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界
商界传媒官方新媒体,旗下拥有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之一《商界》,以及《商界评论》、《商界时尚》等多本知名财经期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商界

领导者越来越多,领导力却在不断降低

商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14 14: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总有人在问,领导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关心的并不是领导力始于天赋,还是后天努力,而是你能否创造卓越。


本文约4500字 | 建议阅读12分钟

文 | 杨斌,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 | 陈俊伶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匮乏的世界。石油、天然气、粮食、医疗资源、养老金储备……对企业来说,未来还会面临一个问题:领导力荒。

今天,大约25%的职场人士出生于1981-1997年,在某些国家甚至占到50%。到2025年,他们会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75%。

全世界很多的组织已经意识到,它们正面对严重的领导梯队问题,大多数公司都担心它们的领导人才后备不足。全球经济重心转移对卓越领导者的需求超越了现有的供给。

如果领导力发展很重要,为什么领导梯队却供不应求?

一方面,是由于人的培训和经历不足。很多人都是未接受系统的学习训练,就已经从事领导工作多年;另一方面,是全球范围的人们对领导者的信任度在降低。

这本书恰好可以就领导力缺失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方法论指导。

▲领导力缺失问题已经是全世界的难题,如何打造 领导梯队是一个问题。

从最初开设Leadership(领导力)类的课程开始,我就打定主意,认真地称呼它为“领导之道”。

一是想突出“是”与“做”的不同。听课之人,大多是想获得一些立即好用的法子、技艺,能够克敌制胜。送他们来参加领导力培训的企业,也希望自己能收获更趁手的兵器。

为什么不叫做“领导力”,而称呼为“领导之道呢”。

领导力更像是一种“领导之术”,掌握于个体、服务于集体,可度量、可培养。但是“道”常常是一种溶于身的东西,就像英文单词里带“ship”的后缀的单词,是一种可体会、不可言传的关系。

“道”于他人,可以发现、欣赏,但却不那么容易迁移。

“成为领导者”,“作为领导者”,与“具备领导力”“谙熟领导学”,其不同。所以,我想先从不称呼为“领导力”做起。

“是”与“做”的不同,领导者在于道,而不在于术。

二是想坦陈“坐而论道”的局限。如果将“领导力”看成是本事,就得提高得实践、历练;如果看成是心性,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

诗歌鉴赏课往往是七嘴八舌,朗读几句,然后走心呆坐。大多是自说自话的说道,如此这样,也最好别布道。

不敢轻易说,如此就多了多少科学的味道。但对松散的体系进行有组织、有逻辑的梳理,建立严密体系,就不会是人们口中的“常识合订版”。也总会有有心之人,愿意起而行之,反求诸己,自我修炼,把看到听到的“常识道”,与本身的使命内化调制为自己的“非常道”。

领导不是在布道,是一门扎扎实实的学科,要 通过阅读而享受思考。

如果说领导像爱情一样,是世界上最容易观察、又最不容易理解的对象话,卓越则更是多维多样。甚至,很多时候领导者之所以卓越,与你“纯朴真挚、劝人向善”的意识形态是相矛盾的。

我很推荐库泽斯和波斯纳的这本《学习领导力》,领导不是在布道,是一门扎扎实实的学科。我也希望读者们能够通过阅读而享受思考,通过领导而获得解放。

无论你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领导者,还是渴望成为领导者的人,或是刚开始领导他人,希望通过影响力开展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完成任务的领导者,这本书都值得一看。

无心插柳的边缘意识,也许正合了这不确定时代的道道。


—— 本文推荐书籍:《学习领导力》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