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记录着学习路上的点滴足迹
也承载着思考与灵感的火花
是文辞间的优雅逻辑
是公式后的精密思维
是实验中的细致记录
是课本外的独特理解
……
日前,学工部、教务处、校团委、图书馆
成功举办了四川大学第五届本科生
“最美课堂笔记”
大赛。
大赛共收到
来自36个学院的1494份作品。
历经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评审,
组委会最终评出:
一等奖9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30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五届本科生“最美课堂笔记”大赛中
荣获一等奖的9份笔记吧!
作者说:
工数对我来说是一门陌生的专业课,整理笔记可以帮助我更快速巩固知识点,清晰地体会课程整体脉络。在笔记中用不同颜色的笔对公式和关键定义进行区分,让我能够更好地记忆重点内容。同时,对于重点的知识,我也会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辅助学习。笔记不仅是记录,更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作者说:
微生物学课程以其微观世界的奇妙探索而引人入胜。它揭示了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塑造环境、影响健康乃至驱动地球物质循环的过程。从形态各异的细菌到神秘的病毒世界,每一个章节都像是打开了自然界隐藏的秘密之门,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敬畏。
作者说:
整理笔记是学习过程关键的一环,通过对知识点的文字梳理,我对知识的掌握更进一步,同时通过注解与配图的结合,自己对于组织的理解和记忆也得以再次加深。笔记不仅帮助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锻炼了我总结与归纳的能力!
作者说:
笔记来源于书本和PPT,也来源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点。整理笔记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回顾,更是对思维方式的提升。不同颜色标记不同知识点,穿插例题例图加深理解。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笔记只是加以辅助。
作者说: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验课程又或是基础科学,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耐心严谨的探究精神。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对比、反思中,“继往圣之绝学,穷九天之至理。”
作者说:
老师在美国政治与外交这门课程中生动且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等内容。我将课堂笔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以简单的手绘与英文复述内容相结合,自己在课下补充时再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确认,对课程相关要点进行回顾,帮助自己加深印象。这样灵活、有趣的方式一方面提升了我对课程内容和要点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词汇应用。
作者说:
汉字学是研究汉字的形体及形、音、义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以许慎《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为纲,在誊写汉字基础构件的同时,感受小篆遒劲婉通的线条美与匀称蜿蜒的结构美;在篆楷对照的过程中,发掘汉字古今构形演变的规律与新变。可以说,这次课程作业是我们研究古汉语、古汉字乃至现代汉语、现代汉字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