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介绍的一个患者,主要问题是睡觉不好,失眠,当然其他情况还有很多。
头顶感觉胀胀的
。主要问题就是阳后感觉很容易疲劳。血糖在临界点。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
不容易拉肚子。
经常用苦丁茶,葛根当茶喝,最近加了蒲公英一起泡着喝。
脉弦细有力。
舌质淡白,舌苔博白,不会口干,不会口苦。
吃饭后就容易犯困,
一直都有。
但是阳后,10点左右犯困,就是阳后开始的。一般情况下,9点多就开始想要睡
。偶尔会有半个月的时候不好。
以前有点类似便秘,前面那一段会,现在不会了。
头顶胀的也更好一些。
舌质淡红,舌苔博白,不会口干,不会口苦。
犯困的情况也稍微有好转。
这个情况比较多。有些感冒后遗症甚至可以几年都遗留。一定要把感冒这个问题处理掉。这里主要就是考虑寒湿没有好干净。
所以我有时候看病,会对患者说你这个就是感冒后遗症。
感冒的尾巴一直都在。这种人特别多。很多疑难杂症也都要从这个思路来考虑。
中医里面关于“表证”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有实用。懂得了,就可以治疗很多别人搞不定的疾病,西医甚至毫无头绪的疾病。
所以一定不要忘记了中医中药。当然前提得找个靠谱的中医来看。
中医有教材,还有各种为了考试准备的资料。我每次看失眠脑袋中都会浮现一个所谓考试“知识点”,就是湿的病因,一般都是给人困重的感觉,一般都是犯困多,如果想当然,就会觉得湿的病因,尤其是寒湿,不大可能会导致失眠。
所以中医的东西不能想当然。现在教材上也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很多似是而非的,。
如果不临床,或者临床经验不久,那么非常容易就被带跑偏了。对于辨证论治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没有确切的体会,自己也没有用心认真琢磨,那么就非常容易走弯路,甚至对中医能够不能看病抱怀疑态度,然后最后成为一名中医掘墓人。
痰湿能不能导致失眠,寒湿能不能导致失眠,都不是理论推理出来的。而是在临床上出现了失眠的患者,然后你通过自己的侦查收集了患者的信息,归纳了寒湿,那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我之前分享的一个案例,理中丸治疗失眠,去问很多人,都会觉得理中丸是治疗脾胃的方子,不可以治疗失眠。→→《
理中丸治疗失眠一例
》
关注公众号,输入“
咳嗽
”“
慢性鼻炎
”“妇科”“月经量少”“
消化不良
”“不长个”“
小儿疳积
”“
痛经
”“中医美容”“黄褐斑”……可以了解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