己。
创意摄影:可以探索更多
其实这支镜头在我手中也仅仅停留了两周时间,我所能拍摄的内容有限。我隐隐觉得它在创意摄影方面还有很多可能性,只不过时间仓促,还没办法去尝试。
并且这里我也觉得创意是一件大家都可以去尝试的事情,尝试的人多了,想象力会完全释放出来,才更有趣。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u3sOLibOBGfDGmfoF72uhCKXZ7kAbo5REawhf8IDEIIoGnGRptCyzjT2ib9LCWt4LAHlVtHiaoMyzlictbJkeNUal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有趣的设备解读
以本兔的范儿
「TooL Fun 兔范儿」
第 18 期 vivo X100 Pro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CWR76gKqWUKXze1Phb2Irb8cNOQFibNf6kib01lC01gIibOPA94iaF6aPCaLXFo21eoNafJhqyxucBsQ/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3sOLibOBGfDIKGVaicQDUtQt9ZbKFhb0DkwsVicCXqcm2XKwpAD9iamqYvU2fN7ZLIFm4PciaaT2uC3LMhWNHgWK5Q/640?wx_fmt=png)
我是李白兔子
是这个订阅号的创始人
是编辑、摄影师、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2022、2023获奖人
我是《摄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还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门课
叫作
「 超凡手机摄影课 」
讲课始于 2015 年,如今重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